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 振兴戏曲艺术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5-08-11   

    编者按:7月29日,全国戏曲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引起整个文化系统,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文化部艺术司按照7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结合本次会议精神,约请部分戏曲理论家、艺术家和文化管理工作者,围绕戏曲剧本创作、戏曲保护传承、戏曲人才培养等主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解读政策,畅谈体会,以帮助广大读者全面理解和深入贯彻国家关于戏曲传承发展的政策和精神。相关内容将在本报陆续刊发,以飨读者。本期主题为戏曲宣传与推广。
    吸引青年观众认同、欣赏

    杨乾武
    国务院在《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通知的开篇,明确要求“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示范地,文化资源相对丰厚,文化市场全国领先。2008年奥运会开始,北京被正式纳入全球化的文化生产与消费体系之中,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演艺机构及演出商争先抢占的演艺平台。现代世界文化市场中的宠儿大都是时尚或大众文化,而生为传统艺术典范的戏曲,不仅不属于时尚大众范畴,恰恰已成为文化消费中的弱者。但博大精深、绵延千年的戏曲艺术,不是温室里的花朵,不是博物馆里典藏的古典美人,也不是现代社会中的文物和活化石。多年来,戏曲艺术一直在文化市场中勇敢地“与狼共舞”,顽强地传承生长在我们周围,等待期盼着又一次新生与繁荣。
    何为演艺市场?演艺市场就是观众加票房,就是观众参与的文化消费活动。我们的演艺市场起步较晚,不够健全,目前主要是依赖明星或粉丝拉动的商业消费市场。北京相对于外省市文化市场规模较大,也更加丰富多彩,但与此同时,竞争更加激烈,演出成本更高,市场风险更大。眼下,演艺市场的消费主体是年轻人,年轻人对戏曲艺术的认知认同严重不足,导致戏曲演出举步维艰,困难重重。如何突破市场瓶颈,克服生存困境,是戏曲人共同应对的时代挑战。
    现代文化市场告别了高台说教与被动教化的传统模式,尤其是年轻一代已经习惯自主选择的文化消费方式。北京具备强大的艺术教育环境,有一流戏剧院校、名团名家,人才荟萃,拥有优质高端的戏曲艺术资源,更有这些年小剧场戏剧培育的戏剧生态环境以及新一代年轻观众群体。立足北京的地域文化优势,搭建一个低成本、低风险、年轻化的小剧场戏曲演出平台,应该是一项实事求是、切实有效地最佳选择。
    去年10月16日至11月16日,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我们举办了首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活动主体是来自北京、上海、香港、台湾及等地的12个剧目共50场展演。为了更多艺术自由的空间,演出剧目的选择宽容多元,有传统原味的如《琼林宴》、《天仙配》;有试验先锋的如《319》、《青春谢幕》、《杀子》、《来自地球的你》;更多的是源于传统剧目或历史故事以及世界经典改编创作的新剧目,如《倾国》、《一旦三梦》、《惜·娇》、《浮生六记》、《朱丽小姐》等。新创的开幕剧《倾国》连演10场,新编闭幕戏《一旦三梦》连演6场。目标观众群主要针对年轻人。演出票价低于平常的话剧演出。惠民票80元,学生票40元。整体上座率70%以上,年轻观众占90%。可以说,无论整体展演规模与单个剧目连续演出场次,还是年轻观众的积极购票参与都是小剧场戏曲前所未有的。
    今年8月,我们在去年活动的基础上,组织了7个小剧场戏曲参加“2015北京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在北京人艺实验剧场演出3周。11月中旬,我们将再接再厉,举办第二届小剧场戏曲艺术节。同时,我们将在北京谋划一个小剧场专门演出小剧场戏曲,不仅过节,更要学会“过日子”。
