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乏力 小剧场后劲不足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5-04-21
近日,道略演艺产业研究中心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话剧新创剧目368部,同比下降8.2%。2014年全国新创剧目减少33部, 2014年实验性小剧场话剧减少,新创剧目数量下滑21%,演出场次、观众和票房也出现小幅下滑。剧目数量下降折射出原创能力式微。
增长放缓更趋理性
道略演艺产业研究中心调查显示,2014年全国话剧演出消费平稳增长,票房达到7.61亿元。相比上年的迅猛增长,2014年增幅明显放缓,市场开始步入理性消费,全国话剧观众数量和演出票房增长不足3%。2014年全国话剧演出11854场,同比上年下降5%。由于部分省市小剧场出现关停或已改演其他演出,而且一些本土原创剧目尚未形成商业化模式,2014年全国话剧演出活跃度有所下滑,共计演出11854场,较2013年的12451场减少4.8%。
2014年京沪保持全国话剧市场龙头地位,演出场次共占全国话剧总场次的60%。北京和上海话剧市场发展相对成熟,消费群体比较稳定,再加上梯队化的创作机构,2014年话剧演出场次7012场,合计占比达59.1%,实现票房收入4亿元。去年全年话剧演出超百场的城市有12个,其中天津、武汉等城市演出超过200场。随着天津大剧院、武汉琴台大剧院等大型演出场馆活力不断增强,二三线城市演出市场活跃度迅速上升,话剧逐步成为当地的娱乐消遣方式。
以天津大剧院为例,天津第二届曹禺戏剧节正在进行,几乎每一部话剧在登台前都会安排相关主创人员做艺术普及型讲座,讲座完全免费,只为培育潜在的话剧观众,引导话剧消费。
戏养人还是人托戏
引导消费并不能立刻扭转消费习惯。天津观众刘瑞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很多像他一样的戏剧“粉丝”挑戏,主要还是看导演是不是知名,戏是不是有名。在天津市场,推老戏远比推新戏容易得多。即便是同一位导演,原创新剧目推广起来也吃力得多。
这也是目前话剧市场的“通病”,资深导演的话剧作品票房号召力占绝对主导,而青年导演人才匮乏,新创优秀剧目数量较少,市场认可度有限,影响话剧市场后续发展。“这和话剧生态有关系,突出问题反映的是戏养人,还是人托戏。”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李锡龙在刚结束的天津小剧场论坛上表示,“以曹禺戏剧为例,曹禺的作品无疑是戏剧领域的标杆,目前大多数院团都会主动排演曹禺的剧本,而极少主动创排新剧,这很值得思考。戏养人,就是好戏能培养演员,演员慢慢成长、成名,而有的戏,戏本身是很差的,全靠演员吸引观众。有院团曾走入这样的误区,靠一大批明星‘托戏’,但是剧本本身乏善可陈”。
小剧场需要能真正贴近当下生活的原创话剧,真正要打动观众,对生存处境有一种批判又深切的理解和同情,这就是小剧场话剧的特质,也是观众会不由自主进剧场的原因。中国戏曲学院影视表演系主任黄迎带着两部戏参加曹禺戏剧节,都是学院2012级学生出演,分别在今年4月和5月亮相天津大剧院。
“我们演出和巡演的主要目的就是推广学生作品,近年中国戏曲学院从教学作品再到公演的实践,把这种在学院进行演出的大戏拿到社会上,接受社会的检验,接受票房的检验。” 黄迎说:“学院出品的戏,突出特点就是比较活跃,因为都是由在校大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创作的,在创作过程中,大量吸取学生的灵感,他们有天马行空的想像力,因为没有票房的压力和中规中矩的框框,可以在毕业大戏充分展示学生们的创作力,他们想怎么演我们就怎么来。所以这些戏的实验性还有创意性,特别对年轻观众的胃口。”
作品难被产品化
经典复排和知名小说、热映影视剧的改编,都在挤压原本就不丰厚的原创剧市场。同时,原创剧作品又很难最终实现产品化。
剧作家孙晓星说:“以我的经历为例,2005年在中央戏曲学院读书,真正从那个时候开始接触话剧。按常理,一开始是新奇,越往后应该跟戏剧越亲近才对,但是却感觉越来越‘生畏’。目前很多年轻的创作人面临同样的困境,在社会上看到很多演出,大部分都是大剧场,有巨型的布景装置、有着复杂的灯光系统、有完备的自上而下的舞台调度。让一个初涉剧场的年轻人组织这样的演出是非常困难的。”“因此,院校毕业之后做剧场面临的选择可能就是首先要挂靠院团或者一个体制单位,否则就没有资源平台。这样的单位,多半存在论资排辈的情况。”孙晓星进一步表示。
