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古琴、南音相会“良辰美景”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5-06-23   

侯少奎在《单刀会》中饰演关公     姚 慧  摄

    本报记者  张 婷
    2011年至今,由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与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共同主办的“良辰美景·恭王府非遗演出季”已历经四载。4年来,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领域中,以“传统、传承、挖掘”为宗旨,每年以传统昆曲较少被人关注,甚至是被人忽视的侧面为主要挖掘点和传播点,再现热闹光鲜背后鲜为人知的昆曲血脉。
    今年,为庆祝中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良辰美景·恭王府2015非遗演出季”于6月13日至16日在北京恭王府和中山公园音乐堂上演。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演出季不仅有昆曲、古琴、南音三大世界级非遗同台精彩亮相,更展示了这些古老艺术不同以往的非凡魅力。
    昆曲也有“大江东去”
    “在昆曲才子佳人戏风靡全国的当下,其他题材的昆曲经典传统剧目正在被大众遗忘与忽视,殊不知‘《牡丹亭》们’只是昆曲冰山的一角。”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长田青表示。
    因而,此次演出季昆曲专场特邀北方昆曲剧院以京昆武生行著于世、76岁高龄的侯少奎出山,选取该院《单刀会》、《赠剑》、《夜奔》三出折子戏,力图在小桥流水、才子佳人之外,将观众带入“大江东去浪千叠”的昆曲世界,让观众领略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凛凛雄风。
    《单刀会》是北方昆曲剧院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经典之一,素有“活在昆曲舞台上的元曲”之称,讲述了关羽带领周仓,单刀独赴鲁肃宴会,凭借智勇摧毁了东吴索要荆州的企图。侯少奎出身昆曲世家,其主演的《单刀会》在昆坛上赫赫有名。他饰演的关公在扮相、亮相、造型、念白、唱做等多方面独具特色,张扬着古朴刚健、神武豪迈的英雄气概。
    此次演出中,侯少奎披甲戴盔,风采依旧,浑厚有力的声腔震惊全场。观众看得兴奋,掌声、叫好声不绝于耳。“作为一名昆曲演员,要有生命不息、传承不止的作风。”侯少奎表示,除了上台表演,他还经常去大学做昆曲讲座,很受学生欢迎。“眼看就要77岁了,但我还要继续为昆曲的传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嫁妹》、《小宴》、《出猎》三出戏也是本次演出季的亮点。它们的加盟为气势如虹的武戏平添了几分耐人寻味的柔软深情,呈现了昆曲的多面之态。
    古琴南音竞风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化上的同根同源使两岸三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上有很多共享空间。古琴与南音,这两个最古老的乐种、两项世界级非遗便是很好的文化交流载体。“两岸三地古琴、南音的交流与互动可谓历史必然,在带动两岸文化认同、促进中华文化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田青说。
    “对传统文化,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一直秉承原汁原味传承的原则,不主张所谓艺术上的创新。我们的创新是指概念上的创新和策划层面的创新。”据田青介绍,此次演出季中,两岸三地的古琴名家、南音古乐齐聚京城,首度呈现内地与香港、古琴与南音对话的艺术展演。
    舞台上,丁承运(琴)、傅丽娜(瑟)夫妇表演的琴曲《神人畅》、琴歌《扊扅歌》,令观众大开眼界,观众纷纷为心心相印的琴瑟和鸣而沉醉。李凤云(琴)、王建欣(箫)夫妇带来的《梅花三弄》,以宛转悠扬的“琴箫和鸣”,让观众尽情畅想古人追求的神仙眷侣般的美好生活。此外,内地琴家余青欣、杨春薇等也分别为观众奉上了美妙的琴曲。
    香港琴家刘楚华、谢俊仁、苏思棣的演奏不同凡响。据了解,演奏时,内地古琴家所用古琴琴弦多为钢弦,不易折断,音色刚劲有力,而香港古琴家则恪守琴学传统,使用丝弦,音色温和绵延、余韵悠长,令内地观众大饱耳福。
    值得一提的是,“立足传统、再造传统”的台北汉唐乐府也亮相此次演出季。成立于1983年的汉唐乐府,是以南音乐曲为基础的古典乐舞剧团,曾受邀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演出,参加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演出,也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唯一受邀参加闭幕式演出的台湾艺术剧社。
    此次,汉唐乐府与琴家林晨携手,为观众奉上了《诗经·国风·野有蔓草》等乐曲以及梨园乐舞《嫦娥奔月》。《嫦娥奔月》的唯美尤让观众赞叹。舞台上,装束古朴、姿态优雅的女舞者在琵琶、三弦、拍板、洞箫、二弦以及古琴的美妙合奏中翩翩起舞,犹如远古画卷中走出来的嫦娥再现人间。
    “古琴与南音同台,谁更阳春白雪?谁更委婉风流?这种‘传统+传统’的发展与创新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之外,碰撞出新鲜耀眼的艺术火花与惊艳风韵,共展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集体之象。”田青说。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