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论语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5-09-11   
引进抑或原创,都要摸准自己文化的脉
    音乐剧产业能否在国内落地生根,关键在于文化方面的对接,无论是引进还是原创,都需要从本土市场的需求出发,摸准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脉搏。目前,经过原创和国外版权引进等诸多尝试,中国音乐剧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同时,随着公众对音乐剧接受度和鉴赏力的提高,音乐剧的受众逐渐成熟,对音乐剧的需求明显增加,特别是期待具有东方风格的中国原创音乐剧。
    对于中国音乐剧来说,眼下比专业剧场更缺乏的是音乐剧人才和能够撑得起剧场的优秀作品。相比其他艺术表现方式,音乐剧对演员的要求近乎苛刻。纵观国外,音乐剧演员接受着最为严格的训练和学习,歌、舞、演无所不能,但具有出演音乐剧所需的音乐风格和综合技能的中国演员太少了。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原创音乐剧演出场次达到上千场、观众人数超过数十万人次的剧目非常少,大多数原创剧目由于种种原因甚至难以维持剧目的常态演出。“剧目多精品少”的发展瓶颈,使得中国原创音乐剧距离成为一个真正的产业还很遥远。(来源:《工人日报》)
    专业剧场如何以小见大
    剧场的专业化建设,仅是开端。如何通过专业剧场开拓市场、培养观众、促进创作,才是目前专业剧场的当务之急。
    剧场的专业化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早已存在,如北京的梅兰芳大剧院、儿童剧院,还有更早的少年宫剧场等。但这些剧场主要根据剧目类型对自身进行分类,远不及现在的专业剧场“专业”。如今专业剧场已经更多地考虑了观众的年龄特征和喜好特征,从特定目标出发结合剧场本身结构对剧场进行综合定位,使专业剧场更加“专业”。
    专业剧场在环境设置和剧目选择上都尽力满足观众的实际需求,这样的做法也吸引了大量有相同兴趣的观众前来,从而起到扩大戏剧观众和市场的作用。从观众群体培养来说,专业剧场的观众是不受“专业”限制的。以青年剧场为例,其观众绝非仅仅是青年观众,还包括那些关注青年、想要了解青年的观众。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会长姜彤林认为,专业剧场不仅设计符合目标观众的生理、心理特征,而且还会围绕剧目开展很多相关联的活动。专业剧场的票价也会根据不同目标人群的消费习惯而定,这样能够为大众提供更多选择的空间,从而鼓励更多的人走进剧场。(来源:《人民日报》)
    德国剧院如何念好生意经
    对德国大大小小的剧院来说,自主经营同样重要。在他们看来,德国消费者的钱容易挣又不容易挣。容易挣,是因为德国居民偏爱戏剧,也舍得花钱。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近年来德国家庭为文化休闲的支出基本维持在每个月230欧元至245欧元,约占整个家庭消费支出的11%。不容易挣,一是因为竞争激烈,二是因为德国观众欣赏水平高。因此,每个剧院都要精挑细选剧目,合理安排节目档期,利用各种营销手段吸引观众。
    拿法兰克福新歌剧院来说,在网络上被德国人评为“德国甚至是欧洲最好的歌剧院”,靠的就是艺术禀赋与市场头脑的完美结合。在院长贝恩德·勒贝的带领下,法兰克福新歌剧院于2003年首次获得“德国年度剧院”称号,至今风头不减。在德国联邦与州政府削减文化支出的背景下,勒贝坚持不削减演出剧目和场次,反而致力于提高演出质量和经营效率,其中最重要的举措是“转企改制”,由原来的“市有”转为有限公司。
    来源:《经济参考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