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会演建设群文湘军 惠及百姓铸就幸福长沙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5-06-24   

大型原生态实景剧《丝路女儿国》演出现场

木芙蓉艺术团原创作品《志愿者之光》

    颜蜜如
    无论清晨、黄昏或是夜晚,走在长沙的大街小巷,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总是令人陶醉。公园里,沿江风光带,吹拉弹唱,歌舞健身,演出者一丝不苟,观众沉醉其中;贺龙广场,音乐飘扬,翩翩舞者一浪接一浪;小剧场大舞台,群文盛会,气势磅礴,掌声与欢笑声交融……构筑起这迷人风景的正是活跃在长沙城乡的上万支群众文艺团队。
    11年前,长沙只有40余支群众文艺团队。如今,每个街道、社区、村镇都有演出队伍,大到几百人的豪华阵容,小到二三十人的社区小分队,涉及舞蹈、音乐、曲艺、书法、摄影、美术、戏剧以及传统的舞龙、舞狮、剪纸、猜谜、非遗传承等各个艺术门类。据统计,长沙城乡共有群众文艺团队近万支,已经在民政部门正式注册的有1800多支。每年,数十万群众文艺积极分子活跃在社区、广场、剧院,参与各类文艺演出上万场,惠及全市数百万群众,演出规模和参与人数在全国首屈一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长沙现象”。
    文化沃土 孕育基础
    一个地方,能够文脉绵长、人杰地灵,这个地方人文精神的积淀必定是深厚的。一个地方,能够弦歌不绝、永葆生机,这个地方人文精神的营养必定是充沛的。长沙独特的城市文化品质,为群众文艺团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优越的地理、经济、文化环境,为群众文艺团队的繁荣提供了滋养的沃土。郁郁葱葱的岳麓山,闻名遐迩的橘子洲,旖旎的湘江水,全国文明的大都市,素有“山水洲城”之称的长沙,自古以来就是湖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中心。长沙也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楚汉名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涵养了一代代长沙人爱美、崇文、尚乐的天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长沙人对精神文化的渴盼更加急切,追求健康、追求快乐、追求艺术成为人们的新时尚,群众文艺演出也因门槛低、普及面广而备受青睐。
    文化之城,娱乐之都,为团队的繁荣孕育了良好的群众基础。长沙文化产业发达,文学湘军、出版湘军、戏剧湘军、影视湘军蜚声全国,民间文化也非常活跃,民间戏剧兴旺,有著名的湘剧、花鼓戏、皮影戏、长沙弹词和大鼓、浏阳古乐等。生活在文化名城,长沙群众对文化艺术的追求历来比较高,许多家庭才艺代代相传,比如二胡世家、传统民间戏剧班底等等,很多长沙人打小就会唱几句、跳几段。同时长沙又是有名的娱乐休闲之都,歌厅、酒吧、演艺厅、卡拉OK等娱乐场所遍及街巷,长沙人爱玩爱热闹爱表现,在这片土地上拥有一支庞大的群众文艺队伍就不足为奇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长沙就有通泰街老妈妈艺术团、红领巾歌舞团、工人文工团和友好合唱团等知名群众文艺团队活跃在全市的群众文化舞台上。如今,群众文艺的舞台让他们重温梦想,成了长沙群众文艺团队建设的主力。
    百团会演 打响品牌
    长沙群众文艺团队的产生有着丰厚的沃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其繁荣壮大则得益于政府、文化部门的引导和扶持。面对基层文化勃兴的现实,2004年,长沙市委、市政府即组织开展了长沙市十佳群众文艺团队的评选,并确定了五一市民广场、滨江广场等16个城市广场为文化广场,定期举行文艺演出。2007年开始,长沙按照“向群众要文化,让群众演文化,使群众享受文化”的思路,整合资源,配套设施,开展了覆盖广泛、活跃城乡的群众文艺百团评选及会演、展演活动,成功地助推了长沙群众文艺团队蓬勃发展。
    上下协作,搭建“百团”大舞台。百团活动受到了长沙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文化主管部门对活动进行周密部署,形成了统一规划、统一部署,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群艺馆、区县(市)文化馆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并安排专业人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为团队辅导。从乡村海选,到区县(市)初赛、复赛,再到市级总决赛,活动自下而上梯次推进,乡间荷塘、社区街道、大小广场、专业剧院都成了群众展示的舞台,群众文艺团队的热情空前高涨。