    我们知道,这一切只是开始与探路,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任重而道远。国务院《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将激励我们继续努力,顺势而为,正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作者系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更好地促进“戏曲进校园”

    郑传寅
    “戏曲进校园”并非最近才有的新鲜事。
    早在新中国建立之前,吴梅先生就在北京大学、中央大学等综合性大学开设戏曲类课程,不但讲戏曲史、戏曲理论、编剧法,还创作多部戏曲剧本,几次担任不同昆曲社的社长,组织指导排练,揠笛拍曲,粉墨登场,生旦兼工。然而,当时开设戏曲课的普通高校毕竟是很少的。新中国建立后王季思先生等将元明清戏曲写进《中国文学史》,主要面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普通高校开设戏曲类选修课程的逐渐增多,以学生为主、偶有个别老师参与的戏曲社也不少见,为了配合课堂教学,也偶尔邀请专业戏曲表演团体进校园演出。但这些活动开展得并不普遍,也不太顺利,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是师资问题。能开设戏曲类选修课的仅限于少数有戏曲研究方向的师资的高校,没有这类师资的,不但无法开设供全校学生选修的戏曲类课程,就连面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中国文学史》课每讲到元明清文学,大多以诗文、小说为主,少讲甚至不讲戏曲。目前研究戏曲的普通高校的老师几乎没有像吴梅先生那样的“全才”——既能讲理论,又能写剧本,还能擫笛拍曲,粉墨登场。近十几年少数高校引进了戏曲演员出身的师资,让他们开设戏曲鉴赏类课程,弥补了上述缺失,不过,他们大多只开设“京剧欣赏”类的课程,少有涉及地方戏的,这些老师在教授“一招一式”上远胜从事理论研究的老师,确有长处,但由于缺乏理论深度,信息量不足,课堂的号召力大多有限,有的开过几轮后也就退出了。
    其次是观念和场地问题。戏曲进大学校园不能仅限于给学生开设戏曲类选修课,还应包含——甚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欣赏戏曲演出,然而要做到这一点远比开设戏曲类选修课困难得多。首先是学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对于让学生看戏心存疑虑——如果要学校拿出钱来,通常会遭到拒绝,因为预算中确实是没有让学生看戏的费用的。在他们看来,艺术通识课主要是指音乐、舞蹈、影视类的鉴赏课,有没有戏曲类课程无所谓,更不用说让学生看戏曲演出了。另外,绝大多数普通高校是没有剧场的,学术报告厅之类的设施,“舞台”很小,进深不够,只能演出清唱和登场人物很少的小戏或片段,学术报告厅的电负荷通常也很有限,根本无法使用演出灯光和布景。如果让学校组织学生到校外的剧场看戏,也相当困难。开设戏曲类选修课的老师为了弥补不足,偶尔播放戏曲演出光碟片段(整节课播放光碟违规),但此举与进剧场看演出的效果不可同日而语,无法拉近戏曲与大学生的距离。
    再次是教材问题。目前普通高校的戏曲类课程并无统一的教材,更没有规范教学内容和进度的教学大纲,如果任课教师水平较高,责任心较强,一般会有自编教材,但大多只讲其所善,涵盖面狭窄,而且不发给学生,有的则相当随意,教学质量堪忧。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中指出,要加大戏曲普及和宣传。我们应加强学校戏曲通识教育,大力推进戏曲进校园,争取每年让学生免费欣赏到1场优秀戏曲演出。教育部组织了多名专家正在编写面向非艺术院校学生的戏曲教材。文化部、各地文化厅局以及戏曲艺术团体都在摩拳擦掌,准备行动。我想,戏曲进校园工作一定会越来越好。
    (作者系武汉大学艺术学系教授)
    戏曲推广需要创新理念

    林宏鸣
    中国新建剧场越来越多,在演艺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中国人造的剧场,中国人管的剧场,中国观众为主的剧场,不能只注重演出交响、歌剧、芭蕾“洋三件”,也有责任为弘扬民族艺术尽力做好薪火相传的工作。演出市场不能只是被动地去适应,更需要积极地去引导。
