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聚石景山 国粹惠民生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5-02-05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普及戏曲艺术。
 
小朋友们对戏曲的化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仔细地学习着叶芳老师的化装步骤。

    苗天娥  甘丽娟
    近年来,北京石景山区文化馆立足群众文化需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围绕区域“全面深度转型、高端绿色发展”发展战略和构建高端普惠文化生活体系的重要任务,依托石景山区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文化特点,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坚持实施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工程,形成了“区域有品牌,社区有特色,节庆有亮点,年年有看点”的群众文化活动局面,打造了一批特色突出、艺术水准较高、群众广泛参与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形成了以“戏聚石景山”为磁场效应的公益活动品牌,彰显了石景山地域文化特色。
    一、依托公益平台,融合优质资源,打造惠民品牌
    “翠微艺苑”活动是石景山区文化馆众多特色文化活动之一,创办于1997年,至今已坚持活动17年,吸引了京城内外的戏曲名家、票界精英、戏迷朋友以及喜爱戏曲的各界人士,是面向广大百姓、票友开展戏曲知识培训、辅导、讲座、演出、排练及交流的公益性群众文化平台。“翠微艺苑”下设京、评、梆、越4支业余戏曲团队,团队成员多是来自全市社区、企事业单位、学校等部门的戏曲爱好者,他们有一定的戏曲表演基础,团队平均每年演出达40余场次。活动创办以来,石景山区文化馆多次出资为“翠微艺苑”购置服装、道具、照明、音响等设备,为京城戏曲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展示平台。每到周末,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河北、成都等各地的票友相聚在石景山区文化馆,唱戏、听戏、聊戏、赏戏,因戏结缘、以戏会友,演出规模不断扩大,百姓喜闻乐见的戏曲作品越来越多,深受广大百姓欢迎,同时也为石景山地区营造了良好的戏曲氛围。
    文化是高端的民生追求。以多样化的群众需求为导向,提升文化惠民能力,是新时期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着力点。2014年初,石景山区文化馆为提升公共文化活动的艺术水准,用高端的文化产品服务群众,用优质的文化服务引领群众,由文化馆专项资金支持,联合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中国京剧艺术网强大的社会资源,在“翠微艺苑”活动的平台上打造了“戏聚石景山——国粹艺术赏析名家讲座”公益性文化惠民活动。
    活动创办至今,石景山区文化馆、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中国京剧艺术网邀请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京剧团、北方昆曲剧院、天津市京剧院、中国评剧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天津市白派评剧团、天津市河北梆子剧院等国家重点院团的20余位戏曲名家,其中包括刘长瑜、刘秀荣、李毓芳、寇春华、林瑞康、张永和、尚慧敏、李崇林、朱宝光等10余位老艺术家,张卫东、凌珂、丁晓君、吕昕、徐孟珂等10余位中青年戏曲名家,以戏曲艺术讲座和精彩片段展示为主要表现形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普及戏曲艺术30余场次。讲座辅以戏曲动漫等形式,演出剧种丰富、剧目精彩,从艺术之美到文化内涵全覆盖,让更多的百姓在学戏、看戏的同时能够理论结合实际,更加深刻地感受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为百姓享受文化生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让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文化惠民带来的福祉。
    二、弘扬传统文化,彰显国粹精髓,提升国民素质
