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粉丝戏剧这局棋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5-04-21
通常似乎只有大片才能用“席卷”票房来形容,舞台剧《盗墓笔记》毫不逊色,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去年,《盗墓笔记1》全国演出77场,总票房达3500万元;《盗墓笔记2》在沪演出45场,票房达2000万元以上,《盗墓笔记3》将于今年7月推出,仍然让粉丝满怀期待。
“一点不夸张,我觉得锦辉是中了彩票,《盗墓笔记》的成功有太多运气在里面,但我们下一步要想的就是怎么在运气里摸索出规律、让粉丝进戏,不再是撞大运。”北京商报记者对话了《盗墓笔记》的出品方,上海锦辉传播董事长孙徐春解析粉丝戏剧这局棋。
粉丝,不用培养
北京商报:外界包括锦辉传播自己,都把《盗墓笔记》系列总结为一个新词,叫做“粉丝戏剧”,您认为什么是粉丝?
孙徐春:去年《盗墓笔记》在北京演出,中国剧院的朋友是这样描述当时情景的。他说,见识了盗墓笔记的演出才知道什么是粉丝,20多岁甚至更小的观众一波又一波背着双肩包,把相关衍生产品一扫而光,看戏的时候一阵阵尖叫,简直像明星演唱会。
粉丝戏剧、戏剧粉丝。你有没有注意到两个词的微妙区分?这是《盗墓笔记》会有这样市场表现的关键。粉丝在前,戏剧在后。人艺也有粉丝,它的粉丝为戏,有剧院的金字招牌,戏就有人看,那是戏剧的粉丝,是几辈演员几十年培养熏陶出来的,我们做的是粉丝在前,定位他们来做戏剧。戏剧粉丝可能是用十几年培养的,而我们的粉丝不需要培养,是转化来的。盗墓不演了,这群粉丝也就不见了。
北京商报:去哪里找这样的粉丝转化?什么题材有可能实现粉丝的转化?
孙徐春:锦辉传播有一套细致的流程,涉及选题挖掘、作品选择以及版权购买等一个个需要细化的繁琐环节,一旦具体到一个案例、一部作品,要做精准的研究,要像工业产品一样。像工业一样精准,选择是前提,也是制胜的法宝。
以前做戏,漂在北京和上海的戏剧人不少都是怀揣着戏剧的梦想,结果做出的产品基本是自娱自乐,多半还是凭感觉,蒙准了会好一点,蒙不准票房就没戏。永远在用运气打赌,不可能有票房火爆的可能。这就决定了不可能从戏剧里赚到钱,也就跟产业没有半点关系。产业是精准定位的,先锋还是娱乐、商业还是文艺都不是问题的关键。
戏剧,要风险控制
北京商报:那么怎样才能把戏剧做成产业?
孙徐春:太多舞台艺术的从业者用信仰和爱来支撑做戏,漂在北京和上海的我都见过不少。锦辉传播是把戏剧当产业做,起步在案头做标准化的模式,去套每一部戏的生产、制作、推广和营销。随着舞台剧《盗墓笔记》的诞生,粉丝戏剧诞生了,不是某个作品诞生,而是这种模式诞生了,它势必成为商业戏剧的一个样板,可模仿、可复制,有章可循的它有着极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但这一切都要建立在认真和精准的分析研究上。
比如有了一个好的选题,我们要组成工作团队,首先进行文本的研究,研究到多少人通过了然后才会立项,接着组织导演、编剧、制作人的工作团队。如果文本研究不透彻或者时机未到,可能三五年之内不会出手做它。正是因为这样,锦辉传播目前其实已经手握很多作品的版权,但真正做出来的也只有不多的几部戏。时间账是要这么算的,筹备三五年是很久,但一部戏对了可以演十年。这个流程中,前期是必然有保密合约的,在推进的过程中,每一阶段都会给付酬金,比如签约之后付多少定金,开始工作,如果进行不下去了,那么团队解散,之前的投入当是咨询研究的成本。
比如我们有100张票,如何卖、卖给谁这是课题,必须深究。一张海报主视觉出来了,凭这张海报,也许两个人会买票,凭这个导演、凭卡斯阵容,也许能卖掉五张票,凭在这个剧院演,我确定又会有三个人来看。有了这些基本的,判断广告怎么做、消息怎么送达,这才是做产业定位的方法。
做戏其实不难,这么多戏剧公司、创作团队,戏剧人都是科班,很专业。他们没有道理做出烂戏来,灯光什么时候开、Q点怎样打他们都会做戏,问题是做出来的戏有市场吗?有商业价值吗?
所谓“商业”,真的商业吗
北京商报:戏剧业内一直在纠结是商业多一点还是艺术多一点,有导演对外会称自己是商业导演。
孙徐春:问题在于,所谓的商业真的商业吗?当下的商业戏剧,更多是把目光放在了喜闻乐见的题材选择上,却没有看到商业戏剧更要紧的是完备的商业流程。我曾和一位导演朋友聊天,他给自己的定位是商业戏剧导演。那么什么是商业导演?什么又不是商业?导《日出》、《雷雨》这叫艺术导演?导《你好,打劫》就成了商业导演吗?其实导演没有商业不商业,关键是制作人,他会告诉导演这戏怎么个套路来做。导演是在制作人的影响下工作的,一旦出现矛盾,制作人拍板导演可能就被换掉了。这是我们的制作人中心制也是商业的关键。
常说的一句话“艺术与商业不矛盾”,那是真的到了金字塔顶尖成为经典的作品,二者才不矛盾。可现在的戏,艺术没见得怎么高,商业也未见得有多火,却纠结要艺术一点还是商业一点,其实都是伪商业、伪艺术。真正到了那样的高度,才能说这样的话。
来源:北京商报
“一点不夸张,我觉得锦辉是中了彩票,《盗墓笔记》的成功有太多运气在里面,但我们下一步要想的就是怎么在运气里摸索出规律、让粉丝进戏,不再是撞大运。”北京商报记者对话了《盗墓笔记》的出品方,上海锦辉传播董事长孙徐春解析粉丝戏剧这局棋。
粉丝,不用培养
北京商报:外界包括锦辉传播自己,都把《盗墓笔记》系列总结为一个新词,叫做“粉丝戏剧”,您认为什么是粉丝?
