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举办第一次大型专家研讨会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4-11-20   

    11月10日至22日,由文化部、天津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天津举行。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地发挥艺术评论对京剧创作的引导作用,京剧节剧目展演期间,除采取“一剧一评”的方式对参演剧目进行适时点评外,还召开大型专家研讨会,围绕京剧创作与当代中国价值观的传播、新时代如何打造京剧精品以及如何成就京剧大师等京剧发展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希冀专家们的建设性意见能够带动并促进京剧界乃至戏曲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发声,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国京剧艺术在传承创新的道路上健康发展作出努力。
    本期刊录的是11月15日在天津召开的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专家研讨会上部分专家的发言要点。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吕育忠出席了研讨会,会议由文化部艺术司戏剧处处长林琳主持。
    坚守办节主旨,促进创作繁荣,落实文化惠民
    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 康式昭
    我认为,理想的办节模式应具备3个条件:坚持办节主旨、促进创作繁荣、落实文化惠民。
    新时期伊始,面对文艺事业饱受摧残、文艺创作凋敝的情况,国家以设奖进行激励,如文化部的文华奖、中宣部的“五个一工程”奖,以及人口文化奖等。这些奖项多半是以报送光盘的形式参评,并不展示;之后提升为办节,如中国艺术节、中国戏剧节,以及中国京剧节、中国川剧节、中国评剧节等,作为艺术的盛会,在展示中评奖,对促进艺术创作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其间,以中国京剧节为例,又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又奖又评、只奖不评和以评代奖。
    评奖是激励创作的重要手段,但如果把目光都放在评奖上,也会产生副作用;把评奖作为艺术生产的唯一目的,就失去了举办艺术节的真正意义。忽视艺术的提高,忽视交流,评奖之后作品就封箱,“争奖不争观众”“看领导不看市场”,不利于艺术的创作和繁荣,而且还很难杜绝类似足球界的“收红包、吹黑哨”的弊端,这就把评奖主旨和意义异化了。
    我认为,办节的主旨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检阅。为了检阅一个时期的艺术成果,文化工作者努力推出作品,通过检阅肯定了成绩,找出了差距,这对创作更加有利。
    第二,交流。以往,各个艺术单位各自为政,并不完全知道同行做了些什么,有哪些好的经验。交流可以让各单位的编剧、导演、演员、舞台美术等人员,都有可能去观摩同行的其他剧目,从而受到启发和教益。
    第三,激励。能够被选中参加京剧节展示,这本身就是一种激励和鼓励。同时,如果能把鼓励落实在奖项上则更佳。此次以评代奖,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评论对创作的推动作用,也是为了避开过分依赖评奖所生发的副作用。淡化争奖情结,关注创作提升,有现实的迫切需要。但这也不是绝对的,今后也许还会又奖又评,奖评并重。
    第四,提高。办节和交流的结果是为了提高,为了出好作品。
    第五,惠民。办节应把艺术佳作奉献给民众。本届京剧节的口号是“京剧艺术的盛会、人民群众的节日”。所有剧目展示的最低票价为10元,最高仅为80元,这是还文化于人民的实际表现。
    在新常态下探索京剧发展的新方式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 王安奎
    我认为,京剧的发展已进入相对稳定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京剧艺术走过了艰难的历程,但经过国家多年的扶植、举办各种京剧的艺术活动、对京剧院团和重点剧目的支持、非遗保护等措施都促进了京剧生存状态的改善。现在,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这个词也适合当前京剧艺术的发展。
