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荆楚沃土 谱写时代华章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8-11-09   

开幕式文艺演出《编钟与民族管弦乐音乐会》


“文化力量·民间精彩”湖北省第四届群众广场舞展演开篇《舞起来》


闭幕式演出剧目——荆州花鼓戏《河西村的故事》


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进京展演剧目——歌剧《有爱才有家》

    金秋十月,荆楚大地迎来收获季节,在这片沃土上生长出的一批优秀文艺作品以“新时代·新成果”精彩亮相第三届湖北艺术节,为迷人的秋光更增绚丽。
    新时代·新成果——第三届湖北艺术节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作品展演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北省文化厅承办,是近年来湖北省文化建设和艺术创作丰硕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9月30日全面启动基层惠民演出,10月19日武汉展演开幕,11月1日闭幕,围绕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优秀美术作品展览、群众文艺作品展演和“一剧一评”四大板块活动,近100家专业艺术院团、90余个社会文艺团体、近7000名演职人员,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西藏自治区艺术团体,共同呈现了68台大小戏和280件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还有1100多场惠民文艺演出,涉及30多种艺术样式,社会反响强烈。其间,18台剧节目参加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100件美术作品参加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广场舞、音乐、舞蹈、戏剧、曲艺5个群众文艺专场和群众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参加展演,可谓是好戏连台、佳作纷呈,观众流连忘返、赞誉有加。
    现实题材集中呈现
    观照时代抒情怀
    近年来湖北省各级文化部门和全省艺术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紧扣“四个讴歌”主题,突出抓好现实题材创作,现实题材舞台作品数量显著增加,一批有潜力,思想性和艺术性兼具的作品脱颖而出。参加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的18台剧节目,大部分取材于现实生活,是近年来现实题材剧目最集中的一次盛会。其中,12台剧目同时参加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
    展演作品从多层面、多角度反映现实生活,特色鲜明,连缀在一起成为一幅以荆楚大地为背景的时代画卷。现代京剧《在路上》塑造了一个敢于担当、正直清廉的女纪委书记的形象;歌剧《恩人·妈》《有爱才有家》、郧剧《黄连花开》、楚剧小戏《干书记巡堤》等聚焦先进人物事迹,传播正能量;荆州花鼓戏《河西村的故事》《乡月照人还》《茶树岭》、楚剧小戏《拆围》以乡村振兴为主题,反映改革开放40年来的乡村巨变;黄梅戏《桃花开了》、楚剧《澴河村的故事》、随州花鼓戏《不忘初心》、南剧小戏《金竹背篓情悠悠》等以精准扶贫为主线进行演绎,讴歌党和政府在脱贫攻坚中的正确引领以及劳动人民的实践和智慧;现代京剧《光之谷》以飞速发展的光谷为背景,讲述青年人实现创业梦想的故事,富有时代气息;黄梅戏《党的女儿》、京剧《童声》、阳新采茶戏《龙港秋夜》、豫剧《黄河绝唱》、荆州花鼓戏《刘胡兰》等把观众带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歌舞剧《沧浪水清》以长江大保护为题材,展现荆楚人文历史的同时传播环保理念;还有荆州花鼓戏小戏《拦花轿》宣传移风易俗,观照当下。
    入选优秀美术作品展览的100件作品均是现实题材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粉)画、雕塑等艺术门类。这些优秀作品,或聚焦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或赞美湖北,抒怀长江,彰显荆楚文化特色;或描绘美丽恬静的乡村景色,富有感染力,体现了湖北省美术工作者记录新时代、创造新成果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虽然都是反映现实,但每台剧节目在思想立意和风格把握上各有千秋。比如同样是反映农村生活的内容,在大的脱贫致富的话语框架中,不同作品致力于挖掘贫富变迁中不同人物的人心、人性、人情,为人民发声,《黄连花开》说了亲情,《乡月照人还》说了乡愁,《河西村的故事》说了贫穷对情感的伤害。再比如同样是京剧这一艺术样式,《在路上》庄重大气、流派纷呈,《光之谷》时尚酷炫、青春亮丽,二者风格迥异。
