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韵悠长”系列活动与民同乐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5-07-28   
    王新生  徐玥波
    为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弘扬中国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展现有着近300年历史文化底蕴的剧种——河北梆子,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在建团55周年之际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主题鲜明、意义深远的演出活动。
    原创舞台剧《北国佳人》首登国家大剧院
    5月25日晚,河北梆子原创舞台剧《北国佳人》作为建团55周年团庆系列演出活动的开幕演出,首次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
    《北国佳人》讲述了民国初期戏剧舞台上一位引人注目的河北梆子名伶刘喜奎坎坷而传奇的一生。刘喜奎出淤泥而不染,不惧权贵,不被金钱所诱惑,在乱世中仍能保持着自尊自重的艺人气节,她夺目的人格魅力,给予人们向上的力量,为社会传递着正能量。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王洪玲领衔饰演刘喜奎。
    《北国佳人》自2014年1月在北京长安大戏院首演大获成功后,先后在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参加了展演、巡演、专场演出、商演等多次演出活动。该剧在经过了多次打磨以及社会各界专家、观众的检验后日渐成熟,首次登上国家大剧院戏剧场舞台的《北国佳人》让首都观众再次领略了河北梆子艺术的魅力。
    巡回演出踏上“寻根之旅”
    在原创舞台剧《北国佳人》打响建团55周年系列演出活动的“第一炮”后,6月6日至21日,剧团又推出“寻根之旅——2015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四省(市)巡回演出”活动,携河北梆子传统骨子老戏《王宝钏》、《清风亭》和河北梆子原创舞台剧《北国佳人》这三部叫好又叫座的经典大戏马不停蹄地奔赴甘肃省兰州市、陕西省西安市和山西省太原市、长治市四地进行巡演、交流演出。
    河北梆子作为戏曲梆子声腔一个重要的支脉,是我国北方主要的地方剧种之一,与甘肃、陕西、山西的梆子艺术同根异枝、一脉相承。在建团55周年之际,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宣传河北梆子艺术,通过跨省合作,以推动与西北地区戏曲文化交流为宗旨,发起了“重走河北梆子起源之路”活动,意在沿着“梆子从山西、陕西交界处起源,流传和繁荣于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之后又影响南方各个剧种”这一发展、融合、创新和繁荣的道路去寻根、探亲。所以,本次巡演活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巡回演出,而是把河北梆子艺术推广出去、把北京戏剧文化普及开来的一次文化之旅。
    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剧团行程5000多公里,演出12场,其中与当地院团互动演出4场,观众达万余人次。演出期间举办座谈研讨活动4次,在长治市演出时还联合当地的上党落子剧团一同前往李家沟村进行演出交流和艺术指导活动。
    通过对晋、陕、甘三省四地戏曲院团的合作与互动,加强了梆子剧种的交流与沟通,加深了院团间的了解,为共谋发展搭建了互利互惠的桥梁,展现了以梆子为根基的众多剧种之间共生共长、相互包容、和睦融洽的精神风貌。
    经典剧目回顾展演“好戏联唱”
    从7月7日至14日,每晚7∶30,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倾全团之力在长安大戏院推出河北梆子经典剧目回顾展演,依次上演一台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河北梆子现代戏经典选段演唱会》和7出河北梆子经典大戏——《王宝钏》、《呼延庆打擂》、《王春娥》、《清风亭》、《大刀王怀女》、《牙痕记》、《北国佳人》。其中,《河北梆子现代戏经典选段演唱会》作为建团55周年收官演出的首演,其意义在于,在展现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希望通过此次演唱会使公众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除演唱会之外,此次系列演出的7出大戏可谓文戏精彩、武戏绝伦。除了具有浓厚的历史、人文内涵之外,这些剧目生动的故事情节、宏大的演出场面、尖锐的戏剧冲突等,全方位体现了河北梆子艺术不拘一格的艺术特色,展示了河北梆子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继承创新的艺术成果。
    此次系列演出,剧团排出强大的演出阵容,可谓是“名家名角齐上阵、新老搭配同登台”,彰显了河北梆子剧团艺技相接、艺德相传的优良传统。
    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剧团将以建团55周年系列演出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河北梆子艺术今后的发展道路,努力激发剧团的活力,不断提升自身的能量和价值,为祖国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