    第一,在这种新常态下,应该更加重视剧院基础性建设。新中国成立以来,京剧重视剧目建设的做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在更应该把剧目建设和剧院基础建设结合起来。培养造就一批青年演员,使之逐步成为艺术创作的骨干力量。重视行当、流派的传承发展,剧目选择上,应该和发展行当与流派结合起来。
    第二,在创新中更加重视本体建设,稳步探索前进。
    第三,更高超地体现中国美学的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艺术创作要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梅兰芳、周信芳等老一辈艺术家都是在表演中注重表现美学特点,无论演什么样的人物,演人物的什么状态,都要美,都要传神,做到形神兼备。
    理论评论工作者要认真学习,除了学习理论还要学习各个院团的新经验和新探索。
    对于从不同视角、不同方向进行的创作探索,有些即使不成功也应该珍惜和鼓励。
    制度、剧团、人才,三位一体全方位发展
    上海市京昆艺术发展咨询委员会主任 马博敏
    从评奖到评论,对参演剧目来说,是将终结性的奖项变为中期阶段性的论证,这种做法就有可能让其中一些作品成为真正的精品。
    我认为,京剧艺术持续性的发展,首先需要制度保障。文化机构的管理、文艺体制的改革等都需要法律和规章制度,才能真正保证其发展的科学性,才能做到公平公正,达到出人出戏的目的。
    其次,需要着手抓几点。第一,抓剧本。要重视“一剧之本”,尽早发现有潜力的作品,重视题材和内容的选择,启动对剧本分阶段评估的机制。第二,抓剧团建设。出人出戏的重要载体是剧团,因此剧团建设是基础。第三,抓人才建设。建议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和流派班这些培养高端人才的摇篮要坚持下去,还要多创造其他培养人才的方法和机制。人才不是捧出来、养出来的,是从竞争中走出来的,要采取“放水养鱼”的政策,让人才充分施展才华。此外,各剧团应对人才进行资源整合,鼓励因行当重复难有演出机会的演员外借到别的院团。好演员扎堆的京津沪院团,应该帮助其他人才缺失的院团,这不仅对边远剧团的发展有好处,对于中青年演员来说也是机会,重点院团的管理也能更加有序。此外,除对演员的培养,创作人才、理论人才、教师人才的培养也尤为重要。
    最后,怎样成就京剧大师。成为京剧大师至少有3个条件:要有一批公认的代表作,有鲜明的艺术个性,身后有众多弟子和再传弟子。京剧界应汇集力量,把优秀表演艺术家如何成为大师作为重要的课题进行研究。
    传承发展,出人出戏
    中国艺术研究院梅兰芳纪念馆馆长 秦华生
    我想谈如何寻找出人出戏之路、把握继承创新之度的问题。
    首先,现在的演员每年演出场次较少,舞台实践机会少,能够担任主演时,年纪已经较大了。当年,“四大名旦”“四大须生”每年要演出三四百场,演出机会多,与各种角色配戏,开窍早,出名早,这才能名满天下。
    如何让当今的优秀青年演员发挥作用,担纲主演?我认为,现在京津沪京剧院团有大量的好演员,而新疆、青海、宁夏、甘肃等地的院团行当残缺,希望文化部出台政策,鼓励人才聚集的院团派中青年演员去西部省区挂职演出三五年,促进边远地区京剧艺术的发展。
    其次,一出新创剧目应恰当把握继承与创新的度,成为能够代表时代精神的保留剧目。1935年,在梅兰芳访问苏联演出召开的研讨会上,张彭春代表梅兰芳发言。他提出“中国戏剧之三要点”:“第一点,西方戏剧与中国戏剧的隔阂是可以打破的。第二点,中国戏剧的一切动作和音乐等,完全是姿势化的。所谓姿势化,就是一切的动作和音乐等都有固定的方式,这种种方式,可作为艺术上的字母,将各种不同的字母拼凑在一起,就可成为一出戏……但是中国戏的演员们都不被这种字母所束缚,他依旧可以发挥他在艺术上的天才与创造。第三点,中国(戏)未来之趋势,必须现代化,并不一定是戏剧、本事的现代化,是要使剧中的心情和伦理成为现代化,他如背景与灯光也可使其成为姿势化,使其有固定的方式来表现剧中各个情绪,这是中国戏剧今后可试验的途径。”这3点在今天仍有启迪性。
    本届京剧节已经演出的几出戏中,《屈原》和《金锁记》给了我惊喜。《屈原》坚持京剧本体,又使用了一些话剧元素,塑造了屈原的丰伟形象,尤其结尾处大段唱腔,激越高亢,具有震撼力与感染力。而《金锁记》唱腔优美,舞台上石库门的组合别开生面,深化了全剧意旨,强化了人物性格。两部戏总体上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但仍需向艺术高峰攀登。
