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院如何在“盈利”与“公益”中找到平衡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5-07-03   
    新华社记者  彭  卓
    对于月收入5000元的工薪族,更愿意花1000元进剧院看一场音乐剧,还是花50元去电影院看一场“大片”?在中央戏剧学院日前举办的“第四届国际剧院团管理大师班”上,有专家指出,“高票价”已成为观众亲近艺术的“拦路虎”,想让“阳春白雪”真正实现普惠大众,亟待建立薄利多销的票务模式,剧院在寻求多渠道资金支持的同时,尝试探索可盈利的商业模式,在“盈利”与“公益”中找到平衡。
    “高票价”成为“拦路虎”
    “中国观众还没有进剧院看戏的习惯,没有把看戏作为生活的必需品。”上海大剧院院长张哲表示,市民进剧院频率偏低,也导致剧院观众人次始终上不去。“有统计显示,上海年人均进剧院观剧人次是0.3,也就是说一个上海人三年才去剧院一次。”
    “票价的高低是观众进入剧场的重要门槛。”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管理系主任马述智表示,中国现在演出票价基本上占人均月收入1/3到1/10,而在发达国家这个数字仅为几十分之一甚至上百分之一,还有的国家以月收入的两百分之一就能够买一张演出票。
    “高票价”并非中国特色,不少发达国家也曾经历过。日本四季剧团董事、制作总监田中浩一告诉记者,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时,有一些英文公演团来演出时设定了非常高的票价。“结果日本观众发现,花很高的价钱观看英文版的演出,还不如花比较合理的费用看日文版的本土剧团演出。”
    田中浩一认为,想吸引观众主动走进剧院,首先需要价格具有亲民性。“四季剧院的票价最贵的是1万日元,最便宜的只有3000日元,是底层老百姓都可以接受的价格。大众、亲民的票价,加上高度艺术性的表演,使四季剧院可以在日本各地的专用剧场长期上演自己的作品,且长久不衰。”
    低票价不等于经营惨淡
    截至2012年底,全国2000多家剧院团基本完成转企改制。然而专家指出,从目前情况来看,各个剧院并未达到完全依靠市场自负盈亏的预期目标,政府还在以各种各样的名目给剧院拨款。
    政府对剧院改制的初衷是希望能够激发剧院的艺术创作潜力,通过市场竞争活跃艺术的想象力和创作力。“然而现在的情况是,如果政府停止拨款,剧院就会倒闭,而政府什么时候停止拨款没有人知道。这把悬在剧院头上的剑总是令人忐忑不安。”马述智说。
    业内人士表示,在现有条件下,政府不可能将剧院“完全包养”,而为了保证演出质量,演员数量和音乐时长也不可能随意压缩。而随着物价上涨,戏剧制作成本不断提高,演出收入与运营支出之间的缺口就会越来越大。
    一些剧院为了维持成本,就单方面提高演出票价,陷入了失去群众基础的恶性循环。“剧院的观众数量是有限的。如果想通过提高票价增加收入,相对于影视或其他文化娱乐形式来说就更不具有竞争力。”
    维持低票价,并不意味着整个剧院陷入低收益的惨淡模式,也可能带来薄利多销的局面。芬兰瑞典语国家剧院院长约翰?司徒高德表示,芬兰剧院的平均票价只有25欧元,剧院收入中票房收入只占30%。“芬兰只有530万人口,还不到北京的1/3。然而芬兰每年售出的剧院专业票达280万张,业余票达到120万张。”
    争取多渠道资金支持
    探求商业盈利模式
    在中国,“低票价”运动也在逐步推进:全国多家文化企业签约加入京津等地推出的“文化惠民卡”,让百姓可低折扣看戏;多座城市推行文化惠民工程,政府扩大对“低票价”演出的财政补贴;各大剧院纷纷承诺百元以下的“低价票”将占到剧场座位的一定数量,国家京剧院甚至曾推出15元的公益票……
    低价票的推出,让更多中国观众得以走进剧院。而其他国家的经验也证明,观赏人次的增加,一般都会增加剧团收入,为增加上演场次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据了解,低票价的日本四季剧团每天在日本有19个剧目在上演,有的剧目还一天之内演出上午场、下午场和晚场。薄利多销的艺术模式使四季剧团90%的收入来源于票务收入。
    “即使薄利多销,剧院的盈利能力也相对有限。”马述智表示,剧院经营收入还是难以与大笔支出取得平衡。“大型剧院或艺术中心还是要依靠相应的基金会、有实力的机构或政府提供资金支持。”
    专家指出,剧院在经营时,不能单纯依靠各种捐助渠道。政府在加大对演出市场财政补贴力度的同时,剧院也可考虑在承担公共服务之余,借鉴电影院模式,为观众客流提供餐饮、休闲娱乐服务及演出演艺的相关衍生品,探索更多可盈利的商业模式。
    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执行董事凯瑟琳?麦琳表示,她所在的剧团每年约有500万英镑的收入来自于剧院内的餐厅、商店等配套收入。“当观众来看戏时,不仅仅是买张票,还会买杯茶,喝杯咖啡,在楼上吃个晚餐,这些东西都可以成为剧院创收的一个部分。”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