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布景:电脑喷绘难掩手工绘制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4-12-09
王临友手绘作品
本报实习记者 罗 群“这竟然是手绘的?”“这么多种风格,竟然是同一个人画的?”11月28日,中国戏曲学院大剧场3层展厅里,学习、研究舞台美术的同学们面对一幅幅手绘舞台美术作品的缩小版图片,既惊讶,又叹服。
随着电脑喷绘技术的发达,纯手工绘制的舞台美术作品在今天已不多见,资深舞台美术家王临友是为数不多的坚持手工绘制舞台布景的艺术家。“王临友舞台绘景艺术展暨王临友舞台美术成就学术研究会”的成功举办不仅让观者大开眼界,领略到手工绘景的独特魅力,更在电脑技术发达的今天,启发人们重新审视和思考美术功底对于一位舞台美术家、从业者的重要意义。
用“墩布”作画难度极大
舞台绘景不同于普通绘画作品,它的尺寸巨大,最小的也有16米长、8米宽。在王临友画过的绘景中,最长的一幅超过100米。“因为绘景尺寸大,人作画时站在上面就好像一只小蚂蚁在手掌上,对整个画作的结构很难把握。”王临友说。
难以整体把握画面结构是手绘布景最大的难点。绘画者通常是先在小幅的纸上把草稿画好,并打上格子,再在大幅的画布上也打上同样数量、布局的格子,以便把纸上的草稿誊到画布上。如果如王临友般驾轻就熟,也可以不打格子直接画,那便是真正的成竹在胸了。
画布巨大也对绘画工具提出了要求,普通的画笔当然是难以胜任的。据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原会长、舞美设计家刘元声介绍,画舞台布景所用的笔如同墩布一般,笔杆有一米多长,最小的笔也有刷子大小。用这样的笔作画,还要讲究笔法、技巧,没有深厚的美术功底绝对无法驾驭。
不仅作画难,调色也不易。由于舞台绘景要挂在舞台上,在强烈的灯光下欣赏,所以绘制者要提前考虑到舞台灯光对色彩的影响。哈尔滨话剧院院长、舞台美术家车承滨说:“通常舞台绘景在普通光照下看,颜色会有些怪异,一旦上了台,聚光灯打上去,其逼真的效果和前、中、后景的结构、层次才会显现出来。”对色彩的把握和控制无疑使得手工绘景难上加难。
生动的手绘给导演上了一课
既然手绘布景这么困难,且电脑喷绘技术的发达已经足以制作出各种规格的绘景,那么手绘布景究竟还有什么不可取代之处呢?
南朝画家谢赫在其所著的《古画品录》中将“气韵生动”作为人物绘画的最高标准,这个词也恰好揭示了手绘布景之于电脑喷绘的最大优势。
中央歌剧院舞美设计师马连庆说:“手工绘景能更准确地传达设计情感,也更有个性,它的灵活、生动是没有人类情感的电脑所无法比拟的。” 马连庆说,他设计的舞美作品,关键之处总是要请王临友手工点染几笔,画龙点睛。
手绘布景以其生动活泼、元气淋漓而独树一帜,许多艺术家为其魅力所折服。上世纪90年代,香港芭蕾舞团排演芭蕾舞《末代皇帝》,王临友任服装设计。当时的导演是一位并不太熟悉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因此也没有第一时间拿出脚本和动作编排方案。王临友凭借对相关历史的了解和感悟,画出了剧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人物的服装造型交给导演。导演沉默良久后,按照王临友的服装设计编排了舞蹈动作。穿“花盆底”鞋跳芭蕾,这在芭蕾舞史上即便不是绝无仅有,也是凤毛麟角。
提升作品层次有诀窍
据资深舞美设计师、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设计室主任苗培如观察,大约从1999年起,社会对电脑技术的推崇逐渐升温,舞美界也不例外。近年来,手工绘景渐有回归之势。“尽管手工绘制魅力独到,但也不能否定电脑喷绘快捷、易于修改等优长。”苗培如说,“电脑喷绘与手工绘制不是对立的,有些电脑制图的艺术水平也很高,但能做出这种图的人一定有深厚的美术功底。”
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主任李威对此深表赞同,他说:“今天的作品尤其是前卫作品大多是观念先导的,但是抽象造型中的精神因素和美感仍然依靠深厚的美术功底。”李威说,学校在教学中对手绘的训练非常重视,但是学生对此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这一情况在全国范围内都很普遍。学校希望通过办展、办讲座等手段,提高学生对美术基本功训练的重视,这对他们将来从事舞美工作很有好处。
王临友建议,舞台美术学习者和从业者应当加强速写、默写练习,笔不离手地勤于作画。“也可以多画连环画,连环画就是静态的戏剧,绘画者同时是导演、编剧、舞美设计、服装设计甚至演员。这种训练坚持下来,笔下自然流淌出生动的气韵。”王临友说。
源自: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