    此外,我希望京剧院团少搞另起炉灶的新剧目,事倍功半,费力不一定讨好。可以找优秀的小说、话剧、歌剧或其他戏曲剧种的优秀剧目改编。改编也能出彩,如梅兰芳改编的汉剧《宇宙锋》和豫剧《穆桂英挂帅》,都成了梅派的代表剧目。7届中国京剧艺术节,我有幸参加了6届,京剧节总体上很成功,推出并交流了各院团创作改编的剧目,检阅了队伍,激励了斗志,服务了大众,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促进了京剧艺术的传承发展,功莫大焉。
    愿京剧在未来的文艺春天里,开放出更灿烂的鲜花。
    人才是京剧繁荣发展的关键
    中国戏曲学会会长 薛若琳
    京剧有近200年的历史,不算是古老的剧种,但为什么能成为国之瑰宝、中国戏曲的标志和代表呢?首先,京剧逐步形成了以西皮和二黄为主要代表的两大声腔系统,且悦耳动听。一个剧种的音乐声腔不但好听并且很优美,它就是一个优秀剧种,就能够取得良好的艺术效应。
    第二,剧目题材决定了剧种的发展。当昆曲的创作题材走向“十部传奇九相思”时,昆曲也走向了衰微。同一时期,京剧的创作题材却越发广泛,形成“唐三千、宋八百”的波澜壮阔的局面。
    第三,人才辈出。如此优美动听的音乐声腔,必然集聚了无数优秀的人才。
    以上是京剧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经验。
    时至今日,京剧出现剧本荒,在最近20年里,让观众眼前为之一亮的剧目比较少。现在,京剧编剧极其匮乏。艺术经验证明,一出优秀剧目或精品剧目如果没有好的剧本作为支撑,再好的导演和表演都不可能扭转局势。所以,京剧院团应以剧目建设为中心,尤其要以剧本优先。
    此外,导演、表演、音乐、美术、灯光等各类人才也非常缺乏。我希望,文化部在已有的支持京剧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支持京剧发展的力度,从资金上进行帮助,地方政府也要划拨资金,上下结合,在培养各类人才上下功夫。没有人才,发展和繁荣京剧就是一句空话。
    如今,很多剧团没有领军人物,所以我提议要进行人才交流。京津沪的院团人才扎堆,应该分期分批地请他们到边远地区或表演力量薄弱的院团去挂职,待遇要优厚,以此促进表演力量薄弱的剧团的发展。
    总结来讲,京剧要繁荣发展,人才是关键。
    创新是艺术发展的生命线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谭志湘
    创新是艺术发展的生命线。在艺术审美过程中,“新”是永恒的,任何一部经典剧目都在不同角度、不同程度上有所创新,艺术大家也无一不是创新者。无论是京剧或是其他剧种,都应该全方位地进行艺术创新。
    从目前看到的几出戏来说,有些戏在内容上有新意,以新的视角、新的切入点、新的艺术形象,或是对早已立于舞台上的艺术形象进行新的解读等方面,步入创新层面。
    剧本的问题是内容出新的问题,形式则关系着舞台面貌,但形式不是孤立的,形式与内容密不可分。形式大于内容,不顾内容,只着眼于形式的戏剧现象是存在的。把握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是艺术创新的重要问题,决定着创新的“度”,决定着创新步子的大小,甚至决定着创新成功与否。创新可能成功,也允许失败;批评是正常的,不要把批评视为创新的绊脚石。争论也是正常的,沟通理解很重要。要做到“挖烂苹果”,不要去袒护,要允许批评,也允许反批评。理论工作者和创作者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批评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目的是为了出精品。
    创新者应该打开视野和思路。重庆京剧团的《金锁记》给了我很大启发,话剧和戏曲的结合,现代音乐和京剧音乐的结合,连细微的台步都是根据角色有不同的变化。这些经验是可以总结的,可以提升到创作思想、创作方法、创作理念、创作精神的层面来。
    能被国内观众接受,也能把作品带到世界的创新,才是成功的创新。戏与观众的关系是一条铁律,戏是写给观众的,首先要考虑到观众的感受。但同时这种关系又是辩证的,艺术工作者在创新的同时要引导观众,要提升观众的审美品位。这是艺术工作者的责任。
    重视戏曲艺术对中国价值观培养与传播的作用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  王 馗
