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罗 群
编者按: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全国舞台艺术创作、群众文化创作等工作持续深入开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文艺工作者、群文工作者讴歌新时代的热情日益高涨,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以明德引领风尚成为共同追求。
中国艺术节自举办以来,推出了一大批精品力作和优秀人才,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开幕之际,本报刊文回顾近年来全国舞台艺术创作情况和全国群众文化创作情况——这既是一次回顾,更是一次再出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艺事业走过了一段非常重要、极不平凡的时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舞台艺术领域明方向、正导向,转作风、树新风,出精品、育人才,为人民创作的导向更加鲜明,创作生产质量不断提升,事业发展欣欣向荣,队伍面貌焕然一新。据统计,自2012年到2018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数量由7321家增长到17123家,演出场次由135万场增长到312万场,观众由8.3亿人次增长到13.8亿人次。
中国艺术节是我国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综合性文化艺术盛会,在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开幕之际,回顾近年来全国舞台艺术的创作情况更显得意义非凡。
既有顶层设计又有具体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系列重要论述中反复强调文艺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为舞台艺术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
党中央、国务院陆续出台《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既有顶层设计又有具体举措,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提供了政策保障。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艺工作,为其发展提供政策保障,文艺创作投入不断加大。据统计,2012年到2018年,全国国有院团财政补贴从114.1亿元逐年递增至154.2亿元,年均增长5.1%;国家艺术基金5年来累计资助项目5112项,资助资金总额约41.1亿元。多个地区成立了省级、市级艺术基金。
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中发现创作主题、捕捉创新灵感。一系列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重大时间节点组织创作完成的重大文艺演出唱响了主旋律、弘扬了正能量,在全社会营造出昂扬向上、团结有力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深刻反映新时代伟大实践的现实题材创作成为舞台艺术创作一大亮点。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制定《关于加强现实题材舞台艺术创作工作方案》《推进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创作工作机制》,带动文化和旅游部直属文艺院团和各省区市创排了59部重点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组织开展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巡)演,对十八大以来的现实题材舞台艺术创作进行全面总结和展示,全国243部优秀作品参演,总演出场次达600余场;开展“主题歌曲+”创作采风活动,组织创作了一批优秀作品,并从中精选15首举办《抒情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新创歌曲音乐会》,受到广泛好评。
这些获得好评的文艺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增强了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近年来,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的主动性不断增强,长期扎根基层、深入生活的越来越多,初步实现了由“要我下”向“我要下”的转变。以2018年为例,列入统计的400家艺术院团在剧目创排过程中共深入基层创作采风7271次、14339天,6万余人次参与。
艺术来源于人民,也在服务人民的过程中接受检验。文艺院团、文艺工作者逐渐认识到,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随着低票价惠民政策的深入实施,更多百姓走进剧场享受文化大餐。文化和旅游部率先在主办的各项活动中降低票价,如中国艺术节、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等,低价票数量均超过总票数的60%。多地政府也将惠民演出纳入为民办实事重大项目之中,加大补贴力度。2012年至2018年,各级文艺表演团体赴农村演出由81.2万场增加到178.8万场。
推精品、搭平台
文化和旅游部以及各地政府部门坚持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出政策、把方向、给支持、促传播,不断加大对舞台艺术创作的引导扶持力度。
文化系统自上而下制定并落实“十三五”时期艺术创作规划,紧扣重大时间节点,艺术创作目标更加明确,重点更加突出,措施更加有力,“规划一批、创作一批、演出一批”的机制逐步形成,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突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戏曲振兴工程、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等重大艺术工程项目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组织专家进行跟踪指导,形成上下联动、全面发力的艺术创作生产体系;国家艺术基金设立滚动资助项目,推动艺术水准不断精进;推进文华奖等文艺评奖改革,使奖项含金量、美誉度显著提升;加强艺术评论,说真话、讲道理的文艺评论氛围愈加浓厚。
十八大以来,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新创与复排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作出以第十五届文华大奖获奖剧目豫剧《焦裕禄》、评剧《母亲》、淮剧《小镇》、京剧《西安事变》《康熙大帝》、话剧《兵者·国之大事》《麻醉师》、歌剧《大汉苏武》、舞剧《沙湾往事》、芭蕾舞剧《八女投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复排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一批经典作品。很多优秀作品在本届中国艺术节中也有不同形式的呈现。
文化和旅游部积极搭建优秀作品的展示平台,组织中国艺术节、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巡)演、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等展演活动。仅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举办的10余项展演活动,就调动全国各类艺术团体657个(次),参演剧(节)目达978部(个),现场观众达近80万人次。
随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工作常态化开展,舞台艺术工作者开始摈弃浮躁,静下心来搞创作。文化和旅游部举办戏曲、民族歌剧、交响乐、魔术等各类培训班,切实培育文艺工作者的专业精神、提升专业素养。自2017年开始,举办全国文艺院团长培训班,每年培训包括民营院团在内的院团长600人左右。通过实施“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等,充分发挥知名艺术家的传帮带作用,并对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精准组织人才培养项目。各地也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人才培养。
源自: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