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论语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5-01-23   
    以“笑场”为契机
    2014年,北京人艺复排演出的《吴王金戈越王剑》、《雷雨》,在演出时,多次出现了笑场的现象,引发了全国各大媒体的关注。剧场之中发生的变化,让“笑声”成了观剧的期待。
    因笑场就为经典贴上“过时”“陈旧”的标签,或责备观众的幼稚、不理智,都不是解决问题的理想方式。“笑声”是观众最感性、直接的表达方式,它或许有些刺耳,但绝不是偶然为之。从近几年一些复排剧目的演出现场看,不是经典的精神、思想遭到了质疑哄笑,而是观众对那种渐离时代审美、程式化的经典演绎方式缺少了耐心。它表面上反映的是艺术表达与审美期待的错位,实际上与变化了的时代文化语境和观众审美水平紧密相连,更是多年来话剧发展中老问题不断叠加的结果。世界戏剧风云变幻,业内人士当以“《雷雨》笑场”为契机,坦诚交流、认真思考诸如经典如何与观众对话、如何面对观众变化了的审美等发展课题,以更开放的胸襟、多样的戏剧观念、包容的创作姿态,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继承与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使越来越多的当代观众从话剧舞台上找到情感共鸣,让经典的光晕在精湛的表演和不落窠臼的艺术呈现下光彩熠熠。 (来源:《光明日报》)
    寻找戏曲的文化产业之美
    戏曲的“唱念做打”四功让我们领略了中华艺术之大美,欣赏戏曲之美的“唱念做打”,一定要学会“听看读写”,听戏要听中国戏曲音乐和戏曲唱腔的韵美,看戏要看戏曲舞蹈的文舞和武舞的神韵,做到了“听看读写”,中国戏曲之美才会发挥重要的文化价值。
    此外,戏曲的文化产业价值也值得挖掘。笔者认为,中国戏曲里的文化符号非常符合国际时尚流行文化的特质,如果将戏曲的脸谱、服饰等融合到国际流行元素中,经过国际设计大师的文化理念培植,重点开发个性化品牌,设计制作出服装、家具等世界流行文化大品牌也不是不可能。不过,寻找中国戏曲的文化产业美,看似简单,实则不然,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去开发、探索。(来源:新浪博客“羊驰日记”)
    音乐终归要走向收费
    中国的用户没有为音乐付费的习惯,但音乐终归是要走向收费的,这个道理就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样简单。3G、4G网络的普及为在线音乐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也让用户随时随地收听音乐的需求变得更为自然,通过下载的单一方式收听音乐正在成为历史。
    中国的数字音乐产业在盗版横行的环境下挺过了十多年,足以证明其强大的生命力。尽管表面上看起来,音乐在人们生活中无足轻重,但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免费渠道完全堵死的情况下,人们就会为收费的音乐买单。现在应该思考的已经不是是否应该收费的问题,而是如何收费的问题。(来源:百度百家)
    (舒 弥  整理)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