    艺术大师的概念,包含着艺术本体(专业之术)、艺术体系(传承之学)、艺术境界(境界之道)的不同层次。时代需要大师,同时需要大师级的艺术。大师级的艺术作品需要艺术工作者长时间精心打磨,而且要经得起时间和时代的考验,并且受到观众的喜爱和尊重。戏曲艺术的价值观就是中国价值观,传承不绝的民族艺术的价值观就是中国价值观的具体彰显,传承传统、拓展传统也是中国价值观不断生长、延续的重要方式。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创作要在新的艺术增长点上进行总结,例如戏曲现代戏的理论总结,现代导演对戏曲的作用,新的美学范式对戏曲表达方式的意义等,都需要进行及时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探讨。
    民族文化基因不仅借助戏曲传统剧目传承,还要有精致艺术、深度艺术的呈现。文化基因要用切实的作品来体现,优秀的艺术作品既是民族文化基因的承载,也是与时俱进的创造力不断延续的保障。当代戏曲艺术的优秀之作在展现社会与时代的核心价值时,更需要尊重和保持艺术传统、戏曲的文化品格以及戏曲艺术特有的艺术准则,要把人民作为戏曲艺术的接受者和批评者,不断地与戏曲艺术的传承者和创新者一起完成对民族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京剧界要加强行业协作和资源统筹,尤其对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京剧势弱地区的京剧团体和传承者,要有相应的政策扶持,用切实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投入,提高京剧传承者的艺术素养,增加京剧团体的艺术自信,保证京剧艺术的完整传承和有序发展。如果一个院团不足以展示京剧的整体风貌,这对于京剧的传承是有影响的,如果行当不全,建制不全面,都会肢解我们艺术的整体面貌。
    加强人才选拔,改善京剧生态环境
    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 周育德
    京剧的人才培养现状并不乐观。专职进行京剧剧本创作的人才很少;音乐作曲人才也很缺乏,本届京剧节有8台剧目由同一位音乐家创作唱腔。
    中国戏曲学院办了好几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学员是精挑细选的人才,但真正成为京剧界领军人物的也不多。
    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学校,学校招生状况也不容乐观,可以供学校选拔的考生越来越不理想,愿意学京剧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原来全国有十几家中专都有京剧表演专业,现在多数中专已经不再开设京剧表演专业。
    学校是培养大师的摇篮,摇篮里没有健全的出众的婴儿,奢谈人才培养,何谈走出大师。
    培养人才的任务非常迫切。京剧生态环境需要改善,如果国家通过政策扶持让京剧演员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想学京剧的人才会越来越多。
    尊重京剧艺术规律和特点,以长远的眼光谋发展
    中国导演学会名誉会长 黄在敏
    本届京剧节的“一戏一评”制度很好。
    京剧剧目的建设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要尊重京剧艺术的创作规律。京剧剧目题材的选择有其自身的特点,也有其局限性。第二,京剧剧目题材开掘的视角不应随意选择和随意深入。第三,剧目创作要在继承中求发展,不要盲目出新。
    院团对剧目的建设要考虑到题材类型的因素,应做到新编历史剧、整理改编剧目和现代戏相结合。在这方面,天津京剧院做出了表率,新编历史剧《康熙大帝》、整理改编的骨子老戏《香莲案》、现代戏《华子良》、改编自地方戏的《洛阳宫》等,都是他们近年来创作的优秀剧目,剧目建设可谓全面。
    同时,在创作中要注重人物形象塑造和演员塑造相结合。在排演当中,经过导演调教之后,演员的表演可以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最后,京剧创作不要急功近利,要放长线钓大鱼。创作过程中,剧本还有许多毛病没解决,为了迎接视察或者某个纪念日就匆忙上马,这样的创作成不了精品。京剧剧目创作要不断加工打磨,要在目前编导力量不够强大的前提下,发挥社会和集体创作的力量,集体攻关可以让剧目从平地走向高原,从高原走向高峰,使一出戏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升华,同时也可以在实践中发现新的人才。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