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戏能生发多少意义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5-10-27   

《挑山女人》剧照

《挑山女人》剧照

《挑山女人》剧照

华雯饰演王美英

华雯和她的戏迷们

浦江演出前买票的观众排起了长队

《挑山女人》的各类论证会、研讨会开了不下20次。

第一次体验生活,汪美红(左)教华雯(右)挑担。

沪剧《挑山女人》金曲大赛现场

    10月26日晚,来自共青团北京市委、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戏曲学院等社会各届青年及高校师生代表和首都市民一起,在北京国家大剧院观看了由上海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创作演出的现代沪剧《挑山女人》。这是国家大剧院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重点推出的“中国故事·当代精神”专题演出,是《挑山女人》首演至今的第200场演出,是一部现代戏三次进京、两次登上国家大剧院的开创之举。“台上流泪演,台下流泪看”的情景再度在国家大剧院出现……
    这一天,对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来说,注定值得纪念。正是3年前的这一天,这个仅有15个在编人员、加上临时借用总共不超过23人的基层小剧团,历时一年创作演出的沪剧《挑山女人》首次与观众见面。《挑山女人》一问世,即被赞为一部“直面人生、直通人情、直抵人心的好作品”。
    《挑山女人》一路“挑”来,足迹遍及上海17个区县,还“挑”进了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安徽以及香港等地。其间,更有执着的观众跟着剧组跑,追看了整整20场。《挑山女人》的影响一发而不可收,在赢得老百姓良好口碑的同时,同样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肯定,先后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优秀剧目奖,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中国戏剧奖优秀剧目奖等17个重要奖项,扮演剧中女主人公王美英的沪剧表演艺术家华雯,也摘取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
    沪剧《挑山女人》的成功是值得关注的,“《挑山女人》现象”是值得总结的,它至少给我们当下戏曲现代戏创作带来了以下启示。
    聆听百姓故事,发现美的真谛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岩脚村挑山女汪美红,是位有着3个孩子的母亲,她每天都要爬3700多级台阶的陡峭山路,17年来风雨无阻,艰难攀爬近20万公里,往返6000多个来回,磨破140多双解放鞋,挑断70多根扁担,独自把一双龙凤胎儿女“挑”进两所省重点大学。这是一个曾经在报纸上发表的真实故事。透过故事中一连串简单的数字,《挑山女人》剧组的主创发现了其间蕴涵的大意义。这不正是中国社会底层草根女子生命中迸发的光亮、呈现的大美吗?这不正是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普通劳动者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忘我精神的生动再现吗?
    我们这个时代不乏坚韧和顽强,但由于物欲膨胀、心态浮躁,人们似乎有点视而不见了。其实,最朴实的坚韧和顽强最能打动观众。“这样一个普通百姓的故事,这样一位平凡的母亲,身上透出的美之真谛首先把我深深打动了。”一次与华雯的交谈中,她真诚地说。后来,在与该剧编剧李莉、导演孙虹江、作曲汝金山等主创人员接触中,他们也表达了同样的感受。正因为有了这种发自内心的感动,才有了主创团队多次深入山区,了解汪美红生活环境,触摸她内心感受的采风过程,并最终达到了撼动人心的艺术展现。这是一次从生活到艺术的蜕变,也是一次从生活之山“挑”向艺术之山的过程。
    善于发现生活之美,勇于将这种生活之美提炼成艺术之美,是《挑山女人》创作团队的文化自觉和责任担当。正如文艺评论家毛时安所言:“《挑山女人》的故事简单却不单薄,它蕴含着丰厚的人生底蕴,是一部走情走心走人物的戏。它摒弃了当下流行时尚戏曲剧中附加的苍白的浮光掠影式的好看元素,让戏剧回归艺术本真。”
    保持平常心态,倾注真情实感
    艺术创作最忌讳的是“浮躁”二字。如果没有平常心,不能沉下心来,很难出现精品力作。特别是现代戏创作,更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要求,深入生活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综观沪剧《挑山女人》的创作过程,创作者的心态是平和的,是倾注了真情实感的。