    谈及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戏曲艺术必名在其列,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艺术实践中积累的宝贵艺术财富。中国传统的戏曲剧目数以千计,其中不乏颂扬中华传统美德的艺术珍品,所以有人以“观戏如读书”来高度评价戏曲的这一教化功能。而“戏聚石景山”活动正是利用戏曲高台教化的功能,将戏曲中所宣扬的仁、义、礼、智、信这些传统美德,以讲座的形式反复传送给民众,在讲座中以戏曲不同剧目为点,如用《岳母刺字》这出戏来讲述忠心报国,用《锁麟囊》这出戏来讲述与人为善等,有的剧目教人为忠、有的剧目教人为善、有的剧目教人为孝,观众也从讲师所讲的戏曲故事中,寻找到感情的共鸣,通过讲座深入了解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进一步提高了自身审美水平及综合素养,在普及戏曲知识的同时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这些传统美德教人为善、为忠、为孝、为义,恰好与我们今天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然有着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现实意义,值得继承和发扬。
    三、文化科技双轮驱动,创新传承戏曲艺术方式
    2012年,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在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利用动漫传播京剧,培养青少年京剧爱好者”的提案,得到了文化部的积极回应和认同。2012年8月,在刘长瑜、林瑞康等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及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领导支持下,由石景山区文化委员会、文化馆联合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中国京剧艺术网等多家国家级社团、机构联手打造的“翰墨青衣动漫工作室”落户石景山区文化馆,标志着石景山区一项新的文化创意项目正式启动。
    该项目依托文化馆阵地资源,引进挖掘文化企业力量,整合资源,在研究京剧电视动画片、动漫电影、动漫舞台剧、新媒体动漫等领域合作中实施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实践探索,如《卖水》、《嫦娥》等戏曲动漫电影,正是该项目有益尝试的合作成果。戏曲动漫,是以中国几千年来脍炙人口的传统戏曲故事为核心,以中国传统的道德风范为精髓,弘扬真善美的道德理念,通过戏曲元素、经典故事、现代手法的有机融合,以多种艺术形式让人们感受传统戏曲的巨大魅力,释放和提升现实的教育意义和内涵。通过公益性文化阵地与文化企业资源平台相结合、戏曲演出与戏曲知识培训相结合的新形式,举办戏曲惠民演出、文化讲座、动漫衍生品开发推广等文化活动,普及传播优秀民族艺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四、创新服务模式,拓宽培训渠道,满足百姓需求
    当下,百姓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强烈,他们喜爱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大餐。石景山区文化馆从注重研究文化服务供给向注重研究群众文化需求转变,探索实践、创新思路,提出并实施了公共文化“菜单式”服务理念,即:点菜式、融合式、定制式、配送式四种服务模式。通过整合区域公共文化资源,以区文化馆、图书馆、少儿图书馆、街道文化站为平台,将活动延伸到石景山各个社区,很好地满足了百姓的多元化、个性化文化需求。
    一是针对区内外广大戏迷爱好者,以走访、填写问卷等方式调研群众文化需求,通过专家座谈会总结以往活动经验,及时调整讲课方案,制定百姓爱听、感兴趣的课题,将讲座信息通过中国京剧艺术网、微博、区文化馆门户网站、“戏聚石景山QQ群”等方式发布,为百姓提供“点菜式”服务。二是针对许多街道、社区业余戏曲团队演出剧目水平不高的问题,采用“融合式”服务,邀请专业老师现场讲解示范,传授表演技法,提高了业余戏曲团队演出水平。三是针对偏远社区年龄大、酷爱戏曲的群众,采用“配送式”服务,邀请百姓喜爱的戏曲名家携经典剧目送戏上门,让群众就近享受高质量的文化服务。四是针对不同人群掌握戏曲知识的程度,采用“定制式”服务,邀请理论研究讲师对具有一定戏曲欣赏水平的听众,讲解戏曲的发展史、流派特点等学术性课题;邀请从事少儿京剧教育的讲师,从戏曲的化装、乐队的伴奏等各个角度,以互动体验为主,并配以京剧动漫,提高讲座的趣味性,让孩子们在娱乐的同时了解戏曲基础知识。
    “戏聚石景山”活动举办一年来,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认可,以石景山区古城、苹果园、老山、广宁等9个街道为主要基地,深入社区、企事业单位、区残联、敬老院和来京创业者等群体,举办了“送福到家”等系列慰问专场演出及讲座,共开展不同形式的讲座30余场,惠民7000余人次,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群众的娱乐生活渗入更多的文化内涵,正能量的因素不断地取代消极、低俗的内容。民众在欣赏戏曲艺术珍品的同时,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也在他们心中深深扎根。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