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角勇攀高峰 新人不断涌现——解析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青年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5-11-17   

绍剧《目连五折之奈何桥》剧照        胡方华 摄


青年演员应林锋在绍剧《于谦》中饰演于谦         胡方华 摄


青年演员杨炯在《失子惊疯》中饰演胡氏      胡方华 摄

    说起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人们自然会想到南派猴戏鼻祖、中国戏剧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六龄童,以及一大批荣获梅花奖、文华奖、白玉兰奖的名角们。而观众不知道的是,这里有一批正在中国戏剧舞台上崭露头角的青年演员,近两年有3名新人捧得4次上海白玉兰戏剧奖,这在全国地市级的剧团里非常少见。前不久,“绍兴市培养新生代艺术人才专题研讨会”在绍兴举行,该院人才辈出的现象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被称为“戏剧人才培养的绍兴模式”。
    推出青年学习基金,激发学艺热情
    今年27岁的杨炯,2002年考入浙江绍剧艺训班学艺,工花旦。2007年毕业后进入浙江绍剧团(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前身),先后饰演了《香罗带》、《打銮驾》、《黄飞虎反五关》、《三请樊梨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戏中的主要角色。2012年7月在绍剧折子戏《女吊》中饰演玉芙蓉并荣获浙江省“新松计划”青年演员折子戏大赛金奖,2014年4月在绍剧《硃砂球》中饰演曹彩娥,荣获第24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新人主角奖。
    在本院去年底的考核中,杨炯获一等奖,获得2万元学习基金。杨炯是个对戏很痴迷的人,曾自费请老师为她排戏,也曾经为了更好地表现角色,自费去定制服装。今年9月绍兴市文广局举办戏剧折子戏大赛,她早就想学《失子惊疯》,但该戏难度大,她就通过朋友找到了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的老师牟元笛。“牟老师是尚派的优秀青年演员,是一位男花旦。《失子惊疯》这出折子戏在京剧里有很多版本,我之所以想学他那个版本,是因为我觉得这个版本里唱念做舞俱全,基本功全面,尤其水袖圆场要求极高,很有挑战性,是适合我们青年演员拿出来参赛的一出戏。”杨炯说。之后她与单位领导商量此事,院长朱燕对她很支持,说这个钱就是给你们学戏用的,所以叫学习基金。随后,杨炯跟随牟元笛学习了一个多星期,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在9月举行的绍兴市戏剧折子戏大赛中,杨炯取得了青年组金奖(第二名)的好成绩。
    据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院长朱燕介绍,从去年底开始,研究院推出了“青年学习基金”,每年举办35周岁以下青年演员折子戏比赛,按参赛人员比例设定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分设一等奖2万元、二等奖1万元、三等奖5000元的学习基金。根据获奖人员的申请,学习基金用于学戏或者观摩等学习支出,旨在鼓励青年演员不断提高艺术修养,努力攀登艺术高峰。
    学习基金的推出大大鼓舞了青年演员追求艺术的积极性,今年9月绍兴市文广局举办戏剧折子戏比赛,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的青年演员积极备战,最终凭借过硬的实力在60多名参赛青年演员中脱颖而出,在17个金奖中夺得8席,并占据了榜首与榜眼的位置。“感谢剧团对我们年轻演员的培养,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环境,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握好每次机会,好好演戏,这是对单位最好的回报。”杨炯说。
    鼓励新人,梅花奖得主甘愿做配角
    今年4月,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的青年演员应林锋,第二次站在了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的领奖台上。去年他以《硃砂球》中的刘成美荣获新人配角奖,今年又凭借《于谦》荣获了新人主角奖。“感谢研究院对我的培养,尤其是要感谢几位老师的帮助。”应林锋说。
    1987年出生的应林锋,工老生,音域宽广厚实,唱腔圆润明亮,白口清晰有力,从2007年毕业至今,完成了从学员到演员的角色转换。8年里,他借鉴吸收筱芳锦、筱昌顺、十三龄童等绍剧前辈艺术家的声腔特色,出演了《相国志》、《龙虎斗》、《佘太君》、《生命的飞翔》中的主要角色,先后荣获上海白玉兰新人配角奖、主角奖以及省市戏剧节优秀表演奖等。去年,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安排应林锋主演绍剧《于谦》。为演好于谦这个人物,他熟读剧本,努力找准人物定位,唱腔上在继承王(振芳)派旋律的基础上,更注重情感表达。演出得到了专家、领导与观众的肯定,《于谦》一剧亦高票入选浙江省优秀保留剧目。“我很幸运也很幸福,遇上了好时代、好院团、好领导,得到了一个又一个展示自己、历练自己的平台。”
    今年底,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将创排新编历史剧《两袖清风》,并再次让应林锋担当剧中主演,出乎意料的是,院里的两位绍剧名家——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姚百青和施洁净老师将做他的配角。“我不敢相信,这两位老师为我这样的青年演员配戏,可见院领导对我们青年演员的重视。我常常告诫自己,唯有倍加努力,才对得起单位对我的培养。”他说,只有不断加强基本功训练和艺术修养,才能做一个德艺双馨的演员,为绍剧的传承与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培养主创班子,让新人不断成长
    “培养自己的主创班子,单位是有压力的,因为新人难免要犯错,但单位一直坚持给新人搭建平台,放手让我们去做。”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青年导演章劼说。作为一名由本单位培养出来的青年戏剧导演,章劼说这要得益于院领导的决心和信任。
    今年35岁的章劼于1991年开始学习绍剧表演,师从南派武生蒋英鹤、绍剧名家屠世冲。2008年,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有意培养自己的主创班子,其中导演是重要的角色。这一年,章劼被送到上海戏剧学院进修导演课程,整整学习了一年。“之前我们剧院跟很多剧团一样,每次有新剧目时大都到外面去请名导演,这样不仅能保证出错率低,而且导演的名气还能为剧目加分。”章劼说。但外请导演一方面增加创作的成本,另一方面导演缺乏对剧种音乐和表演的系统认识,导致剧种的特色弱化。
    从上海进修回来后,章劼先后导演了《九江口》、《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目连五折》、《相国志》、《龙凤呈祥》、《三调芭蕉扇》、《于谦》等剧目。“导演的工作台前幕后都要做,舞美设计、演员、灯光设计等都要照顾到,以便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做导演要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能捕捉到瞬间的灵感。”经过努力,章劼导演的作品渐渐获得了观众和专家们的认可,今年他导演的绍剧《于谦》高票入选浙江省优秀保留剧目,《奈何桥》被列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近年来,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培养了一批青年创作人才,积极为他们搭建平台,一些创作或改编重排的剧目,如《目连五折》、《龙凤呈祥》、《相国志》等全部使用本院青年创作人员,包括导演、编剧、舞美设计、音乐设计等。
    著名剧作家余雍和认为,艺术人才的成长不仅需要“关门练内功”,更需要走出去展示交流,有载体、有目标,多实践、多演出,才能有质的飞跃。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