    大众化定位,带动城乡同乐。百团会演活动的举办,旨在为群众搭建一个参与文化、展示自我的平台,活动始终定位于群众性文化活动,始终坚持把群众性、广泛性、互动性作为活动开展的基本原则。内容上,注重老少皆宜、雅俗共赏;形式上,不拘一格,丰富多彩;参与对象上,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年轻的艺术爱好者到退休的老同志都可以参与;在场地上,坚持方便群众,就地演出,田间、地头、社区、街道、广场、剧场都留下了“百团”的足迹。
    “百团”美景,推动群文璀璨。随着“百团”系列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长沙群众文艺团队的数量迅速增加,常年参加群众文艺团队的总人数当年就从1万人增加到4万多人,群众文艺团队艺术形式也得到全面发展,舞蹈、戏曲、声乐、器乐、曲艺小品、时装表演和其他一些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都在群文活动的舞台上争奇斗艳。群众文艺团队的演出场次从2007年初的不到1000场,发展到如今全市城乡每年共有大大小小的活动1万多场。
    “百团”机制,造就全国影响。为鼓励和扶持长沙市群众文艺团队,进一步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2008年,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联合长沙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长沙晚报报业集团、长沙市文联下发了《关于开展2008年“百佳群众文艺团队”评选活动的通知》,对群众文艺“百佳”广场展演、“百品”“百星”大赛、百团评选及表彰作出了明确部署。短短几年时间,长沙的群众文艺“百团”声名远播,2009年,长沙“百团会演”从全国600多个群众文化品牌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全国首届群文品牌”荣誉,2010年获得第九届中国艺术节项目类群星奖。
    机制创新 展现活力
    多年来,长沙群众文艺团队在政府搭建的平台上,自创、自编、自演、自赏,在参与和创造文化过程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既丰富了生活,也找到了快乐。如今,这些队伍经历了自娱自乐、自我展示阶段后,进入了全新的自我创造与发展阶段,呈现出鲜活的生命力和动人的魅力。成立于1956年的通泰街老妈妈艺术团,团龄已有59年,拥有团员300多人;长沙潇湘越剧知音会10周年庆典,剧场连演4天,吸引了全国各地越剧迷聚集长沙;长沙青年艺术团筹资80万元,打造真人卡通剧,演出水平堪比专业院团……长沙群众文艺团队呈现出来的勃勃生机,一方面是来自群众对快乐生活的强烈追求,一方面也源自长沙政府、文化部门对群众文艺团队建设机制的不断完善。
    优化激励机制,引导群众文艺团队的持续发展。2008年,长沙市制定的评比机制、奖励机制、长效机制,使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更高了,普及面更广了。近年来,各级文化部门更是不断探索,大胆创新,以更有力的措施激发群众参与文化的积极性。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每年投入近200万元用于扶持和奖励群众文艺团队,各区县(市)每年用于团队建设、评比奖励的经费也很可观。二是建立星级考评机制。2012年,长沙市制定了《长沙市群众文艺团队星级评定办法》,从基础设施、队伍建设、艺术生产和社会影响四个方面对群众文艺团队进行综合考评。
    创新活动平台,保持长沙群众文艺团队永久活力。群众文艺团队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展示和交流平台,长沙各级政府、文化部门精心策划,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积极为基层群众文艺团体搭建各类展示平台。百团活动开展以来,长沙市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和活动主题,将“百团”“千星”评奖活动与“欢乐潇湘·舞动星城”“欢乐潇湘·幸福长沙”“群众文艺团队PK赛” “歌涌湘江·舞动星城”“校园文化进社区”等系列活动有效结合起来,活动内容更丰富,参与人数更多,影响面更广。2014年,市实验剧场投入使用,为全市1800多支优秀群众文艺团队提供了展示舞台,为全市校园文化和少儿文艺提供演出平台,群众文艺有了更稳定、更专业的舞台。
    优化服务机制,提升群众文化活动团队建设水平。多年来,长沙市各级文化馆不断创新,优化服务,促进了团队文艺水平的整体提升。同时,注重发挥群众文化骨干、群众文化能人、专业文艺人才的积极作用,组建了一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文化志愿者队伍。
    有效的激励,高质量的服务,不断创新的活动形式,赋予了长沙群众文艺团队常青藤般的生命力,如今这支群文湘军的发展和管理已进入一种长效状态,将展现更加迷人的魅力。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