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完好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
? 2014年,安徽省文化厅厅长袁华(左二)调研黄山市屯溪黎阳古街保护。
▲ 新建成的黄山市图书馆2014年初正式向读者免费开放
黄山市代表队参加首届安徽省广场舞决赛
黄山市文化委员会选送的双人舞《挑山》获安徽省群星奖决赛一等奖
黄山市2014年举办第九个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现场
黄山市是古徽州核心区,秦初置县,已有2200多年历史。拔地千仞的黄山,流淌千年的新安江,粉墙黛瓦的皖南古村落,勾画成安徽南部壮美的山水画卷。2014年以来,黄山市紧紧围绕“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转型升级,推进科学发展”的主题,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文化建设步入发展快车道,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发展等均取得明显成效。
全面实施,古建保护利用成效卓著。继“百村千幢”工程后,启动实施徽州古建筑保护工程,对全市空间形态4类116处、建筑单体12类3358所古建筑的分布、现状等开展实地调查摸底,建立数据库,编制《徽州古建筑保护名录》,面向全国公开征集徽州古建筑保护工程标识,开展挂牌保护和二维码标注工作。出台《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暂行办法》等十个规范性文件。新增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5处、中国传统村落25处,累计分别计17处、68处,均居全省第一。108个古村落入选安徽省首批传统村落,数量占全省的47.37%。
整体推进,文化生态保护成果斐然。强力推进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开展徽剧、徽州民歌、程大位珠算等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竹艺轩在安徽唯一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徽州漆器髹饰技艺人才培养项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度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徽州三雕等4个项目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美溪唢呐等15个项目入选第四批安徽省级非遗名录,命名市级第四批非遗传习基地26家、市级非遗生产展示销售区10处、第五批市级非遗传承人155人。
夯实基础,公共文化民生持续改善。歙县获安徽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黄山区仙源镇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黟县、黄山区仙源镇、休宁县万安镇获评2014—2016年度“安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工程(电子阅览室)、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等文化民生工程推进有力。成功举办第十届黄山书市、“美丽新安江”歌曲征集、“中联杯”黄山市第二届中小学生书法大赛、“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 、2014新春书画展等一系列文化活动。
高标定位,文艺精品创作成绩喜人。舞蹈《挑山》参加第六届华东专业舞蹈大赛获创作二等奖和表演三等奖。舞蹈《挑山》、女子歌组合《十绣鞋》获安徽省群星奖决赛一等奖,并将代表安徽省参加2016年举行的全国第十六届群星奖比赛。京剧小戏《挑起一片天》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参加安徽省小戏调演独揽优秀剧目、编剧等6个奖项。《黄山》、《挑山女人》被评为安徽省十佳纪录片。歙县《定谭?人间天堂》参加第六届全国村歌大赛获评“中国十佳村歌”。
项目带动,文化产业建设态势良好。2014年实施1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13个,投资92.55亿元,徽州文化生态长廊等一批重大项目强力推进。电视纪录片《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民间博物馆》、动画片《黄梅谷传奇》、黄山徽州竹艺轩雕刻有限公司、黄山徽文化产业园入选全省“四个一”项目,5家企业入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文化旅游定点演出《宏村?阿菊》获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服务大局,文化市场管理平安有序。
