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喜剧风格表现中华传统美德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5-03-25
现代花鼓戏《我叫马翠花》彩排探班
本报驻湖南记者 张 玲3月26日,由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新创作的现代花鼓戏《我叫马翠花》将首演。日前,记者深入该中心剧场紧张的彩排现场,对该剧的基本情况和主创阵容进行了深入的了解。
兼具主旋律色彩
和湖南艺术特色
现代花鼓戏《我叫马翠花》主要讲述了青年农民马翠花和牛飘飘进城务工,偶遇流浪儿童马蛋,从不得已认下马蛋为儿子,到真心地把马蛋当做亲生儿子抚养,再到在一场突发事件面前,为了许多个“马蛋”的生命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故事,塑造了马翠花、牛飘飘、杨家贵、洪花开、兰花香等一批鲜活的草根人物,表现了以马翠花为代表的、身处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充满阳光的生活态度和他们身上闪烁的传统美德的光芒。全剧以轻松幽默的喜剧风格表现中华传统美德,在充满生活情趣中制造震撼,在爱情、亲情、友情之间描绘和检验真善美。
该剧高扬主旋律,以小人物的视角展现社会正能量,用喜剧形式描述马翠花身边的凡人小事,以生动鲜活的喜剧人物和喜剧语言抒写阳光下真实的、普通人身上的仁义道德和生活梦想。虽然他们生活艰难,备受误解,却通过自己的善良最终获得了社会的认可,体现了小人物身上的闪光品质,形象地诠释了小人物心中的中国梦。
湖南花鼓戏特有的乡土气息和浓郁的生活情趣很适宜表现《我叫马翠花》这个故事,创作团队在坚持维护传统湖南花鼓戏特色的同时,努力选择更合适的方法为观众讲好故事。该剧在轻松中有厚重,在幽默中有浓情,塑造的人物既有湖南地方特点,又有生活的现代色彩,唱词在保持湖南花鼓戏特点的基础上,更富时代感和生活气息,使作品更丰满厚重。该剧还创造性地把长沙弹词融入剧中,彰显浓郁的湖南地方艺术特色。
强大的主创阵容
塑造个性鲜明的角色
《我叫马翠花》由国家一级编剧、湖南知名剧作家彭铁森担纲编剧。剧中马翠花原型来自彭铁森老家安化山区。据悉,由彭铁森担任编剧的《秋天的花鼓》、《老表轶事》、《走进阳光》等剧目曾获得文华大奖和曹禺文学奖等奖项。
导演熊源伟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执导过多个地方剧种。“这是我第一次执导湖南花鼓戏,湖南花鼓戏幽默、明快、接地气,很适合表现现代题材,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剧种。我乐于融入花鼓文化,于轻松诙谐之中讲述进城农民的蜕变渴求与艰辛步履,演绎底层百姓的邻里乡约与市井情怀,描绘芸芸众生的生存状态与精神底线。”熊源伟表示,《我叫马翠花》的剧本选择了与众不同的视角,不是表现进城农民工生活的苦难,而是描绘他们的梦想,表现了市井小民身上折射出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而且剧本的艺术创作很有个性,这些都是吸引他执导这部戏的原因。
剧中饰演马翠花的演员张小虎是活跃在湖南花鼓戏舞台上的优秀青年演员,他在花鼓戏《喜脉案》、《老表轶事》、《连升三级》和湖南本土方言电视剧《一家老小往前冲》中演绎的风格迥异的各类角色深受观众的喜爱。在张小虎看来,塑造马翠花这个角色的关键是不能一开始就把他定位成一个英雄,他本是人群中一个普通的平凡人,要在细微的动作和表情中予以体现,随着剧情的发展,马翠花才逐渐成为别人眼中的“平民英雄”。
剧中饰演女主角牛飘飘的叶红是国家一级演员,曾获全国地方戏曲折子大展暨戏曲青年演员大奖赛表演一等奖,其领衔主演的《刘海戏金蟾》名满三湘。叶红告诉记者,剧中的牛飘飘是一个可爱、泼辣又满腹生意经的“红薯西施”形象,她的身上有典型的湖南辣妹子特点。“牛飘飘的性格跟我本人有些相似,所以一定程度上我是本色出演,但不同的也是最重要的是牛飘飘身上的劳动气质,为了表现这一点,我细致观察了街边很多卖烤红薯的摊贩。”叶红说。
谈到对角色的驾驭,今年12岁的小演员廖深苗也同样对自己饰演的角色有着深刻理解。“我在剧中演的马蛋本来是一个很寂寞、很孤单的小孩子,后来发生了很多感人的事,他才变得活泼、开朗、调皮。”廖深苗就读于湖南省艺术职业学院,他告诉记者,前面有一场戏他要盘腿坐在舞台上,手里拿张倒放的报纸,一坐就是整场半小时,紧接着还要演下一场,很辛苦,“我更喜欢演后半部分的马蛋,可以有很多表现。”对于排练的辛苦,廖深苗乐此不疲。
从春节前开始,全天排练、周末不休息的状态剧组的演员们已经持续了几个月,他们期待该剧首演后能够受到观众的喜爱。
据了解,《我叫马翠花》目前已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资助项目,并将在首演当日接受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的专家评审验收。
据湖南省文化厅副厅长鄢福初介绍,《我叫马翠花》这部现代花鼓戏在投排前,先后两次请中国剧协及湖南艺术研究所的有关专家对剧本进行论证,并提出了修改意见。该剧首演后,还将面向专家和观众开展市场论证,并根据论证结果和观众的期许对该剧进一步打磨,确定市场营销策略。
“《我叫马翠花》选取现代题材,反映平民生活和小人物心中的中国梦,紧贴时代、紧贴生活,弘扬主旋律,将作为今年湖南省艺术节和湖南参演明年中国艺术节的重点剧目。”鄢福初说。
源自: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