原创乏力在业内人士看来是必然的。原创参与者的稀少,导致剧本质量实在难以保证。相比而言,购买一个翻译剧剧本的成本并不高,而要找人写原创剧本的成本也不低,在质量难以保证的情况下必然选择前者。
来源:北京商报
增长放缓更趋理性
道略演艺产业研究中心调查显示,2014年全国话剧演出消费平稳增长,票房达到7.61亿元。相比上年的迅猛增长,2014年增幅明显放缓,市场开始步入理性消费,全国话剧观众数量和演出票房增长不足3%。2014年全国话剧演出11854场,同比上年下降5%。由于部分省市小剧场出现关停或已改演其他演出,而且一些本土原创剧目尚未形成商业化模式,2014年全国话剧演出活跃度有所下滑,共计演出11854场,较2013年的12451场减少4.8%。
2014年京沪保持全国话剧市场龙头地位,演出场次共占全国话剧总场次的60%。北京和上海话剧市场发展相对成熟,消费群体比较稳定,再加上梯队化的创作机构,2014年话剧演出场次7012场,合计占比达59.1%,实现票房收入4亿元。去年全年话剧演出超百场的城市有12个,其中天津、武汉等城市演出超过200场。随着天津大剧院、武汉琴台大剧院等大型演出场馆活力不断增强,二三线城市演出市场活跃度迅速上升,话剧逐步成为当地的娱乐消遣方式。
以天津大剧院为例,天津第二届曹禺戏剧节正在进行,几乎每一部话剧在登台前都会安排相关主创人员做艺术普及型讲座,讲座完全免费,只为培育潜在的话剧观众,引导话剧消费。
戏养人还是人托戏
引导消费并不能立刻扭转消费习惯。天津观众刘瑞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很多像他一样的戏剧“粉丝”挑戏,主要还是看导演是不是知名,戏是不是有名。在天津市场,推老戏远比推新戏容易得多。即便是同一位导演,原创新剧目推广起来也吃力得多。
这也是目前话剧市场的“通病”,资深导演的话剧作品票房号召力占绝对主导,而青年导演人才匮乏,新创优秀剧目数量较少,市场认可度有限,影响话剧市场后续发展。“这和话剧生态有关系,突出问题反映的是戏养人,还是人托戏。”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李锡龙在刚结束的天津小剧场论坛上表示,“以曹禺戏剧为例,曹禺的作品无疑是戏剧领域的标杆,目前大多数院团都会主动排演曹禺的剧本,而极少主动创排新剧,这很值得思考。戏养人,就是好戏能培养演员,演员慢慢成长、成名,而有的戏,戏本身是很差的,全靠演员吸引观众。有院团曾走入这样的误区,靠一大批明星‘托戏’,但是剧本本身乏善可陈”。
小剧场需要能真正贴近当下生活的原创话剧,真正要打动观众,对生存处境有一种批判又深切的理解和同情,这就是小剧场话剧的特质,也是观众会不由自主进剧场的原因。中国戏曲学院影视表演系主任黄迎带着两部戏参加曹禺戏剧节,都是学院2012级学生出演,分别在今年4月和5月亮相天津大剧院。
“我们演出和巡演的主要目的就是推广学生作品,近年中国戏曲学院从教学作品再到公演的实践,把这种在学院进行演出的大戏拿到社会上,接受社会的检验,接受票房的检验。” 黄迎说:“学院出品的戏,突出特点就是比较活跃,因为都是由在校大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创作的,在创作过程中,大量吸取学生的灵感,他们有天马行空的想像力,因为没有票房的压力和中规中矩的框框,可以在毕业大戏充分展示学生们的创作力,他们想怎么演我们就怎么来。所以这些戏的实验性还有创意性,特别对年轻观众的胃口。”
作品难被产品化
经典复排和知名小说、热映影视剧的改编,都在挤压原本就不丰厚的原创剧市场。同时,原创剧作品又很难最终实现产品化。
剧作家孙晓星说:“以我的经历为例,2005年在中央戏曲学院读书,真正从那个时候开始接触话剧。按常理,一开始是新奇,越往后应该跟戏剧越亲近才对,但是却感觉越来越‘生畏’。目前很多年轻的创作人面临同样的困境,在社会上看到很多演出,大部分都是大剧场,有巨型的布景装置、有着复杂的灯光系统、有完备的自上而下的舞台调度。让一个初涉剧场的年轻人组织这样的演出是非常困难的。”“因此,院校毕业之后做剧场面临的选择可能就是首先要挂靠院团或者一个体制单位,否则就没有资源平台。这样的单位,多半存在论资排辈的情况。”孙晓星进一步表示。
原创乏力在业内人士看来是必然的。原创参与者的稀少,导致剧本质量实在难以保证。相比而言,购买一个翻译剧剧本的成本并不高,而要找人写原创剧本的成本也不低,在质量难以保证的情况下必然选择前者。
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