传播文化,对外宣传交流扎实有效。组织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年俗文化展示周、第九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第七届中国(西安)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第三届中国(山东)非遗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等高级别展会和奖项评选活动,获金奖5项、优秀展示奖6项。央视新闻频道大型现场直播《一年又一年》节目对黟县西递镇写春联、贴春联、评春联活动和大型民俗舞蹈《群傩跳春》进行了直播。举办第九个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并在央视四套中国新闻专题节目播出。
屯溪区:小广场搭起群文活动大舞台
“就这个feel倍儿爽,feel feel倍儿爽,爽爽爽爽爽……”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黄山市屯溪区各广场都活跃着群众组织的广场舞队伍,他们队伍整齐、服装统一,伴着欢快的节奏,舞出百姓生活的幸福舞步。
“文化广场刚建起来那会儿,只有几个人来。后来镇里给我们请来了舞蹈老师,村里配齐了音响设备,现在每天晚上雷打不动的有近百号人。”起初是观众、后来成为领舞老师的刘荷花见证了黎阳镇闵口村广场舞蹈队的成长。
近年来,屯溪区坚持“政府搭台、群众唱戏”,普及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丰富和活跃城乡群众文化生活。通过开展文艺爱好者免费培训、送文化下乡等活动,引导、扶持基层群众开展广场健身舞大赛、京剧擂台、舞蹈表演、腰鼓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注重发展群众团体,先后组建社区合唱团、秧歌队、舞蹈队、腰鼓队等文艺表演团队和黄梅戏协会、京剧票友协会、舞蹈协会、书法家协会等50余个,演员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已发展至3000余人,经常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如今,没有围墙的“百姓大舞台”遍布全区城乡,一个个名称不同、形式各异、内容丰富的群众艺术团体活跃在公园、广场、社区、街头,社区居民自编自演文艺节目,用真挚情感歌颂生活新变化、新风貌。
黄山区:民间文化艺术的“守望者”
2014年底,在文化部公布的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录中,安徽省唯一以乡镇为单位申报的黄山区仙源镇榜上有名。仙源镇民间文化活动“轩辕车会”经挖掘和传承,成为黄山地区各类重大庆典和旅游文化活动的品牌项目,已列入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积极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
近年来,黄山区高度重视“轩辕车会”等民间文化艺术的活态传承。制定保护利用规划,强化资金保障,纳入全区文化旅游结合总体规划实施。挖掘文化内涵,对历史渊源、仪式流程等进行深入梳理,建立图文音像资料档案。恢复遗存,作为文化地标的车公殿等一批古建筑得到恢复,车公殿已成为轩辕车会的传习基地。加大研究普及力度,陆续出版发行《黄山区非遗基础教程》、《徽州技艺?黄山区卷》,其成为全区中小学乡土教材,并连续编纂4辑《黄山文化遗产研究》,促进传播与交流。培养民间传承队伍,定期举办传承人培训,常年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单位等活动,建立稳定的传承队伍。重视宣传推介展示,连续10年在固定会期及节庆期间举办轩辕车会,参加黄山国际民间艺术节、首届中国黄山非遗大展,赴澳门等地参展,央视新闻联播、中文国际频道和英文国际频道多次进行现场直播,国内外反响热烈。
徽州区:文物维修保护的“呈坎试验”
徽州区呈坎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享有 “中国古建筑艺术博物馆”的美誉,并被列入国家文物局古民居保护利用样板工程试点。
2014年下半年以来,徽州区投入3000余万元对程春光宅、罗嗣海宅、罗会度宅等10幢古民居进行维修保护。整个修缮工程由业内知名的北京国文琰文物保护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设计、施工。
2013年,呈坎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3处文物保护样板工程之一。工程总投资逾8000万元,分三期实施,对30幢古建筑进行修缮保护。样板工程率先试用国家文物局编制的《文物保护工程南方地区定额》,为全国推广该“定额”积累经验。
修缮工程依据国家文物局提出的“注意对地方传统工艺及做法的保护和传承”等指导性意见,秉承徽州历史传统,聘请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老工匠,采用原材料、原工艺和原体量,从地面到墙体、从地下到屋顶进行全方位防护,同步完善古村落消防、防雷设施,开展防虫处理。修缮工程将始终遵循“加强保护、促进利用、传承文化、惠及民生”的理念,全程整理和完善记录资料和影像资料,探索创建南方片古民居保护标准,形成经验后在全国推广。
歙县:农民文化乐园、古建筑保护交相辉映
