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舞台上感受戏剧梦想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5-08-24   

《11站台》剧照

《人生海海》剧照

    8月16日,2015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在京落下帷幕。此前的半个月里,北京9剧场旁边的麦当劳每天傍晚都会充斥着关于大戏节的各种话题,食客们从旁桌不经意的一个“听说”,可能几小时后,自己就坐在了大戏节剧场的观众席里。这,就是大学生戏剧盛宴的魅力。
    由北京戏剧家协会、北京市朝阳区文化馆主办,北京9剧场承办的2015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今年共有来自全国 22个省区市60所大学的92部剧目参与。据了解,组委会从中选出15部作品在京展演,并通过评委组最终评选出金刺猬奖《当归》、最佳演出奖《11站台》等多个奖项。这次参演剧目的内容涉及自身成长、校园生活、中外改编、现实反讽等多个主题,无论是导演、演员还是观众、评委,都在舞台上获得了更多的体验与思考。
    把自己的思考搬上舞台
    在大戏节上,一幕幕饱含心血的演出蕴含着学生对戏剧的热情探索。尽管他们还有些任性,有的在排练中和演员较劲、有的与指导老师各持观点或一意孤行,但这正是他们的青春标识和可爱之处。毕竟,敢于把自己的思考搬上舞台就已经勇气可嘉。
    北方工业大学话剧队的改编作品《人生海海》由清一色的男生呈现,讲述了被困在大海上的3个人因想要自保而各怀鬼胎的离奇故事。当日演出结束后,演员们都在后台兴奋地大叫,导演魏晨光却极为淡定,“这部剧演出完,接下来需要考虑的就是我们有哪些不足,今后如何调整。”在演出后的交流环节中,许多观众提出的犀利问题是他没想到的。魏晨光说:“传统的观众习惯进入剧情跟着主线走,获得一个完整的故事。我们希望观众在看这部剧时可以进入其中对不同的身份进行思考。我们的呈现效果可能还不够,所以很多观众会提出疑问。观众多角度的反馈信息对我们来说更全面、更客观。”
    与《人生海海》安排在同日演出的中国传媒大学原创话剧《框爱》是本届大戏节入选的唯一一部20分钟短剧。演出前,许多观众都是奔着剧名而来。直到演出开始,两位主演带着白色面具以形体互动,观众才意识到这是一部默剧。男演员夏恒是这部剧的编剧、导演,他与女演员20分钟的语言沉默,需要以舞蹈及肢体动作付出更多的汗水。记者了解,这部剧没有依托学校剧社,而是以夏恒个人名义报名参赛,所以在寻找排练场地、找学校盖章等环节遇到诸多不顺,好在指导老师和身边的小伙伴们一路帮忙。
    相比之下,从泉州师范学院来京表演的《三颗桔子》剧组幸运得多,起码大家的住宿费有“着落”。该剧是编剧兼导演徐金晓的原创作品,表现的是一场青年人关于爱情存在与自我存在的非理性讨论,其中有幽默的桥段,也有青春的思考和彷徨。在北京的这几天,剧组成员除了排练还看了许多其他剧社的作品。“感觉每个学校的作品都很棒,都有自己的特点。”徐金晓说:“作为导演,我希望观众的想法是自由的;作为观众,我更愿意用自己的思维去解读和思考,得到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
    千里之外的舞台实践课
    话剧《11站台》出自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飞翔剧社,由该校2011级戏剧影视文学班集体创作、演出。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些“未来的编剧们”立志于创作具备探索、实验精神的原创剧目,认为编剧不仅要完成一剧之本,还要承担未来演出形式第一创造者的角色,因而他们坚持自编自导自演。“舞台和表演体验对日后创作剧本会有很大帮助,它会给予剧本新的故事、线索、架构,会让创作有更多可能性。”该剧的指导老师兼导演杨军是学校戏剧编剧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她认为这次参赛,相当于带着学生到北京上了一堂内容丰富的舞台实践课。
    排演时,杨军对于道具摆放的准确位置等细节都极其严格,也是在向学生们传递一种做事的态度,“事先做得越充分越能保证演出的丰满性,否则会影响戏剧的整体呈现。”
    身为国家一级编剧的杨军对于戏剧作品的专业性有着独到见解。“戏剧有自己的生态环境,专业与非专业的作品在这个生态环境中都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和位置。”杨军说,其实大学生戏剧节十几年办下来,涌现了很多人才。很多编剧、导演和演员都走向了专业化,这为戏剧作品的专业呈现输送了更多活力。
    对此,本届大戏节评委之一、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副所长宋宝珍也有同感,认为一些所谓专业院校的学生在大戏节舞台上未必占优势,“因为他们在塑造形象的时候往往模式化,反而是一些真正喜欢戏剧、对戏剧充满热情的学生表现的情感更真实,对舞台的热爱也真切。”
    非专业的人在做专业的事
    戏剧表演、剧本创作本身就是一个很专业性的事情,而大戏节的参与者大部分是非专业院校的学生,是一些非专业的人在做一项专业的事,所以这个平台似乎没有要求参与者一定要把作品做得多么专业,而是希望学生在作品呈现上能有自己的思考。
    本届大戏节评委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陶子从2003年开始参与大戏节,她感觉现在大学艺术教育的整体氛围很好,作品的专业水平也在普遍提高。“七八年前看大戏节那会儿,作品中黑暗抑郁的情绪比较重,这几年或者说‘90后’大学生成为主体后,他们表现的有建设性的东西越来越多。尽管在创作表演中模仿的地方较多,但他们的表演不张牙舞爪,没有眉飞色舞、哗众取宠,而且看起来很舒服。”陶子说,学生们懂得尝试着在作品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给出一定解答,这对20岁左右的大学生而言已经不简单了。
    “目前各个学校的大学生戏剧发展还不平衡,有的学校很重视,老师会介入提供帮助和支持,有的学校则完全是学生自发、自行探索的。应该把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他们所需要的帮助结合起来,这对高校戏剧未来的发展会更好。”宋宝珍说,大戏节办了十几年,主办方一直坚持高品质、低票价演出,希望学校、社会各界也都能重视并支持大学生戏剧活动,对此类活动多一些关注。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