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往事》舞动岭南风韵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5-03-05   

  广东音乐对北方观众来说并不算陌生,《步步高》《平湖秋月》这些名曲更可谓流传甚广。不过,新中国却很少有表现广东音乐创作者故事的舞台、影视作品。3月5日、6日两晚,原创舞剧《沙湾往事》将登台北京保利剧院,讲述广东名曲《赛龙夺锦》的创作故事。

  “何氏三杰”首登舞台
  《沙湾往事》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厅指导策划,广东歌舞剧院有限公司出品,是国内第一部关注广东音乐创作历史的舞剧。它将目光聚焦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是广东音乐创作最繁盛的时代。在灿若繁星的广东音乐创作者中,居住于“广东音乐之乡”番禺沙湾古镇的何氏家族因何柳堂、何与年、何少霞“何氏三杰”而著称,传世名作《雨打芭蕉》《赛龙夺锦》《饿马摇铃》便出自他们之手。在《沙湾往事》中,他们的故事被高度浓缩在何柳堂、何与年两个人身上,第一次被搬上舞台。
  全剧以《赛龙夺锦》的创作为主线,讲述了何氏家族两兄弟在社会动荡不安、革命浪潮风起云涌的时代中,继承前辈艺术创作,汲取民间生活养分,整理创作这部音乐作品的过程。这其中,还穿插着兄弟二人共同爱慕同一位音乐才女许春伶的情感线索。当日寇的铁蹄踏进沙湾古镇的时候,个人情感让位于民族大义,兄弟二人携手以一曲《赛龙夺锦》表达了同胞们反抗的心声。
  学艺七旬“英歌”艺人
  虽然题材厚重,但担任该剧总编导的周莉亚、韩真,却都是30岁出头的姑娘。周莉亚来自四川,韩真来自山东,两人都在北京求学并工作。与广东地域艺术的距离,反而为她们的创作带来很多新鲜感。
  “最先打动我们的,是广东特色的肢体语言——英歌。”韩真说,英歌是流传于广东汕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是一种融舞蹈、南拳武术、戏曲演技于一体的民间广场舞蹈,表现的是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的豪情故事,充满阳刚之美。“它与我们要表现的战斗精神非常吻合。”韩真说,看到这种舞蹈时整个主创团队眼前一亮。于是,舞团从民间请来年过七旬的英歌艺人杨明敬,手把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辅导演员。
  “一手拿一棒,翻一次棒花,连续翻两次,连续翻三次……基本动作会了以后,每天都要翻100个棒花当早课。”男主角的扮演者黎星摊开自己的双手,只见指关节内侧都已磨出茧子。所谓“棒花”就是演员转动手腕和手指,让英歌棒绕着自己的手指快速旋转,远看好像棒子在手上翻飞成花。
  可老艺人们说,英歌之美并不在于棒花翻飞的炫技,而是每次棒花飞起后迅速收回敲击在大鼓上的凝重感和力量感。就为原始再现这种美,舞台上的大鼓没有使用扩音,英歌棒也仍然维持40多厘米长、一指多粗的原始模样。不过,从广场搬上舞台的英歌,看起来还是不一样了。“它不仅是击鼓的鼓槌,也成了勇士出征前叩拜爹娘的那一炷香,更是乘风破浪的船桨。”韩真说,在雄壮的《赛龙夺锦》音乐声中,英歌这种并不为广大北方观众所知的民间舞蹈,获得了更丰富的诠释,完成了一次剧场内的逆袭。
  木屐踏出雨打芭蕉之美
  从民间走上舞台的,还有岭南地区的钱鼓舞。比巴掌大一点儿的小鼓被姑娘们高高抛向天空,再用腿夹,或从身后接,变换各种花样。“还有很多岭南艺术的精华都被我们搬到舞台上,比如南狮、粤剧,以及广东音乐演奏时的五架头等。但大型舞剧创作还是要有全新的思维和构架。”该剧艺术总监、广东歌舞剧院院长熊健说,全剧并非一台广东音乐会,或一台广东民间歌舞的集萃,而是要用舞蹈的形式来展示广东音乐,可谓用一种艺术形式来解读另一种艺术形式。这种解读,不能仅靠广东乐曲与传统舞蹈的配合,还需要很多全新的创作,而创作多多少少都带着岭南风味。
  生活中常见的雨伞和木屐也给了主创团队很大启发。“广东人穿的木屐并不是人字拖,而是横梁的木拖鞋,走起路来‘咔嗒咔嗒’地响。”周莉亚和韩真注意到这个细节,便顺着《雨打芭蕉》的音乐,创作出这样一个场景:一排穿着木屐的姑娘在雨中“咔嗒咔嗒”踏溅起水花。少女手中的纱质雨伞则成了放飞心情的风筝,她们在岭南雨巷中欢快戏雨……周莉亚说,《雨打芭蕉》是全剧的个人情感线索,表达了恋爱中的女主人公细腻的情感,也展现出了这首传世名曲的意境。
  继北京演出之后,该剧将前往天津、绍兴、杭州等地展开巡演。熊健说,今年该剧将在全国巡演约40场,广东音乐的创作故事也将伴随该剧,被更多观众熟知。
    来源:北京日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