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创建中国音乐剧一片“绿洲”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4-12-24   
    本报驻广东记者  谭志红   通讯员  江升华
    12月6日晚,第四届中国·东莞音乐剧节在东莞市玉兰大剧院开幕。自2007年提出打造“音乐剧之都”构想以来,东莞已先后举办了三届音乐剧节,成为国内唯一举办音乐剧节的城市。
    8年来,东莞在发展音乐剧的征途上扎实前行,先后推出了10部原创音乐剧,这座制造业城市的艺术气质和浪漫情怀逐渐展现。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新潮说,音乐剧正在改变东莞城市和东莞人的形象,让世人看到东莞这片神奇的热土上,不单有林立的工厂,还有动人的音乐剧。
    改变中国音乐剧版图
    开幕式当晚,由东莞市东城街道办事处和北京保利剧院联合出品、东莞保利三宝演艺团担纲演出的原创音乐剧《聂小倩与宁采臣》在玉兰大剧院首演。这是东莞创编生产的第10部原创音乐剧。自2007年以来,东莞先后与北京保利和东方松雷合作,探索形成了“政府扶持、指标监管、企业承办、项目办团、院线营销”的“五合一产销模式”,在东城、塘厦、望牛墩建起了3个音乐剧生产基地,创编生产了《蝶》、《爱上邓丽君》、《钢的琴》、《王二的长征》、《妈妈再爱我一次》等10部原创音乐剧,先后获得了韩国大邱国际音乐剧节最高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文华奖等众多奖项。
    中国音乐剧协会会长王祖皆说,东莞以敢为人先的气魄、从不动摇的精神和东莞制造的速度呈现给广大人民群众数十部优秀的音乐剧,创建了中国音乐剧的“东莞绿洲”。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金复载曾经对东莞生产音乐剧充满疑问。这次参加第四届东莞音乐剧节,尽管只是他第二次来东莞,但他的疑问已经打消。这位曾为《红河谷》、《宝莲灯》等著名影视作品创作音乐的艺术家认为,东莞选择音乐剧很有眼光,他在这里看到了其他地方发展音乐剧所没有的景象。
    统计显示,莞产音乐剧已在全国上演700多场,平均上座率达到80%以上。12月18日,在东莞市委宣传部联合市文广新局举办的“走转改”活动上,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满新颖认为,工作开展得好不好,要看作品,为什么几部优秀音乐剧都在东莞诞生?发展音乐剧体现了东莞人的胸怀和文化担当,因音乐剧而知道东莞的人越来越多,东莞音乐剧已经成为一种现象,其模式值得推广。
    著名音乐制作人李苏友在北京做了10多年的音乐剧,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了东莞,和著名的音乐剧演员影子在望牛墩镇成立了东莞摩登影子音乐剧团,还推出了由影子主演的一个人的音乐剧《下一个出口,望牛墩》。在李苏友到来之前,东莞已经生产了好几部音乐剧,他为自己的迟到懊恼不已。他认为,东莞与北京、上海一起构成音乐剧的“北上莞”版图,北京有音乐剧人才,上海有音乐剧演出市场,而东莞能给音乐剧最大的支持。
    本土音乐剧创作实力不断增强
    12月31日,音乐剧《下一个出口,望牛墩》将在玉兰大剧院小剧场首演,并驻场演出。该剧讲述了一位音乐剧演员从芝加哥、纽约到北京、上海、东莞,为了追求梦想走遍世界舞台的故事。这是音乐剧首次在东莞驻场演出,也是东莞音乐剧本土化的尝试。本土化是第四届东莞音乐剧节的一大特色,期间上演的13部中美韩优秀音乐剧中,有5部音乐剧是原汁原味的“东莞制造”。
    近年来,东莞在发展音乐剧的过程中,注重“两条腿走路”。一方面,通过学习国内外先进的音乐剧运作模式,引进外来音乐剧人才创编生产音乐剧,合作推出“大制作”;另一方面,注重提高音乐剧的本土化水平,努力实现演出团队的本土化和题材的本土化。
    儿童音乐剧的蓬勃兴起就是东莞音乐剧本土化的成果。东莞从少儿入手普及音乐剧,由本土团队生产了多部儿童音乐剧,丰富了莞产音乐剧的形式和内容。本届音乐剧节上演的13部音乐剧中,有两部是东莞原创的儿童音乐剧,即东莞儿童艺术团的《海的女儿》和东莞市精湛杂技艺术团的《蔬菜总队员》。此前,莞城英文实验学校、东莞儿童艺术团等已经排演了《盛开的桃花》、《小鬼当家》等儿童音乐剧,先后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的舞台。
    为进一步挖掘本土的音乐剧创作力量,本届东莞音乐剧节新增了音乐剧小戏小品专场比赛,参加比赛的作品均为东莞市文艺创作者原创的音乐剧小戏小品,开拓了音乐剧发展的新渠道。
    东莞人“过文化周末”的习惯
    12月12日晚,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音乐剧《妈妈再爱我一次》在常平大剧院演出。这部诠释无私母爱的音乐剧在全国演出了160多场后,回到“娘家”演出,吸引了不少常平观众。情到深处,不少观众低头拭泪。
    塘厦镇的观众反应更为热烈。12月8日,该剧在塘厦演艺馆演出,1200多个座位满满当当,一些市民为买不到票而抱怨。《妈妈再爱我一次》在塘厦创编合成,塘厦人对它并不陌生,有的观众已经看了几次,可还是被深深吸引。还有的观众专程从深圳赶来,为这部戏泪流满面。
    12月15日至16日晚,该剧在东莞理工学院演出。原来,该校几名毕业生在玉兰大剧院看完演出后,大为感动,于是出钱邀请剧团前往演出,以此回馈母校。不少学生表示,他们从该剧中找到了久违的感动,希望能多演几场。
    满新颖认为,音乐剧对东莞培育城市文化、提升市民素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东莞人的欣赏水平大大提高,已经形成了爱看、会看的氛围。东莞(塘厦)音乐剧基地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住在她楼下的卖菜阿姨都知道音乐剧了。前几天她去买玉米,这位卖菜阿姨竟然要将玉米都送给她,只为换取一张《妈妈再爱我一次》的演出票。
    潘新潮说,东莞不是“文化沙漠”,而是“国际制造名城”和正在兴起的“文化名城”。音乐剧让东莞人正在养成“过一个文化周末”的生活习惯,大家都认为有钱请人吃饭,只能算是土豪;而有心请人进玉兰大剧院,才算是文化人。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