    主流艺术的滑坡是世界性的问题,中国戏曲从主流文化滑向边缘的过程,是这种被动局面的组成部分。推广民族艺术在当下是一份责任,面对先人和未来则是一项使命。自2008年春天起,我们以聚焦新剧目、展示新成果、拓展新观众为宗旨,在每年演出淡季的三四月份,在民族戏曲不断滑坡的当下,在以往几乎没有戏曲演出的浦东,策划举办以民族戏曲为核心内容的集中展演。取得了超出大多数人意料之外的成功。此后,改名为“东方名家名剧月”,每年一度。8年来,计有来自12个省市(包括台湾)的表演院团演出了京剧、昆剧、越剧、沪剧、淮剧等20个剧种的104台144场演出。登台的艺术家也汇集了5位梅花大奖、66朵梅花奖、44朵白玉兰奖和39个文华奖。而创办并推动这一品牌演出的关键是播种式营销的思路和实践。
    上海东方艺术管理有限公司是个企业,每年上缴的管理费、利润和企业所得税在国内专业剧场中是最多的之一,经济压力比较大。所以,我们做任何一项演出品牌,如做不到两个效益的兼顾,就没有持续的可能。
    喜爱戏曲的人群正在迅速老去并逐年减少是业内的基本共识。东艺把创新为主、兼重传承的戏曲新剧目和传承为主、兼顾现代表达的老戏新演作为重点,谓之聚焦新剧目、展示新成果,这和拓展新观众比较契合。每年还在“东方名家名剧月”中上演一个之前未曾演过的新剧种,今年第八届是秦腔,明年第九届则是楚剧和汉剧。
    我们善于在演出淡季做文章。每年三四月是演出淡季,正因为是淡季,把各地戏曲院团请来的可能性更大,在淡季把戏曲演出集中起来成规模运作反而有利于引起媒体和各方的关注,成为演出市场的焦点。同时,东艺一年演出达600场左右,在淡季运作东方名家名剧月更有利于集中人力和资源。
    我们注重用心做好创意策划。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我们公布了第三届迎世博长三角名家名剧月的整体安排,国家京剧院、重庆川剧团、台湾当代传奇剧场和长三角的戏曲院团联袂奉献17台21场演出。我们在策划时,把吸引观众欣赏民族戏曲深邃魅力与提高东道主的文化自信成功嫁接,受到媒体的关注和广泛报道,扩大了影响。
    我们注重了解观众、拓展观众。我们开展了3次观众调查。调查显示,觉得戏曲“很好看”的占45%,认为“好看”的占41%,两者相加达86%。反映“一般”的为13%,说“看不懂”的仅1%。所以,对演出市场而言,重要的是播种和耕耘,千方百计地去了解观众、激活观众、拓展观众队伍,否则就不会有未来。传统戏曲要用现代意识和创新理念来推广。比如我们为戏曲推广提出过一句核心口号:每一个中国人一生至少看一场戏。 (作者系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总经理)
    “戏曲动漫”推动文化共享
    “戏曲动漫”项目是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发展中心”)“中华优秀文化数字化建设与传承计划”的先行示范项目。为积极探索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自2012年开始,发展中心组织实施“戏曲动漫”项目,运用现代动画的制作技术和表现手法来演绎传统戏曲,将戏曲艺术中的人物塑造、表演形式、音乐舞蹈都巧妙运用到动画之中,它不是戏曲和动画简单地叠加,而是开拓性的艺术创造,着力激发少年儿童对戏曲艺术的兴趣。
    2014年发展中心本级建设完成30部戏曲动漫作品,每部10分钟,共计300分钟。不仅包括大剧种最经典的剧目如昆曲《牡丹亭》,京剧《苏三起解》、《将相和》,评剧《花为媒》,豫剧《花木兰》,川剧《六月雪》,还有不太为人知但极具特色的小剧种的代表剧目,如襄垣鼓书《反菜园》、眉户戏《张连卖布》等。到今年底,发展中心本级和试点省分中心将完成50多个剧种、280部(集)“戏曲动漫”作品的生产。
    在资源建设的基础上,发展中心逐步探索以“大课堂”“教学课”为主要形式的“戏曲动漫进校园”模式。今年5月29日至6月19日, 发展中心在湖南省开展“戏曲动漫进校园”试点,长沙市雨花区的22所小学参加。
    戏曲动漫大课堂围绕京剧《三岔口》展开。《三岔口》作为京剧最经典的武戏之一,其中的“摸黑打”“拨门栓”等经典片段将“虚拟”的表演方式发挥到了极致,同时充满趣味性和喜剧效果。
    大课堂开始后,首先由主持人引领学生观看戏曲动漫《三岔口》,然后通过让学生抢答问题的方式引导他们复述出大体剧情,对故事情节有基本了解后,主持人讲解《三岔口》中涉及到的武生、武丑、花脸等戏曲行当的基本特征。在随之而来的体验环节中,学生们进行简单的戏曲装扮后,在专业戏曲老师的指导下练习这几个行当的代表性动作。随后还设置了辨识京剧打击乐器的环节,并请学生上台亲手操作乐器。在学生们亲身体验后,专业戏曲老师在随后的戏曲虚拟性体验环节上再现了“摸黑打”的精彩片段,形象地展示和讲授戏曲虚拟性知识。体验课结尾,主持人总结本堂课内容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爱国情怀。