孙徐春:去年《盗墓笔记》在北京演出,中国剧院的朋友是这样描述当时情景的。他说,见识了盗墓笔记的演出才知道什么是粉丝,20多岁甚至更小的观众一波又一波背着双肩包,把相关衍生产品一扫而光,看戏的时候一阵阵尖叫,简直像明星演唱会。
粉丝戏剧、戏剧粉丝。你有没有注意到两个词的微妙区分?这是《盗墓笔记》会有这样市场表现的关键。粉丝在前,戏剧在后。人艺也有粉丝,它的粉丝为戏,有剧院的金字招牌,戏就有人看,那是戏剧的粉丝,是几辈演员几十年培养熏陶出来的,我们做的是粉丝在前,定位他们来做戏剧。戏剧粉丝可能是用十几年培养的,而我们的粉丝不需要培养,是转化来的。盗墓不演了,这群粉丝也就不见了。
北京商报:去哪里找这样的粉丝转化?什么题材有可能实现粉丝的转化?
孙徐春:锦辉传播有一套细致的流程,涉及选题挖掘、作品选择以及版权购买等一个个需要细化的繁琐环节,一旦具体到一个案例、一部作品,要做精准的研究,要像工业产品一样。像工业一样精准,选择是前提,也是制胜的法宝。
以前做戏,漂在北京和上海的戏剧人不少都是怀揣着戏剧的梦想,结果做出的产品基本是自娱自乐,多半还是凭感觉,蒙准了会好一点,蒙不准票房就没戏。永远在用运气打赌,不可能有票房火爆的可能。这就决定了不可能从戏剧里赚到钱,也就跟产业没有半点关系。产业是精准定位的,先锋还是娱乐、商业还是文艺都不是问题的关键。
戏剧,要风险控制
北京商报:那么怎样才能把戏剧做成产业?
孙徐春:太多舞台艺术的从业者用信仰和爱来支撑做戏,漂在北京和上海的我都见过不少。锦辉传播是把戏剧当产业做,起步在案头做标准化的模式,去套每一部戏的生产、制作、推广和营销。随着舞台剧《盗墓笔记》的诞生,粉丝戏剧诞生了,不是某个作品诞生,而是这种模式诞生了,它势必成为商业戏剧的一个样板,可模仿、可复制,有章可循的它有着极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但这一切都要建立在认真和精准的分析研究上。
比如有了一个好的选题,我们要组成工作团队,首先进行文本的研究,研究到多少人通过了然后才会立项,接着组织导演、编剧、制作人的工作团队。如果文本研究不透彻或者时机未到,可能三五年之内不会出手做它。正是因为这样,锦辉传播目前其实已经手握很多作品的版权,但真正做出来的也只有不多的几部戏。时间账是要这么算的,筹备三五年是很久,但一部戏对了可以演十年。这个流程中,前期是必然有保密合约的,在推进的过程中,每一阶段都会给付酬金,比如签约之后付多少定金,开始工作,如果进行不下去了,那么团队解散,之前的投入当是咨询研究的成本。
比如我们有100张票,如何卖、卖给谁这是课题,必须深究。一张海报主视觉出来了,凭这张海报,也许两个人会买票,凭这个导演、凭卡斯阵容,也许能卖掉五张票,凭在这个剧院演,我确定又会有三个人来看。有了这些基本的,判断广告怎么做、消息怎么送达,这才是做产业定位的方法。
做戏其实不难,这么多戏剧公司、创作团队,戏剧人都是科班,很专业。他们没有道理做出烂戏来,灯光什么时候开、Q点怎样打他们都会做戏,问题是做出来的戏有市场吗?有商业价值吗?
所谓“商业”,真的商业吗
北京商报:戏剧业内一直在纠结是商业多一点还是艺术多一点,有导演对外会称自己是商业导演。
孙徐春:问题在于,所谓的商业真的商业吗?当下的商业戏剧,更多是把目光放在了喜闻乐见的题材选择上,却没有看到商业戏剧更要紧的是完备的商业流程。我曾和一位导演朋友聊天,他给自己的定位是商业戏剧导演。那么什么是商业导演?什么又不是商业?导《日出》、《雷雨》这叫艺术导演?导《你好,打劫》就成了商业导演吗?其实导演没有商业不商业,关键是制作人,他会告诉导演这戏怎么个套路来做。导演是在制作人的影响下工作的,一旦出现矛盾,制作人拍板导演可能就被换掉了。这是我们的制作人中心制也是商业的关键。
常说的一句话“艺术与商业不矛盾”,那是真的到了金字塔顶尖成为经典的作品,二者才不矛盾。可现在的戏,艺术没见得怎么高,商业也未见得有多火,却纠结要艺术一点还是商业一点,其实都是伪商业、伪艺术。真正到了那样的高度,才能说这样的话。
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