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传承发展粤剧曲艺 “南国红豆”繁花似锦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5-12-03   

道滘业余粤剧团的演员冒雨演出,观众冒雨观看。

中堂镇“粤唱粤好”粤剧曲艺欣赏会

第十届东莞“粤剧黄金周”开幕式

东莞市“粤韵金声”粤剧曲艺欣赏晚会

麻涌镇少儿业余粤剧团专场演出

东莞粤剧曲艺艺术大讲堂

2011年6月25日,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右一)指导“莞邑红豆”培训班学生。

    12月2日晚,由广东省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东莞粤剧发展中心承办的第十三届东莞“粤剧黄金周”在东莞玉兰大剧院开幕。开幕式上,“莞韵绵长——粤剧流派展风采”展演是整个活动的重头戏,汇聚了广东省粤剧和曲艺界的顶级演员和艺术家,展示了粤剧具有代表性的唱腔流派,尤其着重展示了莞籍粤剧名家何非凡的“凡腔”、陈笑风的“风腔”以及卢启光的“锦腔”流派。
    为期7天的第十三届东莞“粤剧黄金周”演出《打金枝》、《大明长城》、《搜书院》、《刑场上的婚礼》等粤剧精品剧目,并轮番上演折子戏、小品、长剧、小戏、本土优秀作品专场等,汇集欧凯明、崔玉梅等粤剧界群星以及东莞市内外优秀团队,让广大粤剧迷过足戏瘾。
    粤剧是岭南文化大观园的瑰宝,素有“南国红豆”的美誉。广东省东莞市是粤剧的发源地之一,近年来,东莞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搭建平台、培养人才等多种措施,促进粤剧曲艺的传承发展,让地方曲艺迎来了另一个春天,呈现出“粤剧曲艺无淡季、万家灯火万家弦”的繁荣景象。
    群众基础
    “红豆生南国”  粤韵满东莞
    走在东莞的大街小巷,人们随时能嗅到“南国红豆”的芬芳:在玉兰大剧院,长安业余粤剧团近期连演了《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3部样板戏,麻涌小英雄少儿粤剧团连演3场,余音仍在绕梁;在道滘镇,一年一度的“粤剧黄金周”刚落下帷幕,逢农历初一、十五举行的“到道滘看大戏”又在粤韵馆里精彩上演;在麻涌镇,白鹤榕荫、魁楼晚望 、兰陵戏台、梅林曲苑、新基莫氏祠堂等景点好戏不断上演,为美丽麻涌增添了无穷韵味;在中堂镇文联对面的大槐树下,“粤韵满中堂”粤曲欣赏晚会成为中堂人的新去处……
    东莞作为粤方言区,传统粤曲文化广为流行,特别是水乡片,粤曲、龙舟说唱、咸水歌等曲艺形式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拥趸众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东莞水乡一带到处是悠扬悦耳的弦管笙歌,听粤曲、演唱粤曲几乎是当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全部,那时粤曲的兴盛可以用“爆棚”来形容。
    东莞粤剧发展中心主任、东莞市戏剧曲艺家协会主席方正年说,过去,由于陆路交通不发达,戏班常在珠三角及广州沿河地区巡回演出,为方便行程,常栖身于红船。因此,在东莞河道交织的水乡片区,红船所到之处,粤剧都兴旺发达。如今,红船已成为了历史,但粤剧在东莞尤其是水乡片仍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在当地,大部分群众包括年轻人都能哼上几句《分飞燕》、《帝女花》、《禅院钟声》等经典粤曲唱段。”中堂镇文广中心副主任、镇文联专职副主席叶煜坤说。
    麻涌镇文广中心文艺股负责人陈婷表示,古往今来,麻涌人对粤剧曲艺情有独钟。在麻涌,人们不仅爱看爱听粤剧,还会弹唱编演,每到闲时或节假日,到处都是锣鼓阵阵、粤韵悠扬的景象。
    近年来,虽然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但传统粤曲仍然是很多中老年观众的至爱。方正年说,逢年过节,东莞本地、外地戏班竞相表演,热闹非凡。
    尤其是近10年来,在东莞市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春风里,东莞的粤剧艺术再现勃勃生机。每年“春班”期间,有四五十个粤剧团在东莞城乡演出。当丁凡、麦玉清、蒋文端等名角主演的剧目在玉兰大剧院演出时,戏迷们会蜂拥而至,贵宾票也会被大量提前预定。广东省一些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甚至表示,他们每年一半的演出收入来自东莞。
