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文化、送文化”不再是空话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6-01-27   
    30岁对于一位女性舞蹈演员来说,或许并不是一个有利的条件,但对于四川省新津县的文艺工作者廖晨静来说,30岁,演出活动充实而繁忙。1月8日,新津县文化馆,廖晨静作为新津文艺小分队的队员,为2016年新津春节大巡游负责队伍编排舞蹈动作。成立于2014年3月的新津文艺小分队,让13名和廖晨静一样热爱文艺工作的年轻人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并成为公共文化建设和文化惠民的轻骑兵。
    创新机制
    组建有编制文艺小分队
    “21世纪人才最重要!”虽然这只是一句广告语,但对新津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李晓东来说,却是感受颇深。作为历史上茶马古道的重镇,新津县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群众文化活动频繁。其中以连续开展18年的“民俗闹春大巡游”最为著名,已逐渐成为新津县乃至成都市重要的新春文化活动品牌。
    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简单的送文化下乡和常规的文艺节目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普通百姓的文化需求。“普通的唱歌跳舞,电视里、网络上都能看到,不要说老百姓,就连我们自己兴致也不高啊!费时费力送下去的节目,百姓兴趣都不大。” 李晓东的困扰,也是摆在很多基层文化工作者面前的共同难题。
    近年来,成都市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公共文化亮点频现,但基层文艺工作人才一直是制约基层文化工作发展的关键因素,特别是能够真正扎根基层的专业文化人才更是寥寥可数。
    “建立文艺小分队之前,新津县也有大大小小几十支群众文化队伍和各类文艺协会。”据李晓东介绍,年龄偏大、编创能力差不仅是新津群众文艺队伍的短板,也是全国其他基层群众文化队伍的通病。这直接导致了百姓耳熟能详的本地优秀文化资源很难转化为文艺节目。“百姓熟悉的东西演不出来,我们送下去的东西群众又不喜欢,这就是送文化下乡百姓并不热捧的真正原因。”李晓东说。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4年3月,新津县委、县政府做出部署,成立新津文艺小分队。依托城市社区编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文艺骨干,组建了一支常年活跃在农村社区基层的文艺骨干队伍。除了承担文化惠民、送文化下乡的主要责任外,还兼顾辅导原有基层文化队伍的重任,成为新津文化工作的有力抓手。县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保障文艺小分队的人员经费、建设管理、节目编制、演出道具等。
    目前,新津文艺小分队在编13位专业文艺人才,平均年龄20岁。自文艺小分队组建以来,先后深入新津乡村、社区、企业、工地、部队、养老院等地演出120多场;参加“成都文化四季风”“我们的节日”“镇乡文艺汇演”等大型活动50余场;培育基层文艺骨干3000余人。
    “种、送”结合
    打造现代版“乌兰牧骑”
    “上半年每天上午做基本功练习,下午编排新创节目。下半年一般都是送文化下乡。”虽然每天工作很累,却让重回职场的廖晨静备感充实。据了解,文艺小分队每年至少完成60场送文化下乡演出。每场演出12个节目,必须保证一半以上的原创节目。为了实现这个硬性任务,13位文艺小分队成员个个都是“多面手”。廖晨静除了演出主持,舞蹈、小品、快板各种技能样样精通。不仅如此,她还身兼文艺小分队考勤等管理工作。“来文艺小分队,就是不断挖掘我们的潜力,不断挑战自己,不断超越自己,这也是文艺小分队吸引我的地方!”廖晨静坦言。
    “每年走基层送文化下乡60场;在县内所有大型文化活动中起主力作用;全县86个村,辅导每个村的文化活动队伍……”谈及文艺小分队的主要工作,小分队艺术总监朱桂江滔滔不绝。
    “文艺下乡巡演目的是为基层群众送去精神食粮,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但是演出一结束,那些喜好文艺的群众只能凭着记忆苦练或者看视频模仿。”李晓东说。为此,在文艺小分队职能定位上,坚持“送文化”和“种文化”结合。大力扶持和培养当地业余文艺团体,指导挖掘和整合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文化资源,有针对性地与新津草根文艺爱好者结对子,定向帮扶。
    每次送文化下乡演出的时候,在演出前后空隙总能看见小分队队员被当地请教的群众围得严严实实。而在“种文化”方面,小分队也有自己的详细安排。首先,在相对集中时间分别深入全县12个镇乡(街道)村(社区)开展“面对面”交流辅导,进行一招一式传艺活动。其次,以各乡镇文艺骨干队伍为主,每月全县组织开展一场镇乡专题文艺汇演PK赛,要求参赛演员不准外请、作品自创、每月节目不重复。通过这种以演练技、以赛促学的月月赛方式,着力打造出一支永远不走、扎根本土的农村基层文化队伍。第三,以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平台建立市民基层辅导站,定期组织县文体协会和文艺骨干广泛开展舞蹈、诗歌、书画展、剪纸、绳结、戏曲、公益宣传等培训活动。
    截至目前,依托文艺小分队,全县开展“市民文化学校”“市民基层辅导站”艺术免费培训39期,免费培训辅导6000人次,参与群众达5000余人次;组织开展基层宣传文化骨干培训6次,与86个村(社区)文艺队伍建立一对一的文化帮扶对子。通过这种“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的方式,既提升了基层业余文艺团队的表演水平,也让广大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更充实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