    主创团队曾两度驱车760公里,深入齐云山创作采风,与生活原型汪美红共同“挑山”,以心换心,以情融情。华雯更是与汪美红同吃同睡,促膝谈心,至今还常常联系,成了好姐妹。华雯说:“有一次跟汪美红去挑山,我身上什么东西都没有,但担子一压到肩上,两条腿就颤抖得走不动了,顿时感到了眼前这个女人所承受的压力。我问她,你真的觉得生活得还可以吗?平常难受的时候怎么发泄?她笑笑说,实在难受的时候就上山大声地喊几声。”这平实简单的话语,立刻在华雯脑海中幻化成一位鲜活的中国母亲的形象。“这位母亲包含着中国农村底层劳动妇女的全部信息,那种贫贱之中贫而不贱、卑微之中微而不卑的朴实而高贵的精神实在感天动地。”孙虹江说。
    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剧组上下都被这位凝聚了“中国精神”的母亲所感动,一门心思要把这位“母亲”形象推上舞台,让她以艺术的方式鲜活起来,要把这位中国母亲的故事讲得让老百姓喜欢,让老百姓感动。平平常常的心态、实实在在的话语、真真切切的情感,使大家对这位母亲增加了一份敬重,对创作《挑山女人》增添了一份敬畏。编剧李莉,笔到深处泣不成声;导演孙虹江,排练场上常常泪盈;主演华雯,每演一场就像虚脱一回。“凄而不苦,苦而向上”,剧中女主人公身上传递出的这种伟大人格力量,通过创作团队的全身心投入和传递,深深感染了观众。
    集聚各方力量,汇成“挑山现象”
    《挑山女人》创作伊始,宝山区委、区政府就予以高度重视,大力扶持。上海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市文联和剧协等方方面面共同关心,合力推动《挑山女人》的创作演出。当地政府除确保前期创作排练资金到位外,每演出一场,就给予相应的补贴,以此鼓励剧组多深入基层巡回演出,使更多的老百姓能欣赏到这一优秀作品,感受到这一作品传递出的强大正能量。同样,为了使这一原创剧目往精品剧目方向打磨,单是大大小小的各类论证会、研讨会就开了不下20次。特别是在获得各类奖项后,《挑山女人》并没有鸣金息鼓、马放南山,而是千方百计寻找演出机会,千方百计传播其影响力。
    得奖不是初衷,更不是最终目的。“我们要想尽办法让这部作品的影响力留在舞台上,而不仅仅是留在观众的记忆中。”身为团长的华雯说。于是,就有了在上海西南角一个人口不足12万的浦江镇,原定计划演3场,应观众呼声一场一场地加,有时一口气连演8场观众还欲罢不能的场景;就有了全市性的“《挑山女人》大家唱”,百姓争相演唱《挑山女人》唱段;就有了毗邻上海的江苏太仓沪剧爱好者自发排演《挑山女人》的趣闻。伴随着《挑山女人》的热演,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得到了很好的传播。
    文章合时而著,为民抒写真情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的文艺作品当是无愧于时代的。”沪剧《挑山女人》并没有简单地选择作为“上海声音”的沪剧比较擅长的歌颂英雄楷模的题材,也没有执拗于传统爱恨情仇的家常伦理,而是选择俯下身姿扎根土壤,体味普通老百姓真实生活中的艰难困苦,道出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及内心真实的诉求,用一个同当下舞台的先锋时尚迥然的土得掉渣的中国故事,来体现当代依然保留在最平凡的人身上那份质朴的精神和执着的信念,怀着一颗“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的“民本”之心,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
    而《挑山女人》之所以能够跨越南北语言障碍的局限,甚至走入粤语占主导的广东观众的心,其成功要诀无非四个字“真情实感”。真,才能取信于人;诚,才能打动人心。没有千万资金撑腰、没有奢华布景装衬的《挑山女人》就是靠着那份真、那份诚,一点一点征服观众、一步一步走遍中国的。戏曲大家郭汉城给了《挑山女人》三个字的评价:“真”“深”“美”,这是十分中肯的,也是我们的现代戏创作应该追求的。
    按说,像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这样的基层小剧团,演演老一辈留下来的传统戏糊糊口,偶尔在有关部门资金支持下排个把定向戏,本是无可厚非的。可即便是穷到工资都要发不出来的时候,这个剧团也没有停止过对当下社会的关注,对原创的坚持。从揭露造假危害的《罪女泪》,到呼吁环境保护的《清水恋》,再到《红叶魂》、《红梅颂》,在《挑山女人》问世之前,这个剧团就打造了许多现代题材的原创作品。关注生活、关注时代,坚持原创、坚持每部戏保质保量,已经成为这个基层剧团一个好的传统,一种文化自觉,体现出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这难道不是一种“挑山”精神吗?有了这样一种精神,《挑山女人》的成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当下,我们的戏剧创作正期待着这样的“挑山”精神。
    (作者系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