    在举办“戏曲动漫”大课堂的同时,“戏曲教学课”也同时开展试点。6月16日,在长沙高新区明德麓谷学校,进行了《小学生学戏曲》五年级阳戏教学研讨活动。教师通过播放戏曲动漫《盘花》,并进行讲解和演示,使全班学生初步了解了怀化阳戏的起源和发展,较好地掌握戏曲的趣味发声练习方法并运用到《盘花》表演当中,能够学唱和表演怀化上河阳戏《盘花》。教学结束后,湖南省文化和教育部门的相关专家对教学课进行了研讨,认为教学课通过播放“戏曲动漫”展开学唱和表演教学,形式新颖,安排合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通过系统学唱更深入的领会我国地方戏曲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是非常可贵的戏曲艺术教学探索。
    发展中心的戏曲动漫项目作为中华优秀文化数字化建设与传承计划“的先行示范项目将原创资源建设和宣传服务推广融于一体,为在广大青少年中推广、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开辟了有效途径。今年将通过全媒体推广戏曲动漫进校园活动,进入1000所学校,惠及学生不少于100万人。
    (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供稿)
    用好新媒体

    封  杰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其中提及了“运用新媒体加强戏曲宣传”的内容,这如同给戏曲网站打了一剂“强心针”,使经营者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
    戏曲新媒体的兴起,是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应运而生的,最早的戏曲网站创办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发展至今已经有15年以上的历史。不过从目前仅存的京剧、评剧、秦腔等不足5家社会影响力较强的戏曲网站来看,无一例外在起步阶段都是个人创办、运营的。网站的经营者都是戏曲爱好者,他们都有与戏曲或互联网相关的学习、工作背景,加之多年的苦心经营,因而熟稔戏曲行业中的大事小情;由于是从爱好出发,他们会自觉地学习戏曲方面的各种知识,会为自己的网站尽职尽责,所以就戏曲领域而言,无论在网站内容的质量(专业性)和工作效率等诸多方面,都远远胜过任何一家由本剧团开办的戏曲网站。他们对戏曲是由衷地热爱,而非像一般媒体从业人员那样报道戏曲内容只是为了完成一项工作任务而已。事实上,在现今的戏曲传播领域充当主力军的恰恰是这些民间自发创办的网站,它们是真正受到戏曲内容受众喜爱的媒体。
    由于我多年跟这些戏曲网站有所交往,故而对他们的生存、发展状况有些了解。如比较综合的咚咚锵——中华戏曲网是由孙觉非个人出资创办,在中国电信杯“第二届中国优秀文化网站调查评估”活动中,被评为中国优秀文化网站(艺术类)。内容以京剧、昆曲为主,兼顾其他地方戏曲,是迄今为止中国现存最早创办的一家戏曲门户网站,同时也在海内外影响最深远的戏曲网站。访问量最高时,曾达到日均3万人次。现在的“咚咚锵”网站已经开设了近30个栏目,具有《咚咚锵新闻》、《京剧人之窗》、《每周经典》、《梨园轶事》、《中国京剧论坛》、《戏曲E文》、《剧场动态》、《名家访谈》等一批品牌栏目。尤其是在今年3月4日,“咚咚锵”中华戏曲网又推出了《封杰访谈》视频栏目,来共同打造全新的戏曲话语平台,并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传播。
    再者像宇扬评剧苑网站。十五年里,费宏宇自费走访了众多评剧艺术家、专业人员和喜爱评剧的朋友,使宇扬评剧苑的专业性得到了提升,也成为“看评剧 上宇扬”的最大吸引力!日访问量达上万人次,其中35岁以下年轻人占访问者80%,其中不仅限于大陆,也有来自中国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加拿大、法国、英国的华人网友访问。
    网络戏曲在当今面临的困难,不外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身份尴尬;二是资金困难。戏曲网站大都由个人或者民营小公司惨淡经营,很难取得商业领域的投资。三是在自媒体的冲击下,严重分流了原有戏曲网站的固定用户,特别是青年用户大量流失。作为从业人员,我希望,在贯彻落实戏曲政策时,第一,能够承认这些优秀戏曲网站的媒体身份;第二,建立专门的奖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者进行表彰奖励;第三,帮助戏曲网站解决资金困难,推动其经营运作方面良性发展;第四,搭建更大平台,吸纳这些网站的优质内容进行汇总、整合;第五,引导戏曲网站使用新技术,由单纯发布平台演变为戏曲类内容的生产者。
