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喜爱是我们最大动力”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6-01-28   

《大唐纪事》剧照,赵扬武饰魏征(左),王新仓饰李世民(右)。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其前身是1938年在延安成立的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秦腔团的前身可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实验剧团及上世纪50年代初重新组建后的院一团、二团,至今已有70多年历史。建团以来,秦腔团共计创作、改编、移植演出了250余部(折)秦腔剧目,其中《血泪仇》、《穷人恨》、《赵氏孤儿》等优秀剧目脍炙人口,久演不衰。
    赵扬武 46岁,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1980年考入陕西省艺术学校,学习戏曲表演专业,主工须生;1987年毕业后至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工作;2004年10月毕业于中央党校函授学院,获本科文凭。1997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同州梆子团合并至秦腔团后,一直在秦腔团一线工作,随团上山下乡,参加进京展演及各大艺术活动。2004年7月,被任命为秦腔团团长、秦腔团党支部副书记。
    被誉为“秦腔最高学府”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现有4个演出团,包括秦腔团、青年团、眉碗团和小梅花秦腔团。近年来,青年团的秦腔现代戏《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眉碗团的《西京故事》,小梅花秦腔团的青春版《杨门女将》等剧目在全国热演,而作为院里的“老大哥”,有“西北第一团”之称的秦腔团则在广大基层市场收获了口碑。
    记者:自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以来,广大戏曲工作者非常振奋,用“戏曲春天的到来”形容自身的感受。作为一家拥有70多年历史的秦腔“老”团的团长,您有什么最为直接的感受?
    赵扬武:最明显的感受是活力和干劲的注入。以前,受制于资金不足等客观因素,往往是空有想法,即便是求爷爷告奶奶实施了下来,也得大打折扣。如今,工作上备受支持,各级艺术创作基金为我们的好作品大开方便之门。比如,我们的新编秦腔历史剧《大唐玄奘》,不但在2015年创排之初便得到省级专项资金的支持,还于当年9月在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首演亮相,得到观众的肯定和专家的评点、建言,这对于我们进一步提升打磨,申报国家艺术基金都有帮助。此外,近年来,“政府买单、百姓看戏”的模式也让我们切实受惠。这不仅在于演出场次的增加带动收入的增长,更为我们打磨剧目、锻炼演员创造了平台和机会。如今,有戏、有舞台、有指导、有支持,全团上下干劲十足,有着更加饱满的精气神。
    记者:2004年7月,您成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干部任用制度改革后第一位经全团民主投票评选、被院部批准任命的秦腔团团长,到今天,已经在这个岗位任职近12年了,有什么治团经验可介绍?
    赵扬武:人们常说“要生气,领班戏”,指的就是戏班头不好当。剧团难管,这里面有客观原因,因为戏曲是角儿的艺术,一场戏几十号人,能唱上主角的只有一两位,由此便易于引发矛盾。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恰是演员为了舞台、为了艺术的比拼,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因此,对于管理者来说,除了公正、平衡、包容外,要善于做好服务工作。记得当年我在竞选演讲时,就在更好地服务大家方面给自己提出过要求。这些年一路走来,我觉得我们的演员真的很可爱,是一群真心热爱秦腔、甘愿把一切都献给舞台的人。因此,除了搞好评职称、体检、外出观摩等服务外,最大的服务便是把更多、更大的舞台提供给团里的每一位演员,尽最大的努力出人出戏,培育好观众,让团里的每一位成员收获戏里戏外的喜悦和成功。
    记者:秦腔团常被人们誉为秦腔“西北第一团”,您怎么看待秦腔团在老百姓中的口碑?
    赵扬武:秦腔团能在戏曲研究院中排为一团,不仅因为历史悠久,名家辈出,李正敏、任哲中、杨金凤、马兰鱼、马友仙等响当当的表演艺术家从这里产生并唱响全国,还在于不可胜数的演出在百姓心目中夯实的形象。老百姓爱看秦腔团的戏,认为秦腔的味道纯正。近30年来,我们团以演传统戏为主,特别是在下乡演出中,99%的戏都是传统戏。这一方面在于老百姓对传统艺术的需求强烈,另一方面在于戏曲研究院对4个团有不同的侧重。当然,在传统戏的演出中,我们也不固步自封,一些老戏因存在诸多不适宜当今时代的地方,就必须进行修改。再比如,借助戏曲研究院提供的便利支持,我们在演出过程中就加入过管弦乐队,音乐方面创新,令观众耳目一新。
    记者:秦腔团是一支坚持深入基层演出的队伍,与老百姓接触交流得多,请问您从中有什么样的感受,又怎么看待秦腔的未来?
    赵扬武:戏迷对我们的支持和对秦腔的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客观地讲,基层演出,条件往往艰苦。三九天露天演出,演员化妆的油彩都会冻住,必须先在火上烤一烤方能用。舞台上,两三个小时站下来,冻得整个身体都僵硬了。但是,观众与我们一样啊!我们时常能看到一些观众,不坐也不动,在那里站着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面对这样的观众,我们能不尽心演出吗?
    秦腔的观众群体年龄偏大,这是事实,几乎所有的戏曲种类都如此,但这并不构成我们不看好秦腔未来的理由。我从9岁登台演出,可以说,也一直见证着观众的变化。多少当年热衷摇滚、一见秦腔就掉头走开的年轻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境的沉稳、审美需求的变化,重新聚集在舞台下,渐渐地成为了老观众。秦腔的魅力、戏曲艺术的感召力也正在于此。我们相信,包括秦腔在内的、唱念做打俱全的戏曲自有其强大的生命力,无需过度担心。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