    光荣历史
    名家辈出  佳作频频
    东莞市莞城街道新风路161号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院,要不是门口挂着“东莞粤剧发展中心”的牌子,很难将它与韵味醇厚的粤剧曲艺联系在一起。走入其中,却别有洞天。这里古色古香,一栋红墙绿瓦的二层小楼已历经百年的洗礼,里面不时传出丝竹之声,粤剧发烧友们在这里吹拉弹唱。小楼的左边是小剧场和排练室,门口挂着粤剧名伶红线女题写的“东莞粤剧发展中心”的匾额。小楼的右边是展厅,挂满了东莞的名家名作,熠熠生辉;展柜里陈列了东莞获得的各种奖杯、奖状,琳琅满目。走入展厅,就仿佛走入了东莞粤剧曲艺发展的历史长河。
    作为著名的粤剧之乡,东莞出现过不少著名艺人,何非凡、陈天纵、丁公醒、陈笑风、陈小茶、楚岫云、卢启光等都在粤剧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位于道滘镇粤晖园的东莞粤剧博物馆里,陈列了多位东莞籍粤剧名伶生前穿过的戏服、用过的道具、抄写的剧本。如今,大师们虽已故去,但他们的粤剧艺术之路仍在延伸。
    经过多年的积淀,粤剧曲艺早已成为东莞的文化名片。近年来,东莞先后被授予多个荣誉称号:麻涌镇、道滘镇、中堂镇被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曲艺之乡”的称号,道滘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堂镇、虎门镇、高埗镇、石龙镇、厚街镇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曲艺之乡”,长安镇和万江街道分别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粤剧)”“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粤曲之乡)”,麻涌镇新基村被命名为“广东粤剧艺术之乡”。
    东莞市以组织创编粤剧曲艺作品参加全国、省级各类艺术竞赛为契机,以组织举办粤剧小戏、折子戏等比赛为平台,繁荣粤剧艺术创作,推出了一批粤剧曲艺佳作。如由原东莞粤剧团创作排演的《水勇英烈传》、《虎海惊涛》、《金刀碧血》等作品在省级比赛中获奖,并多次赴港澳演出;又如道滘业余粤剧团创作排演的粤剧《大明长城》、《虎门砥柱》等,都是体现东莞粤剧曲艺创作水平的佳作。
    曲艺社
    活跃在乡村的“文艺轻骑队”
    在东莞市长安镇如园公园的绿树掩映里,有一栋临水而建的红色建筑,飞檐翘拱,远看像一个戏台,由红线女题写的粤艺苑3个大字分外醒目,这就是长安业余粤剧团的大本营——长安镇粤艺苑。10月的一天,笔者来到粤艺苑,这里刚刚排完样板戏《智取威虎山》,道具尚未入库,剧团的当家们又开始筹划在玉兰大剧院的演出。
    长安业余粤剧团成立于1988年,前身是粤剧名家李应梅组织的“私伙局”。经过27年的发展,长安业余粤剧团已颇有大团风范。团长陈沛全说,目前,该团有80多名演职人员,设有13个部(组),包括38名演员、15名伴奏。剧团现拥有2000多万元的资产,道具堆满了几间屋子,仅服装就挂满了一大间。去香港演出时,道具装了3个货柜车,装台花了两天时间。剧团到玉兰大剧院演出时,配置了90多人的阵容,打破了粤剧团的常规。
    长安业余粤剧团不仅有家当,更有本领——既复排古装戏,更注重现代戏。多年来,剧团有20多部原创现代粤剧获国家、省、市各类奖项20余个。如2002年,《思源》荣获第二届中国戏剧文学奖民间戏剧“特别奖”;2003年,《思源》、《情系湘西》获第十一届中国人口文化奖铜奖;2006年,《老头子的秘密》获“欢乐进农家”——全省农村小戏小品演出剧目一等奖。近5年来,剧团携创作、改编的粤剧、粤曲、小戏《三界》、《浪淘沙》、《血铸江山》、《杜鹃山》、《山乡风云》、《局长的星期天》等优秀剧目,在东莞及周边地区进行了100多场交流演出。今年,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剧团又改编了《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3个样板戏,用粤剧演绎经典。
