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热的夏天里与青春共舞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5-08-13   

拉脱维亚舞蹈家奥佳在给学员上大师课

参加夏令营的学员在西安古城墙表演

    本报记者  陈  璐  文/图
    8月2日的西安古城墙上,一群中外青年伴随着乐声起舞。充满青春活力的身躯与承载着历史沧桑的城墙既对比鲜明又相得益彰,引得南来北往的游客驻足观望。舞至兴处,青年们融入游客中间,扶手、自行车甚至游客都成为舞蹈的“道具”。很多游人虽不明原委,却被现代舞的强大感染力带动,纷纷掏出相机拍照,跟随舞者的节奏摇摆起来……
    这是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舞蹈夏令营”学员在进行生活探索和体验式演出。夏令营期间,类似的激情场景几乎每天都会上演。7月15日至8月4日,借助由文化部外联局与陕西省文化厅共同主办,中国对外集团公司、陕西省锦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这一活动,22名中东欧国家和45名中国国内舞蹈专业师生,在陕西度过了一段比夏天还要火热的旅程,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珍贵记忆。
    陕西文化提供创作养分
    历经21天,穿越陕西25个县(市),一路走来,夏令营师生得以充分了解陕西的文化与民俗,而包括创作采风、专业研习、街头互动、体验演出等在内的多样形式,则带给师生们更真切的体验和感悟。在关中,他们听老腔,学织布,走访历史人文遗迹,感悟秦岭山水的厚重博大和丝绸之路上的古今变化;在陕南,他们赏茶、采茶、做茶,体验中华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在陕北,他们住窑洞、练腰鼓、学剪纸、听信天游,用现代舞与陕北秧歌互动交流……陕西深厚的文化资源和历史背景为夏令营活动提供了极佳的环境,也成为中欧舞者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创作养分。
    来自斯洛文尼亚的格雷高尔表示,陕西风光美不胜收,太极功夫、泥塑制作、皮影剪纸、安塞腰鼓等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来自拉脱维亚的学员伊娃斯对中国书法产生了浓厚兴趣,一再表示希望有更多时间来学习。即使对于中国学员而言,如此丰富、深入的日程也非常难得。西安音乐学院编舞专业学生史彦彦说,自己在西安上了3年学,对陕西文化艺术的了解和感受还不如这20天来得多。来自山西传媒学院的李鹏也把夏令营称作“珍贵的经历”,认为其可以让人“在领略陕西大好河山和寻访文化古迹的同时,探索如何将这些中国传统元素转化成现代舞艺术”。“这次夏令营是我舞蹈学习一个新的起步,我们一定会把在中国感受到的文化和热情传递下去。”保加利亚学员米卡拉说。
    艺术与情感在磨合中升华
    记录夏令营整个行程的短片中,熟悉的镜头和亲切的面孔,每每引起参与者的欢呼。默契与欢乐并非一开始就有。最初,从清晨的早功持续到夜里十点多的晚课,高温酷暑、海量信息以及高强度的训练,让参加活动的“90后”“80后”学员们难以适应。由于学员们的身体条件和舞蹈基础不一,中国和中东欧舞蹈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也有所不同,文化上的差异和碰撞也是大家要面临的挑战。
    不过,陌生与不适很快成为“过去式”。无论是大师班上学员们挥汗如雨的认真,还是欧洲学生苦思冥想中国舞动作的样子,无论是山间河谷里的欢声笑语,还是篝火旁、街巷里的劲歌热舞,无不体现出中国和中东欧师生之间的彼此了解、欣赏和交融。
    阿尔巴尼亚小姑娘瑞塞拉告诉记者,自己初到中国时还有些孤独,但从未有过的充实体验和团员们的热情互动很快就令她“乐不思蜀”了。北京舞蹈学院的学生查龙浩表示,如此长时间的中外舞蹈交流活动让人收获很大,除了集中学习到以前较少接触的现代舞之外,和中欧知名舞蹈家、教师的朝夕相处也令自己进步迅速。
    中欧舞蹈文化间差异的弥合过程则让更多参与者思索并受益。伊娃斯说,在他的想象中,中国的舞者是像机器一样运作的,参加了夏令营后才感受到中国舞者的活力与个性,以及中国舞蹈艺术的传承与现代发展。来自贵州凯里学院的学员唐丽香说,中东欧学员在表达时更直接,在接纳外界时心态更开放,其现代舞更加看重个体和自我的展示与表达,这些对民族舞的创新创作会有启发。来自斯洛伐克的玛塔老师认为,夏令营是一个彼此交换观念的好机会,双方可以找到互相理解和包容的方式。拉脱维亚的安德里斯老师则把夏令营称作“伟大的文化聚会”。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夏令营有三位北京舞蹈学院的老师全程参与并进行辅助教学。古典舞专业的谭昊老师在教授外国学员中国舞时注意介绍蕴含其中的中国文化典故。古典舞系副教授史博认为,欧洲人藉此真正了解到中国舞的博大,中国舞也可能由此找到突破传统、进行创新的路径。作为唯一一名教授现代舞的中国老师,史晶歆参加夏令营的目的之一是了解中东欧舞蹈的发展现状,她在这里找到了答案。此外,她也与欧洲同行展开了深入交流。“我很享受这一过程。下一步我们需要去消化,以及探讨进一步的合作。”
    务实合作进一步展开
    2014年12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塞尔维亚与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贝尔格莱德纲要》。“中国—中东欧国家舞蹈夏令营”是《贝尔格莱德纲要》中明确列出的文化交流项目,也是按照国家“一带一路”总体战略和陕西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工作要求、开展中外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举措。
    据文化部外联局欧亚处副处长关昕介绍,此次夏令营在2014年中东欧国家国际舞蹈节艺术总监和编舞访华活动的基础上成行。除让国外舞者了解中国舞蹈的生存状况和文化背景、让国内舞者接触和学习中东欧现当代舞的创编理念和技术外,更希望能“将欧洲的现代舞理念与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编出有中国‘基因’和中国风格的现当代舞,让中国舞蹈走向世界”。从在陕西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开营到在西安外事学院的结业汇演,整个活动可以说很好地达成了这些目标。在老师的指导下,三组学员的汇报演出将“中外合璧”贯穿始末,自由奔放的中东欧舞蹈风格与中国传统和现代元素相融合的精彩舞蹈深深打动了观众。
    作为我国与中东欧国家首次举办的现当代舞蹈艺术培训活动,此次夏令营活动的设计与效果都值得称道。很多中国学员称其为“不出国门的留学”,增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南昌大学学生房金库说,活动各方面的安排都很精心。老师在搭配上中外结合,既有文化的碰撞,又能相互借鉴融合;活动项目既丰富多彩又紧扣主题,中欧之间、师生之间、团员之间、团员与当地民众之间的交流都有涉及,这样的模式有助于培养团队精神、扩充交流的广度与深度。
    舞蹈教师里西玛·里希姆金表示,将把在陕西的所见所闻以舞蹈的形式表现;张文海等学员明年将应邀去拉脱维亚和马其顿交流演出……这些,则成为夏令营“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现当代舞蹈人才培养和合作编创领域开展务实合作”成果的又一佐证。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