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瑰宝 绽放异彩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5-10-29   

刘锡津(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

蒲方(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副主任)

宋瑾(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副所长)

赵方(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刘峪升(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秘书长、国家一级作曲)

刁艳(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中国民乐报》执行副总编)

    9月9日,由中国歌剧舞剧院精心打造的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国之瑰宝》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首演。《国之瑰宝》是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陶诚根据剧院民族乐团的发展定位,结合当今民族音乐发展趋势,从观众需求和文化传承角度,凝聚院内外创作力量,举全院之力精心打造的音乐会。
    音乐会分为花之芳、和之美、风之韵、山之魂四大板块,以多种组合形式呈现,引领观众层层递进。音乐会的最大特点就是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音乐汇聚呈现,相映成趣。新疆维吾尔族乐器萨塔尔演奏的《雪映花红》,蒙古族马头琴、口弦呈现的《源》,朝鲜族长鼓、筚篥、古筝串联一体的民谣《打令调》,云南民歌《猜调》改编的《猜嬉》,湖南花鼓戏音调创编的《沅芷湘兰》,福建南音洞箫主奏的《望明月》,以京剧打击乐组合塑造人物的《长坂坡》,根据广西民间音乐创作的《壮族诗情》第四乐章《山雄》等集中展现了多元文化景深中辽阔的音乐版图,并特邀刘锡津、赵季平、唐建平、吴华、赵东升等作曲家参与创作与编配。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艺术家的基本定位。音乐会创排期间,演奏家分赴吉林、福建、云南等地采风,虚心向非遗传承人学习。如赴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采风的音乐家,虚心学习伽倻琴、筚篥、奚琴、长鼓,福建泉州南音乐团的团员则对剧院的演奏家给予一对一培训。演奏家既学习演奏方法,也模拟传统味道,心中有数、手下有度,对音乐风格的把握自然得心应手。
    剧院民族乐团对于参加2015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的机会异常珍惜,从团长、指挥、乐队首席到每一位演奏员都投入了极大热情。他们深入生活、汲取营养、悉心体验、用心创排,从而使音乐会呈现出民族音乐“其命维新”的新气象,无论曲目还是表演,都展现出更上层楼的新面貌。
    为了将这台已经获得社会广泛认可的音乐会继续提升,打造为剧院品牌性的精品,10月16日在中国歌剧舞剧院举办了《国之瑰宝》专家研讨会,会议由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徐丽桥主持。民乐界、作曲界十几位专家学者以及《中国文化报》、《中国民乐报》等媒体记者齐聚一堂,立足当今民族音乐发展的实际状况,从音乐本体、文化内涵、采风创作、曲目选择等方面,对《国之瑰宝》的打磨提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建议,有的还涉及乐团管理、人才培养、市场运作和观众群、粉丝团的建立等更为广阔的层面。
    最后,徐丽桥说:“《国之瑰宝》凝聚了大家的共同努力,这些优秀的传统音乐如颗颗瑰宝,在舞台上散发出璀璨的光芒。专家的真知灼见已经触及当今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使此次研讨会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探讨这台剧目本身。我们一定本着积极认真的态度,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用心重塑民乐精髓、打造精品佳作。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对我院民族乐团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对中国民族音乐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黄程宜/文)
    音乐会演出摄影:秦超
