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正当时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5-11-04   

有数据显示,社会资本、产业资本对文化产业的支持比重超过了70%。

    近两年来,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民间资本投资热情持续高涨。文化企业重组、并购风起云涌,民间文化资本规模逐年扩大,投资涉及的行业领域日趋多元化。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通过并购、控股、参股以及股权投资、业务合作等形式,进入影视、游戏、文学等文化产业领域。万达、恒大等地产商持续投资旅游、演艺、音乐等文化行业。在不少地区,民营文化企业已经成为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在此背景下,文化部文化产业司于10月30日在上海举办了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研讨活动,主要目的是探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剖析文化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进一步引导和促进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更好地发挥文化产业对于稳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积极作用。
    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正当时 
    十八届五中全会发布的公报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由此可见,在即将到来的“十三五”时期,文化创新将被提到一个新高度。作为文化创新的载体,文化企业的发展尤为引人关注。
    不可否认,我国文化产业虽然发展势头良好,备受各路资本青睐,但也有不少文化企业尤其是小微文化企业依然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如何让资本与文化产业实现有效对接一直为各界所关注。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巡视员施俊玲表示,当前,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虽然在合理区间运行,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下行压力。从历史经验来看,在经济下行、其他行业相对低迷时,往往是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机遇期。“文化产业逆势而上的特点会引起投资者的兴趣和青睐,这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带来了充裕的资金。”施俊玲说。
    的确,在经济新常态下,投资文化产业或转型做文化产业成为很多企业新的选择,不仅万达、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几大巨头在谋划文化产业布局,花大手笔收购文化企业、购买热门IP、笼络文化产业人才,试图在文化产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其他资本也不甘被“落下”。此次参会的苏宁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就是由苏宁集团于2014年出资组建的,经营范围涉及艺术品展览展示、文化艺术交流策划、电子商务等。
    深耕细作 寻求突破                 
    新元文智总经理刘德良将万达、阿里巴巴这类房地产商、电商等其他产业投资到文化产业的资本称为产业资本,与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并列为三种资本类型。有数据显示,社会资本、产业资本对文化产业的支持比重超过了70%。
    随着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内的竞争也日趋加剧,对于中小微文化企业,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当前产业中出现了一种情况,巨头企业和大型文化企业快速抢占文化产业高地,形成‘三抢’:抢人、抢钱、抢版权,即是抢占文化产业能人、融资渠道、优质IP。相比之下,中小微文化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更加激烈,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这就需要我们深耕细作,寻找机会、寻求突破。”刘德良说。
    不仅如此,当下,有相当一部分新的社会资本在进入文化产业的渠道和寻找优质投资项目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困惑,而与此同时又有一些项目找不到资金,甚至包括政府部门的很多文化项目也面临招商引资难的问题。在资金与项目对接上显然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在刘德良看来,对于新进入的社会资本和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的中小微文化企业来说,应该调整思路,提高自己,迎接经济新常态为文化产业创造的良好发展机遇。刘德良表示:“在巨头抢占热门版权的时候要看到还有海量的版权被忽视,如果精耕细作,运作得当,照样能发挥出作用,企业不能只跟着热点走,要做差异化竞争。此外,文化企业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能给自己带来什么,积极改变商业模式,把握年青一代对移动互联网端的消费需求,创造商机。”
    当前,有很多企业在投资文化产业领域时精耕细作,确实也找到了发展的突破点。以陕西文化产业投资集团为例,2009年成立以来,该集团就立足陕西本土资源开发,目前总资产超过130亿元,产业范围覆盖影视娱乐、文化科技、文化金融等领域。在融资方面,陕西文化产业投资集团也已经摸索出了一套方式:一是建立金融机构战略合作体系。与26家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取得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浙商银行等超过120亿元的集团综合授信。二是开拓境外融资渠道。与中国银行合作,通过内保外贷、融资租赁的组合方式取得首笔境外资金,此外还积极搭建香港离岸公司作为境外融资平台。三是拓展“明股实债”融资模式。既能解决子公司报表盈利低、资产负债率高的融资瓶颈问题,还明显改善资本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四是大胆探索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与国家开发银行一起共同研发“中小企业批发贷”业务,和陕西文化产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陕西文化产业投资管理公司通过内部协同构建融资平台。此外,陕西文化产业投资集团还在积极探索建立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
    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为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文化部、财政部自2013年起开始实施文化金融扶持计划,并于2014年3月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共同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明确将“巩固文化金融扶持计划”作为支持重点。
    据介绍,接下来文化部将继续从5个方面着手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进一步拓宽社会投资的领域和范围,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金融、文化企业孵化、文化众创空间等新领域;进一步深化文化金融合作,建立健全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为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创造良好政策环境,会同有关部门落实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各项政策措施,完善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政策保障机制;创新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机制;营造有利于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良好舆论氛围。
    这一系列政策的密度之大、力度之强是文化领域前所未有的,表明了国家层面推进文化金融合作落地的决心和态度。南京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总会计师边晓红表示,政策红利的引导对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当前,文化金融合作的难点不是缺政策,而是缺乏专业的操作力量去有效推动政策的整合、转换,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在落地的过程中需要对社会资本进行引导。首先是国有文化集团的引导,国有文化集团在促进文化金融合作及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中应该担当起引导、带动作用。其次是产业集群的引导,社会或民营资本向文化转型的实施进度是渐进式的,通过建立特色产业集群,有利于社会资本快速进入。此外还有服务平台的引导,平台具有整合政策、信息、渠道等作用,是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窗口,发挥各类服务平台的引导作用,更有利于产生规模效应。”边晓红说。
    在文化金融政策落地方面,上海经验值得借鉴。2014年《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出台后,上海于当年10月发布了《上海市关于深入推进文化与金融合作的实施意见》,推出六项举措推动社会资金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在文化领域首次设立文化创投风险引导基金,由市级财政出资,从2014年起连续三年,每年拿出1亿元资金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支持文化类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增加文化企业融资渠道;鼓励银行建立特色文化支行,鼓励银行提高对文化企业的服务;创设文化合作实验区,推动文化领域的企业集聚发展;用好政府的扶持资金,激发民营文化企业的活力;加大风险的分担,降低文化担保公司的风险。此外,上海在2014年成立的文化创投风险引导基金基础上,正在筹备创设上海市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每年在文化产业专项资金中拿出一笔资金,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来发挥财政资金和国有资本的杠杆和引导作用,来吸引各类产业投资机构支持上海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促进社会资本投资上海文化产业的企业和项目。六项举措实施一年来,已经初见成效。2015年,上海市级财政资金扶持的民营企业项目185个,占到整个扶持项目的76%。同时,市区两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资金共达3.05亿元,占全部扶持资金的3/4左右,比例不断攀升。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