    原创水平持续增强
    “一剧一评”铸品牌
    参加展演的18台剧节目,涵盖京剧、楚剧、黄梅戏、荆州花鼓戏、南剧、豫剧、随州花鼓戏、阳新采茶戏、郧剧9个戏曲品种,以及歌剧、歌舞剧等艺术形式。除了两部移植改编剧目外,其他都是新创剧目,大部分都是湖北本土团队打造,可以看出近年来全省在剧目创作、剧团建设、人才培养上的引导和投入成效显著。
    一些常年演出传统剧目和综艺节目的院团,也积极投身于现实题材创作,振奋了人心,焕发出新的生机。大冶市艺术剧院和咸宁市咸安区楚剧团这两个多年没有新创剧目上演的剧团,这次以楚剧小戏《干书记巡堤》和《拆围》首登湖北艺术节舞台,说的都是当地湖区发生的故事,清新俏皮,用小戏练兵,以小见大;荆州九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武汉大学联合推出的歌剧《有爱才有家》在本届艺术节前已被列入文化部2017年“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名单、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滚动扶持剧目名单;阳新采茶戏传承中心创作排演的《龙港秋夜》是阳新采茶戏这个剧种首次尝试革命题材大戏创作,并且一改过去阳新采茶戏以武汉方言为舞台语言的传统,使用阳新方言进行表演,使其演唱与道白融为一体;老河口豫剧团打造的豫剧《黄河绝唱》,也是该团十几年来首次推出豫剧大戏,高亢的梆子演绎抗日史诗,动人心魄。
    从2015年第二届湖北艺术节开始到本届艺术节的“一剧一评”活动,引领大家回归艺术本体,开诚布公地提出意见和建议,让一些曾经载誉无数的大院团能够倾听批评的声音,也让初登艺术节大雅之堂的小院团获得鼓励和自信,将重心更多地放在提高作品质量的思考上来,成为打造提升作品的一个有效举措。
    本届艺术节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对武汉集中展演参演作品进行点评,充分发挥艺术评论引导创作、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作用,推动全省艺术院团出精品、出人才。每场演出结束后,专家与主创人员进行座谈交流,从编、导、演、音、美等方面进行详细点评,同时通过报刊媒体和微信公众号及时推出简报评论,别开生面的互动让主创、主演和院团长受益匪浅。
    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新老搭配写传承
    如果说本届艺术节集中展演的剧目是时代画卷,满台的演员则是最鲜亮的色彩。老年、中年、青年,乃至少年儿童演员,满堂生辉,特别是中青年演员崛起,新面孔众多,似一股强劲的清新之风,让大家领略了一个个技艺精湛、激情饱满、贴近生活与人物的表演。
    同一出剧目中“老带新”“传帮带”的模式比较常见,但往往是名演员或者老演员独挑大梁,年轻演员只是配戏。这一次许多剧目中年轻演员都拥有充分施展的空间,担任和名演员平分秋色的重要角色或者重头戏。如黄梅戏《党的女儿》,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杨俊领衔,程丞及吴进良、林杨、冯志刚等一批青年演员联袂主演;歌剧《有爱才有家》,歌剧表演艺术家刘丹丽主演,剧中其他角色和歌队都由武汉大学艺术学院学生扮演,一部优秀的现实题材歌剧同时也成为一部成功的教学剧目;豫剧《黄河绝唱》,每一幕都有宏大的场面,满台跃动的都是年轻的身影,尤其扮演男二号冼星海的演员年仅20岁,台风稳健、唱腔清润;荆州花鼓戏《河西村的故事》,根据院团特色量身定做,著名花鼓戏表演艺术家胡新中和李春华与另外一对年轻演员分别饰演两代人,12位女子组成的歌队别出心裁,笑中带泪的剧情仿佛催化剂,激发了演员的表演潜能。
    还有的剧目完全由年轻演员担纲主演。如京剧《在路上》,虽然主演万晓慧是梅花奖获得者,但独立挑梁主演这么一出反腐题材大戏仍是一种挑战,另外两位梅花奖获得者裴咏杰和王小蝉尽心尽力配演;京剧《光之谷》是为青年人创作,并且形式上尝试将音乐剧融进京剧,京剧《童声》更是为少年儿童创作,场面灵动活泼,这两部剧目除了个别配角,从主演到其他演员全是年轻演员;阳新采茶戏《龙港秋夜》,该剧种代表性传承人费丽君将主演让给学生,甘做幕后指导;荆州花鼓戏《刘胡兰》大部分演员不满21岁,刘胡兰的扮演者年仅16岁,为本届艺术节年龄最小的主演。