    整场音乐会有五个优势:第一,题材广泛接地气,生活气息浓郁。音乐会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从生活中寻找创作题材,汲取各地方和各民族的音乐元素,这是很突出的一个特点。第二,音响精致有新意,传统与现代巧妙结合。作品不是大家惯听的老民乐,而是将大家熟知的音乐经过充满新意的改编,展现出新风格。曲目也找到了一个较恰当的定位,让演奏员喜欢奏、观众喜欢听。有些作品体量虽小,但非常难处理,特别是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这么大的舞台上,让声音响彻全场非常不容易。第三,演奏技巧娴熟老练,耐听耐看。剧院的演奏员有非常好的传统,能够做到又演又奏,技术娴熟,舞台驾驭能力强,作品耐听、耐看。第四,回归音乐本体,有利于聆听与传播。音乐会要让音乐本身说话,让广大音乐爱好者喜欢,这台音乐会做到了。无论是小作品、室内乐还是后面的大型作品,在音乐本体的发挥上都力争用音乐说话、用音乐塑造形象、用音乐语言感动观众。第五,形式多样,富有剧场效果,有利于市场运作与营销。中国歌剧舞剧院相关领导做了许多努力,一手抓艺术、一手抓营销,一手抓观众、一手抓舞台。这台音乐会富有生气,非常耐看,有市场含金量。
    再讲五个发展问题:第一,按艺术发展和市场需求抓创作,打造中国歌剧舞剧院专属的品牌作品,创造自己的独特作品,在更广阔的视野、视角上抓题材、抓创作、抓技巧,演出更多的剧院专属作品。第二,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根据剧院民族乐团的特点,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第三,培养“高精尖”人员,有计划地培养大师级人物,这样才能有市场号召力。此外还要引进优秀人才,促进乐团发展。第四,建立粉丝团,以会员制建立自己的观众群,与培养演奏大师互动,让粉丝团投票选定培养对象,通过粉丝团的口传和拥戴,让青年音乐家尽早成熟。第五,摸准市场脉搏,培养有能力的民乐营销人员,建立自己的民族音乐演出院线。
    虽然音乐会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但记忆依然很深刻。音乐会整体打造得很美,从舞美(服装、道具、灯光)到表演、摆台等,每个细节都看得出是有想法的设计。
    从作品来讲,原创性强、风格突出,发挥本团的特色,采风成果充分体现,例如富有朝鲜族特色的《打令调》不仅有特色乐器,还有本团演奏员的学习成果(古筝、筚篥)。当然,采风采什么,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以往创作人员到基层或少数民族地区,有很多原生性的音乐可采。但经过这几十年的现代化发展,很多民间音乐品种消失殆尽。农村现代化水平越高,当地的民间文化受损越大,这是个现实问题,因此需要采风人员改变思路。“采风”一词本意是采集“民风”,既要采集风土人情,也要了解百姓疾苦。如果从创作思想上有深刻的认识,真正放下身段,跟百姓共同感受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困扰和烦恼,真正体会他们的生活,也许能够创作出更贴近他们、深刻反映他们精神的作品。在当今音乐创作中,现实题材的作品很少,这是一个值得突破的点,需要很大的魄力才可能突破。现实题材的作品所体现出的情感、精神应是具有人民性的,希望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的创演人员也能在这一点上有所突破,创作表演出更多有深度的民乐作品。
    关于现场演出还有一些小意见。演出中,感觉打击乐声音过大,甚至个别时候大过整体乐队的声音。彩排时可能还需要舞台管理人员多角度听测,甚至在不同方位摆放录音设备,排练完做综合对比,再调配乐器的摆放位置。现在的音乐厅舞台在音响设计上都是按照西方交响乐队来考虑的,没考虑中国乐器及乐队的音响,只能靠表演者自己来做一定的调整。
    这场音乐会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概括起来有如下感受。其一,原创程度高。本场音乐会演出的绝大部分是原创音乐作品,据我了解,创作者进行了大量田野调查工作,有的深入民间数年,因此乐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也具有作曲家个人的原创性。其二,多元音乐景观。以往民乐演出多见以汉族音乐素材创作的作品,而且多使用常规乐器。这次呈现了多民族、多地域音乐风貌,如加入具有维吾尔族、蒙古族、朝鲜族等鲜明民族特点的作品,还推出了以南音、京剧等传统音乐为素材创作的乐曲。其三,时代气息浓厚。创作者通过现代作曲思维将历史与当下紧密联系在一起。恰恰是对传统的挖掘应和了复兴中华民族、提倡传统美学的时代强音。其四,节目一气呵成。整场演出的曲目安排、舞台调度等都经过精心设计,因此聆听过程气息贯通,换场时依然音断意连、气氛不散,没有松懈之感。其五,二度创作到位。表演者表现出高度的热情、全身心投入的状态和精湛的技艺。