文化乐园,美好乡村。2014年9月28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歙县棠樾村农民文化乐园演出农民自己编排节目的图片,读者和各界反响热烈。
2013年,歙县棠樾村、雄村被列入安徽省农民文化乐园建设首批20个试点名单。棠樾村整合资金,新建1.5万平方米的综合文体广场及演出舞台,在村委会大楼内设立“文明讲堂”,着力打造以“忠、孝、节、义”为主题的特色农民文化乐园。雄村依托竹山书院、桃花坝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集中挖掘展示雄村历史文化、曹氏文化,并组织广大群众开展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着力打造以“书香雄村”为主题的特色农民文化乐园。
农民文化乐园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活动组织安排以群众是否需要、是否满意为标准,发挥群众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村民主观能动性和创作积极性。棠樾村自发选定黄梅歌《我们村的牌坊群》作为村歌,自发组织文艺爱好者进行传唱和舞蹈编排;雄村村民撰写的村歌《雄村,美丽的村庄》参加全国村歌评选活动获评全国十佳村歌。农民文化乐园建成后,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试点村村民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村民普遍反映,农民文化乐园建设是件大好事,老百姓有了更为舒适、优雅的活动场所,建设美好乡村、和谐农村有了坚定信心和更大动力。
古建筑在保护利用中“活”起来。歙县许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有着1500多年的历史,村内现存明清古建筑170余处,其中许村古建筑群(15个单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入选国保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和国家首批50个传统村落名录。
为确保许村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工作顺利推进,歙县聘请古建老师傅和专家为顾问,举办专题培训班和座谈会、学术研讨会等,切实提高保护管理人员素质。整合各方资金,组织对许村重点区域内的文保单位和重要古建筑进行维修,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对许村核心保护区内历年的新建建筑进行全面摸底,组织对保护区内影响风貌的新建建筑进行改徽或拆除。引进文化旅游企业投资传统村落和古建筑保护利用,积极挖掘文化资源,编制《许村志》,挖掘整理出大刀舞、板凳龙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观察第、大邦伯祠、云溪堂等古建筑开辟许村村史、名人、名俗博物馆等,许村现已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许村只是歙县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歙县创新机制,多措并举,累计投入资金14.34亿元,对徽州古城等4个空间形态类和云溪堂等12个单体形态类500余处单体古建筑进行整治提升和保护利用,基本形成保护与利用在较高水平上的良性循环。
休宁县:文化旅游结合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坐落在休宁县境内的齐云山,与黄山南北相望,属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自古就有“黄山白岳相对峙,细看从来无厌时”之赞。在齐云山,人们可以领略到原汁原味的道教文化、丹霞地貌以及摩崖石刻、月华天街、天然太极等。其中,齐云山道教音乐和齐云山摩崖石刻还分别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休宁县紧紧围绕齐云山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养生、旅游集散、特色酒店、民俗展示、旅游度假、商务会展、文化创意、运动体验等新兴旅游产业,登山缆车、旅游公路、九里十三亭霞客古道等交通设施的建成和修缮,极大提升了游客休闲体验的舒适度。太素宫、玉虚宫、天官府、真武殿等一大批宝贵道教建筑也得到保护和抢救修复。
随着“一核、两带、四组团”空间布局的推进,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区将通过合理布局、有序开发,高起点、高定位、高标准建设,形成以齐云山为龙头、以徽文化和道家养生文化为内核,构建以休闲旅游与度假养生文化产业为核心内容的五大现代服务产业体系,即齐云山景区——道教文化体验之境,横江山水度假组团——温泉休闲度假之谷,高源休闲运动组团——文化休闲健康运动之园,山南乐活养生组团——国际乐龄养生之都,兰渡—典口文化创意组团——文化创意体验之城,最终将齐云山打造成高品质的徽文化感受中心、道文化体验基地、休闲养生度假福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内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黟县:文化遗产保护、文化旅游发展相得益彰