    在东莞的粤剧曲艺百花园里,并不是长安业余粤剧团一枝独秀,而是众多曲艺社百花齐放。曲艺社是由民间粤曲发烧友牵头成立的业余粤剧、粤曲演出团队,常年活跃在东莞乡村和社区,演出粤剧小戏和粤曲。据东莞粤韵金声曲艺团团长吴志滔介绍,近年来,全市“私伙局”数量呈逐年增多的态势,2014年,登记在册的曲艺社有320个,今年猛增到351个,业余爱好者人数近万人,数量之多居广东省首位。
    曲艺社被喻为东莞的“文艺轻骑队”,每年活动和演出超过4万场次,按平均每场400人次计算,全年观众达到1600万人次。在东莞沿海的长安、道滘、麻涌、中堂、厚街等镇,曲艺社尤其兴旺,如道滘镇只有13个村(社区),却有20个曲艺社,有500多名演员。而麻涌镇15个村里建有曲艺社21个,最多的一个村建有3个。
    曲艺社的性质虽然是业余的,但演员们的敬业精神和演出水准不逊于专业演员。如莞城罗村粤乐社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存在,现有社员22人,坚持每周一、三、五在宗祠内开演,节假日期间常常加场演唱;道滘镇欢乐粤乐社于2009年成立,目前有20多名成员,服装、道具、乐器、音响、灯光等设备一应俱全;高埗镇曲艺社下辖19个曲艺分社和7支曲艺队,有会员55人,经常排练剧目进行巡回演出,知名度越来越大。
    如今,曲艺社除了在基层演出外,还是“粤韵金声”“粤剧黄金周”等品牌活动的主力。在广东省“曲艺杯”“四洲杯”等文艺比赛中,东莞的曲艺社均取得了佳绩。
    戏曲进校园
    粤剧曲艺不再是“黄昏艺术”
    10月30日下午4点半,已是放学时间,但东莞市中堂镇二小的一群小朋友没有背起书包走出校门,而是来到3楼的一间排练室。他们是该校粤曲培训班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排练粤剧《怒劈华山》。两名女同学扮演的小生,一招一式颇显功底。
    2014年起,中堂镇推动曲艺进校园,在中心小学和二小开设了课余粤曲培训班,邀请省、市的曲艺老师到学校授课,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给孩子们传授粤曲基本知识,排练一些小戏小品。“主要是想为粤曲留下种子,等他们长大后,如果还有几个人喜欢粤曲,我就很高兴了。”叶煜坤说。
    东莞市多个镇的文化部门负责人表示,粤剧曲艺是“黄昏艺术”,基本上是老年人唱、老年人听。跟很多非遗项目一样,粤剧曲艺也面临着人才和市场青黄不接的困境。道滘镇文广中心副主任叶润槐说,该镇仅有的几个创作人才都年过花甲,很多年轻人不愿学,这是制约道滘粤剧曲艺发展的一个瓶颈。
    “没有年轻人,粤剧就没有市场。”粤剧名家、长安业余粤剧团创办人李应梅说。为此,东莞市从2010年开始,着力推动戏曲进校园,培养粤剧曲艺接班人。目前,道滘、麻涌、万江、中堂等多个镇(街道)成功推动戏曲进校园,将粤剧曲艺的身段课、表演课、音乐课等作为第二课堂,供有兴趣的学生学习,培养了一批苗子,其中以道滘镇和麻涌镇最为突出。
    早在1997年,道滘镇就针对青少年开展粤剧曲艺培训。2005年起,又举办了“戏曲进校园”活动,由文广中心派老师到学校指导学生,目前已在全镇设立了4个粤剧曲艺培训基地,开设了表演班和民乐班,有100多名青少年接受培训,还帮助他们排节目,并提供演出的机会。“小孩子学,父母也会参与其中。我们的目的不是一定要把他们培养成演员,而是逐步把家长吸引进来,培养爱好传统艺术的观众和知音。”叶润槐说。
    为解决曲艺人才断层的问题,麻涌镇积极发展少儿粤剧,培养了近千名粤剧小苗子。该镇将两所小学和一所幼儿园作为“粤曲进校园”示范学校,以乐器、唱腔培训激发学生对粤剧曲艺的兴趣。在多年开展“粤曲进校园”的基础上,2013年10月,麻涌镇成立了少儿粤剧团,聘请专业老师对小演员们进行长期培训。每年暑假,还会举办粤剧曲艺夏令营,在全镇招募小学员,进行粤剧表演艺术的学习、培训和排演。2015年,广东省戏剧家协会在麻涌镇建立了全省第一个少儿戏曲传承基地,定期选派优秀师资到麻涌授课,并定期挑选麻涌粤剧小演员与各地戏曲精英交流演出。
    目前,东莞的少儿粤剧曲艺发展已取得喜人的成绩。2014年,道滘镇青少年曲艺培训中心的韦嘉宜获得第六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二等奖、第五届广东省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总决赛“金花十佳”奖,南城小学粤剧曲艺培训基地的吴颖娴等主演的《穆桂英巡营》获得了第五届广东省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总决赛“银花”奖。麻涌镇以赛代练,组织小英雄少儿粤剧团征战国内外,相继获得第十九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全国“放飞梦想”总决赛等近20项国内外曲艺赛事金奖。在中堂镇的学校里,粤剧曲艺培训班还受到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欢迎。