    20世纪以来我们走了中西结合的“新音乐”道路,创作思维和技术深受西方影响,例如多声思维,总是要分高、中、低声部。多年前不断有人改进低音乐器,但是都不理想,因此还是采用了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这样的低音乐器从视觉到音色都是西方的。本次音乐会作品在低音上弱化了西方味道,如果能在视觉上也民族化就更好了。从音响学角度看,本场演出“吃音”现象不太明显,体现了作曲者的配器功夫。尽管如此还是要进一步讲究,依照民族乐器的声学特点来创作。另外,建议走“艺术加学术”的道路,让音乐学家参与进来,从而提高“瑰宝”含金量。
    这是一种值得尊敬的艺术创作态度和一场成功的演出。我们看到中国歌剧舞剧院的领导和创作人员、演奏员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他们用整整一年进行创作,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前往南国北疆和基层山区,采风学习。在当今普遍浮躁的文艺界,这样认真严谨的艺术创作态度和作风值得尊敬和提倡,也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他们这样的创作态度使得呈现在观众面前的音乐会从形式到内容、从演奏到效果均达到了很高水准,堪称上乘之作。《国之瑰宝》有一个完整的结构,有一定文学性,四个乐章花之芳、和之美、风之韵、山之魂的标题以及恰如其分的主持人台词,都有助于以文学思绪导入音乐形象。音乐会汲取了民族音乐中耳熟能详的传统精华,又创作了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新作品,还将少数民族的音乐纳入其中,充分展示了我国民族音乐的丰富与绚烂。
    我个人觉得稍显不足的地方是:有些作品对乐器演奏法的使用和挖掘不够,没有充分展示乐器特有的演奏技艺与美感。好的器乐作品一定要有各个乐器自身独到的、带炫技成分的技巧和华彩,以展示器乐区别于声乐的光彩和魅力,同时又契合乐曲主题与内容。
    从民乐同行的角度看《国之瑰宝》音乐会,我有三个赞赏。第一,音乐会从策划、立意、组合等方面来看,确实是一台展示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自身特色和现有实力的高水平节目,符合量体裁衣、扬长避短的艺术规律,没有刻意追风、求大,而是依据自身实力设计节目,每首曲目都可见其精心推敲,用各个节点中的亮点形成自己的特色,着实让人深获启发。第二,从几组不同组合的展现中,我感到民族乐团已经积累了一批成熟、出色的中青年演奏家,成为支撑全团的中坚。音乐会通过不同形式发挥出他们深藏已久而未被展示的实力。第三,这台节目在为谁服务的基本点上做到了接地气,用大众能听懂的音乐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宣扬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
    调整的地方应该是,小型组合类节目可以少上指挥或不上为好。从视觉角度和发挥成熟演奏家的作用上来说,上指挥不一定是最佳选择。《长坂坡》一曲的京剧乐器展示效果非常好,但处理上不必固守锣鼓经模式,可否做一点舞台上的音乐化处理,效果可能更精彩。
    《国之瑰宝》带给民乐界三个启示。珍视历史、珍重自身,这是音乐会带来的一个强烈感觉。从音乐会的命名即可感受到那份对民族、对音乐的珍爱。在内容的设计上,音乐会选取了多民族、多地域的音乐元素,其代表性的音乐曲风和民族乐器一一呈现,来自吉林、新疆、内蒙古当地的演奏家炉火纯青的表演,可谓惊艳四座,现场气氛热烈,引起观众极大共鸣。随着音乐会的进行,观众仿佛进行了一场音乐中国之旅,所见所闻中,山川风情、民风民愿一一呈现。
    对音乐文化的当代呈现是音乐会的另一成功之举。音乐会选取了当代乐坛有代表性的作曲家的作品,他们的作品既根植传统又充满新意。在他们的作品中,古老的民族音乐元素被很好地引用、扩展和变奏,并运用极佳的乐队组合形式来呈现。这些作曲家是老中青三代的集结,从作品中能听得出每一代作曲家的思考和时代烙印,令人感受到中国民乐薪火传承的脉动。在音乐界,最近的共识是:与交响乐团不断演绎西方经典作品相比,中国的民族音乐拥有大量的原创作品,忠实地表达着当代国人的心态。我从《国之瑰宝》中再次感受到中国音乐的勃勃生机,新的时代必须有新的经典,《国之瑰宝》立意在此。
    立足乐团、谋求发展是《国之瑰宝》给人的另一个启示。因为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民族乐团发展程度和资源特色不一。多年的耕耘中,各地民族乐团在寻找、摸索更加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国之瑰宝》从灯光、调度、服装、演奏上都能看到其背后依托的中国歌剧舞剧院的综合实力,呈现出一种较为丰满和恰到好处的音乐会气场,整台音乐会始终是高雅、自然、清新的,大气内敛而又不失周到热情。可见,主办方在创排之初即对手中的资源做了很好的思考设计,并最终由乐队完美呈现。另外,作为国家级院团,他们放之全国的眼光和对多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显然也符合业界和观众的期待。可以预言,随着《国之瑰宝》在国内外的不断上演,其对其他民族乐团的启发和示范效应也将逐步扩大。对于整个业界的良性发展,这无疑是一个福音。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