围绕“百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黟县是秦代建郡至今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县。黟县人对手工艺情有独钟。“卖田卖地不卖手艺”这句古老的黟县谚语,体现了手工艺在民间百姓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历史上的中华老字号“张小泉剪刀”,清乾隆年间黟县石雕工艺大师余香,清末“扬州八怪”之一的奚冈,徽派篆刻大师黄士陵,景德镇瓷画界历代工艺名人程门、王大凡、金品卿、王锡良等,都出自黟县。
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孕育了黟县丰厚的民间百艺。在黟县,经挖掘整理成的非遗项目达60多项,除了徽州三雕、匾额制作、利源制麻、美溪唢呐、腊八豆腐、渔亭糕、徽州风筝等,极具特色和价值的还有徽州彩绘壁画,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固有的民居文化特色可称得上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徽州古民居建筑营造中另一种民间绘画装饰艺术,目前黟县县域内就有3000多幅,具有重要的研究和传承价值。余香石笛是余香大师用黟县青石雕凿而成的一种民间乐器,其独特的石音和雕凿手艺堪称民间绝活,徽州篆刻等也得到很好传承。
为传承百工技艺,黟县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制定措施,打造百工品牌。2014年,黟县成为“安徽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催生文化旅游新业态。素有“明清民居博物馆”美誉的黟县,积极探索“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实现更好保护”的新路径,政府和市场“两条腿走路”,引入有实力且热爱徽州古建的人士参与打造文化旅游新业态。
位于黟县碧阳镇赤岭村的“守拙园”,是黄山市“百村千幢”工程范例之一。在这里,古老徽州民居与自然环境相辉映,带给人们亦真亦幻的世外桃源之感。该项目依照有关法规对村民无力维修的非国有古建筑进行异地搬迁保护利用,在陶渊明后裔居住的赤岭陶村打造集陶文化研究、休闲养生、非遗展示、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新业态。
黟县围绕古建保护利用的热点难点大胆创新。一是针对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难的问题,采取管放结合的“委托管理”新模式,由社会资金负责维修、由主管部门实施监管,主要用于文化创意、展示交流等。如,南京先锋书店有限公司利用碧山汪氏祠堂打造碧山书局,北京华行国际利用龙川叶氏祠堂打造中国徽州明清家具博物馆等。该模式得到国家文物局和安徽省文物局充分肯定。二是围绕零星偏僻、濒临倒塌古建筑保护利用难的问题,采取“异地搬迁”模式加以保护利用。2014年实施的守拙园、碧云古村、秀里影视村大户人家群3个异地古建筑搬迁项目,已完成40余幢古建筑的异地搬迁保护利用。三是采取“产权流转”模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按两种方式进行,其一是按照黄山市委、市政府的相关规定,按照“组件报批、征为国有、公开出让”方式进行流转试点,目韵客栈、南熏别墅等由此诞生;其二是成立古城旅游开发公司参与古民居流转保护,积极发挥国有企业在古民居流转中的主导作用。
祁门县:多措并举保护戏剧“活化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州目连戏被称为“中国戏剧活化石”,它以演出目连救母故事为主而得名。
近年来,徽州目连戏在祁门得到较好传承与弘扬。一是加大传承人培养。现有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各级传承人6人,通过传帮带,历溪、栗目、马山、环砂等村均培养出一批年轻目连戏接班人,并建立了目连戏班社,目前全县参与演出的目连戏人员达100余人,为黄山旅游增加了文化内涵。二是加强传习基地建设。在目连戏演出兴盛的历溪村,2014年,在前期建设的基础上,该县又投资50万元,利用村古祠堂建立了祁门县非遗展示馆,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增强视觉效果和观赏性,使古戏曲充分展现自身风采并真正走向市场。三是强化走出去意识。安徽省文化厅在调研基础上,推选徽州目连戏参加2015年7月在香港举办的“2015中国戏曲节”展演(安徽省仅此一个项目)。黄山市以此为契机,投入10万元,进一步对目连戏进行挖掘、包装:戏曲内容上,提炼编辑形成文字剧本;表演动作上,编导规范动作要领,使之更为生动准确;服装道具上,更新添置并陆续配齐;录制目连戏演出整场影像资料,增加舞台演出字幕,目前正进行赴香港演出前的排演。这些举措旨在通过不断提升、打造、宣传、推广,使目连戏在徽州大地历久弥新、熠熠生辉。
(本版文图由安徽省黄山市文化委员会提供)
源自: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