    (作者系《中国京剧》杂志编辑部主任)
    推动全民艺术普及

    曹  俊
    苏州,自古以来被誉为“人间天堂”。苏州的戏曲艺术传统源远流长,不仅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而且具有评弹、苏剧、锡剧、越剧、沪剧、京剧等剧种深厚的群众基础。苏州市委市政府极为重视传统戏曲艺术的保护发展,实施的《苏州市昆曲遗产保护、继承、弘扬工程》曾荣获首届文化部创新奖。在此引领下,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苏州各级文化馆(站)积极发掘、继承优秀传统戏曲艺术,使其艺术特色及成就薪火相传并加以弘扬,并在此过程潜移默化地起到全民艺术普及的效果。
    苏州高度重视戏曲文化生态保护。一个地方剧种往往集中体现了一个地方的民风、民俗、民情、民意,深受当地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的喜爱。在吴江区实施的“戏曲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入选文化部创新工程项目,采用全覆盖、全共建、综合保护、融入生活的方式,保护、传承、普及、提高、服务五位一体,率先探索活态化、综合性的戏曲文化生态保护模式。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戏曲传承基地。从县级市的公共文化场馆,到镇(街道)文化站,以及有条件的村(社区)设置的戏曲排练室,由点到面,由上到下,全方位开展各剧种“活”的传承展示活动。
    苏州坚持实施特色鲜明的戏曲普及活动品牌项目。苏州各级文化馆(站)以现代审美理念精心策划戏曲演出展示活动,办出特色,形成品牌,引导和推动群众性戏曲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比如,苏州市文化馆举办的“梅花飘香满园春戏曲专场”坚持10年,打破专业演员和业余爱好者的界限,梅花奖得主和票友同台交流演出,深受群众欢迎。太仓市文化馆策划的“娄东戏台”至今已开办100期,观众场场爆满,每周在电视台播出4次,收视率遥遥领先。
    苏州还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群众性戏曲艺术人才培养体系。坚持注重从娃娃抓起。以各级文化馆(站)从业人员为骨干,引入专家讲课、名师授艺等方式,以小而特、精而专为特色,培养戏曲表演艺术的接班人。比如,昆山市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开设“小昆班”或戏曲班,成立小梅花艺术团和培训基地,在历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中披金挂银,获得20个金奖,涌现出了以梅花奖获得者、青春版《牡丹亭》主演俞玖林为代表的一批如今活跃在舞台上的专业演员。
    苏州着力打造戏曲艺术普及团队,担负起进村庄、下社区等普及推广工作。在演绎传统优秀曲目的同时,紧跟时代潮流,加紧原创作品创作并村、社区巡演,显示了勃勃生机。比如,太仓、吴江等地均在各镇(街道)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戏曲团队,有些地方更是“一镇多团”,互相交流,互相竞争,演出形式和内容接地气,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核心价值观在基层的生动传播。苏州各级文化馆(站)将在以人为载体和以物为载体上下功夫,加强戏曲文化生态的保护,进一步活跃群众性戏曲演出展示等普及活动,重点做好戏曲人才培养传承工作,使古老的戏曲艺术与苏州的五个方面“迈上新台阶”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成为苏州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色文化名片。
    (作者系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主任)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