    此外,长安镇每两年还会挑选6至8名有一定粤剧基础的青少年到广东粤剧学校学习,毕业后让他们回到长安文化系统工作。长安业余粤剧团未雨绸缪,大力培养年轻演员,同时注重培养年轻观众,目前该团的演员有七八成都是年轻人。麻涌镇在对曲艺社进行补贴时,侧重于有年轻人参加的曲艺社,在每年的“香飘四季”艺术节曲艺社团展演中,如果曲艺社中有年轻成员,比赛时就会获得加分。
    奖励帮扶
    打开粤剧曲艺繁荣发展的“阀门”
    近日,东莞市文广新局对2015年度东莞市业余粤剧团队(曲艺社)和粤剧曲艺创作项目拟扶持名单进行了公示,拟对87个曲艺社给予137万元的资金扶持,扶持金额最多的为3万元,最少的为1万元。另外,长安业余粤剧团改编的古装粤剧《哑女告状》获得38万元的资金扶持。
    曲艺社由民间爱好者自发组织而成,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为促进粤剧艺术的繁荣发展,2004年,东莞市设立了每年100万元的粤剧发展专项资金,并颁布了《东莞市粤剧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对粤剧艺术培训、演出、创作、比赛进行扶持和奖励。这为曲艺社提供了基本的保障,更重要的是,它调动了广大粤剧曲艺爱好者的积极性,打开了粤剧曲艺繁荣发展的“阀门”。在专项资金的带动下,曲艺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粤剧曲艺演出空前繁荣。自2009年开始,东莞市政府将粤剧发展专项资金调整至每年300万元,目前已增加到每年320万元。
    东莞市还根据《东莞市重点文学艺术创作项目管理和资金投入办法》、《东莞市社会办艺术团(队)扶持办法》、《东莞市获省级以上文学艺术创作奖项奖励办法》(该三项办法已于2012年统一纳入《东莞市文化精品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重新颁发)的规定,对曲艺社和粤剧曲艺创作项目进行创作扶持、办团补助、超场演出、获奖奖励等各种形式的扶持奖励。2005年至2014年,全市共对业余粤剧团队(曲艺社)和粤剧精品创作项目进行了累计1109.4万元的资金扶持。在专项资金的支持下,东莞“粤剧黄金周”、粤剧曲艺欣赏晚会、春节粤剧演出等大型粤剧活动有了固定的经费来源。
    在东莞市粤剧发展专项资金的带动下,全市各镇(街道)、村(社区)纷纷对粤剧曲艺发展进行扶持。在经济条件较好的长安镇,镇财政每年安排近300万元的粤剧专项经费;经济发展处于中等水平的道滘镇,每年扶持粤剧曲艺的经费达41万元,创作、比赛另有经费扶持;在经济欠发达的中堂镇,镇财政每年投入10多万元为曲艺社添置服装、道具、设备,并给予每场演出三四千元的补贴。
    除了经费扶持外,各镇还为粤剧曲艺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有的将其纳入当地党委、政府工作范畴,有的将其列入领导班子考核指标体系。同时,各镇积极为曲艺社提供排练、演出的场所,莞城东门广场的舞台、长安镇的粤艺苑、道滘镇的粤艺馆、麻涌的兰陵戏台等一批演出场所纷纷落成,既为群众提供了欣赏粤剧曲艺的好去处,也为发烧友提供了交流展示的平台。
    2006年,为了统筹协调、指导全市粤剧艺术事业的发展,东莞市成立了粤剧发展中心,定位于粤剧艺术创作研究的载体、活动开展的平台、培训教育的基地、交流活动的桥梁、工作服务的中心。目前,东莞粤剧发展中心着重打造了“粤韵金声”“粤剧黄金周”等品牌活动,并建立起粤剧艺术培训、创作、比赛、演出的平台。
    品牌活动
    打造粤剧曲艺嘉年华
    10月31日,星期六,华灯初上时,莞城东门广场又热闹起来。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市民聚集在舞台前,共赴每周一次的约会——欣赏“粤韵金声”粤剧曲艺欣赏晚会。当晚,莞城风行粤乐社的发烧友为市民带来了精彩的演出。《梦会太湖》、《将相和》、《群英会之小宴》等折子戏及对唱让观众如痴如醉,听到兴起时,有的观众还跟着唱和。每周六晚,这样的场景在东门广场如期上演。