    戏曲演员的培养是一个周期长、见效慢的过程。近年来,湖北省通过举办湖北艺术节、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等全省性文艺活动,与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合作举办湖北省戏曲编导、舞美创作人才高级研修班,连续举办了10余个戏曲创作和各行当表演人才培训班,轮训800多人次,支持全省20多个戏曲院团招收900余名学员,推荐36人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戏曲、美术人才培养计划,有效壮大了文艺人才队伍。
    绚烂多姿竞风采
    群众文艺绽芳华
    本届艺术节,优秀群众文艺作品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赢得了广泛好评。其间,共展出180件群众美术、书法、摄影作品,5个群众文艺展演专场分别安排17个广场舞作品、22个音乐作品、18个舞蹈作品、10个戏剧作品和10个曲艺作品展示,向广大观众奉献出了一批群文精品力作。
    武当雄伟,汉水芳菲;延绵不绝的清江水、夜色无边的吊脚楼;千里林海万重山岳的神农架,月光梅花相依偎的武汉美……这些群众文艺节目以其独特的形态,充分抒发群众心声和家乡之美,让人回味无穷。舞美艺绝、充满激情的恩施土家族绕棺舞,豪气冲天的摔碗酒,拙朴醇美的鼓盆舞,寄寓人们美好愿望的端午习俗“摸鞋”,充满传统意趣的中秋民俗“摸秋”……这些色彩斑斓的人文景观,连接传统与现代,满足了人们对生活的诗意表达。湖北渔鼓的楚韵悠扬、恩施扬琴的高雅优美、湖北大鼓的通俗流畅、天门说唱的幽默诙谐、郧西三弦的轻松自如……湖北各地不同的曲种在舞台上一一绽放魅力,引得观众流连忘返。
    参演作品题材广泛,观照现实,引起人们的内心共鸣,非常有感染力。广场舞《凤凰飞旋》富有时代感,以航空大都市建设为背景,在舞蹈编创中充分融入鄂州特色,展现了一个古老又年轻城市的变化和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的风采;小品《下棋》《樱桃树下》、曲艺《守望》等一些作品反映空巢老人的生活,直击老龄化社会中人们的感情处境,让人潸然泪下;曲艺作品《河长巡河》《搬猪场》关注生态保护,通过拆迁、巡河的故事显示了人们越来越自觉的绿色生态观念;舞蹈《放下手机陪爸妈》、小品《张老汉的E时代生活》则从不同的方面探讨网络时代给现代人生活带来的巨变和由此产生的一些问题,富有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
    本次群文展演是近年来湖北省群众文化的一次大交流。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在观看展演后纷纷表示,无论取材还是表现方式以及演员表演都带给他们“非常多的惊喜”。专家对湖北广场舞所呈现出来的原创能力、舞蹈编排、舞台美感等赞叹不已,认为在传承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中广场舞做了很好的探索;音乐展演专场的点评中,专家认为群文工作者很有“专业范儿”,在传统音乐元素的挖掘和题材的创新上亮点很多;专家指出,舞蹈展演专场则各有特色,韵味悠长,不少舞蹈作品音乐、舞美、灯光和歌唱之间,通过手足与肢体的语言,穿越时空,直抵心灵;专家认为,戏剧展演通过很小的角度直面现实中的种种问题,很有生活气息,感情饱满,很打动人;曲艺展演专场则展示了湖北省各个曲种不同的魅力,各自的特点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届湖北艺术节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作品展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和“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办节宗旨,不论是优秀剧节目进剧场展演,还是进社区、进军营、进校园、进企业等惠民演出活动,抑或是开幕式演出《编钟与民族管弦乐音乐会》,香港特别行政区、西藏自治区艺术团体的艺术交流演出,或是以赞美湖北、抒怀长江、聚焦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主题的优秀美术作品展览,都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了高质量的艺术大餐。
    湖北艺术节已成功举办了3届,从3届以来所积累的文艺创作、院团建设、人才培养等经验看,湖北艺术节是新时代湖北文艺创作从“高原”迈向“高峰”的刻度表、里程碑。道阻且长,行且将至。愿未来的湖北艺术节平台越来越广阔,艺术精品越来越多。
    (本版文图均由湖北省文化厅提供)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