    2006年4月,由东莞市文广新局主办的粤剧文化活动品牌“粤韵金声”粤剧曲艺欣赏晚会正式创办,逢周六晚开演,演出队伍以东莞市镇街戏曲分会、曲艺社为主,也有兄弟市曲艺团队和粤、港、澳名家名伶前来演出。据方正年介绍,“粤韵金声”开办之初,条件非常艰苦,没有经费、没有舞台,演出只能屈身于莞城东正社区前的空地。尽管如此,只要锣鼓响起,粉丝便闻声而至,每场都座无虚席,甚至吸引了盲人来听戏。在东莞市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粤韵金声”演出搬到了东门广场,有了固定的舞台。
    吴志滔说,东门广场设有500个座位,但每场演出的观众人数近千人,一座难求。每周六下午都有不少市民早早来占位,来晚了,就只能站在边上听。遇到下雨天,演员冒着雨在台上唱,观众冒着雨在台下看。“粤韵金声”的名气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曲艺社想来演出。以前提出申请后,大约等半年就能上台表演,而现在起码要等上一年。不少曲艺社表示,就是贴钱也要来演。
    “粤韵金声”通过品牌化运作培育市场和观众,弘扬传统文化艺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还获得了市专项活动经费的支持,成为广大市民的周末文化大餐,与城区的“文化周末”“都市彩虹”等文化演出品牌相互辉映,成为东莞独特的周末文化风景线。如今,它已经向粤剧群众基础较好的镇(街道)辐射,成功在厚街、中堂、道滘设立了分会场,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到高水平的演出。
    如果说“粤韵金声”侧重于群众自娱自乐,是下里巴人,那么一年一度的“粤剧黄金周”则是接近专业的演出,是阳春白雪。2002年,作为东莞市振兴粤剧的一大举措,“粤剧黄金周”应运而生,今年已是第十三届。“粤剧黄金周”连续7天演出粤剧精品剧目,既有广东名家名团演出,也有东莞优秀曲艺社的表演,粤剧表演艺术家丁凡、麦玉清、梁耀安、蒋文端等都登台一展风采,让东莞的戏迷大呼过瘾。
    除了“粤韵金声”和“粤剧黄金周”外,东莞市还于2014年创立了“粤唱粤好”品牌活动。该活动由广东粤剧虾腔艺术研究会东莞分会、东莞粤剧发展中心主办,邀请名家名伶与本土优秀艺术家、新秀共同参与,把一场场优质演出送到基层,被誉为“粤韵金声”的精华版。目前,该活动已向基层送演了6场精品粤曲欣赏会,所到之处场场爆满。
    人才培养
    补齐粤剧曲艺发展的短板
    多个镇(街道)文化部门的负责人表示,人才紧缺是制约粤剧曲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人才兴旺才能带动粤剧繁荣。大量培养粤剧艺术的创作人才、演唱人才、表演人才尤其是培养青年队伍,是粤剧发展的当务之急。近年来,东莞粤剧发展中心充分整合资源,积极开展粤剧曲艺培训,为粤剧的传承与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除了积极推动戏曲进校园外,东莞粤剧发展中心还与东莞市戏剧曲艺协会联合开展了粤剧身段表演,戏曲化妆艺术,粤剧唱功练习,扬琴、二胡、锣鼓等培训班。通过学习,学员的戏曲知识更扎实,表演技巧也得到提高,不少学员还登上“粤韵金声”的舞台。同时,重点开设“莞邑红豆”青少年粤剧艺术培训班,以东莞粤剧发展中心为主要教学基地,聘请省、市资深老师逢周末授课,为东莞粤剧曲艺的传承发展培养了不少人才。
    2011年,东莞粤剧发展中心与东莞市戏剧曲艺协会联合举办了粤剧曲艺艺术大讲堂,邀请省内、国内艺术家通过座谈、讲座、研讨等形式,以演唱经验、舞台表演艺术、音乐等为主题开讲,4年来已成功举办了8期讲座,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曾慧,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曹秀芹,国家一级演员、红腔艺术传人郭凤女等名家名伶先后登台开讲,吸引了来自香港演艺学院和广东粤剧学校的老师,以及东莞各镇街的发烧友前来听讲,听众超过5000人次。
    此外,各镇街也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如麻涌镇经常邀请袁润澄、周自涛、梁耀安等曲艺名家前来,为麻涌粤剧曲艺爱好者传授粤剧表演、唱腔技巧等。2015年,麻涌镇面向全镇开办培训班,每周进行至少两课时的培训,并计划形成长期举办的品牌培训活动。
    (图片由东莞粤剧发展中心和麻涌镇文广中心提供)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