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演出现场本报记者 卢 旭 摄
本报记者 罗 群
说起中国戏曲,京剧、昆曲、豫剧、越剧、黄梅戏等都有大批拥趸。而有些地方剧种,或许没有广泛的受众、没有辐射全国的影响力,但它们魅力独特、艺术追求高远,不仅深受一方百姓喜爱,而且诉说着中国戏曲、中国文化的博大与多元。
正在进行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上,就有白剧、盱河高腔、苏剧以及黔剧、荆州花鼓戏等地方剧种亮相,各显风采,让观众欣赏到其独特艺术魅力的同时,也乘着中国艺术节的东风,开拓出了更广阔的天地。
小剧种也有大格局
家国情怀、人间大爱并非大剧种的专利,小剧种也同样心中有情怀,肩上担道义。
苏剧《国鼎魂》改编自苏州潘氏一族保护并捐赠大盂鼎、大克鼎的真实故事。潘达于谨守潘家祖训,保护古董,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沧桑,矢志不渝。新中国成立后,潘达于代表潘氏一族,将古董宝鼎无偿捐献给国家。作品通过保鼎、护鼎、捐鼎的故事,颂扬“国脉文脉相牵,国运文运相连”的民族精神。
白剧《数西调》讲述了清末民初,白族妇女周秀珠收养杀夫仇人之子阿亮,本想将其养大为奴,以慰亡夫在天之灵,但在养育过程中与阿亮产生深厚感情,渐渐视为己出。经过一番恩与仇、爱与恨、善与恶的心理煎熬后,两颗恩怨交织的灵魂终得救赎和重生。“这部戏以母爱超越血缘、超越仇恨,表达的是大爱无疆这一世界性的主题。”该剧主演、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杨益琨说。而盱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则讲述了观众熟悉的杜丽娘、柳梦梅的故事,彰显至情至爱。
地方剧种能够驾驭的题材范围非常广泛。黔剧《天渠》根据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草王坝村原党支部书记黄大发的真实事迹改编,黄大发以三十六载光阴凿出横跨3个村、长近万米的水渠,造福一方。荆州花鼓戏《河西村的故事》讲述两个家庭、两代人的情感纠葛,故事背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农村发展到当下的新农村,以小见大地勾勒出近40年来中国乡村建设翻天覆地的变化。
舞台表现丰富多样
参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的部分地方戏曲剧种虽然相对小众,但其对艺术品质的追求丝毫没有降低,而是在戏剧结构、舞台表现上发力探索,充分张扬地方特色,力求美视美听。
荆州花鼓戏《河西村的故事》打破戏曲的常规结构,采用“无场次”形式,以类乎蒙太奇的方式穿插过去与现在的双重时空,自由鲜活而又不脱离戏曲的写意性特征,呈现出浓郁的江汉平原地方特色和荆州花鼓戏的剧种特色。苏剧《国鼎魂》也在保持苏剧纯正韵味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创新,唱腔以苏剧基本曲调太平调为主,根据剧情、人物需要采用了弦索调、南方调、流水板等,使唱腔富有现代气息。
与上面这些作品相比,盱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走了一条经典化路线。正如该剧导演童薇薇所说,汤显祖原著《牡丹亭》是经典中的经典,在剧作、唱词上进行改动,极易造成狗尾续貂之感。“因此,我们坚持只删不改的原则,加快戏剧进程、控制演出时长,但保证每一句唱词、念白都是汤翁原句,再以汤翁故乡的声腔演绎,打造地道‘乡音版’。”童薇薇说。
传承发展各有妙招
中国艺术节是一个令各剧种向往的平台,对于地方小剧种来说尤其如此。盱河高腔·乡音版《牡丹亭》主演吴岚说:“非常荣幸能够在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为广大观众带来来自汤显祖故乡的声音,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展示机会。”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无疑是小剧种振兴推广的有力推手。此外,地方剧种也各有妙招,为自己积累人才、争取舞台。
政策扶持对戏曲发展至关重要。原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于2012年划转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构——湖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加强对花鼓戏的传承保护。2016年5月,在以王芳为代表的苏剧表演艺术家的奔走呼吁下,经苏州市委、市政府批准,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正式建立,面临人才断层的苏剧从此有了独立建制的传承保护单位,一个“中心”守护一个剧种。白剧同样面临人才断层问题,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及时加大对白剧的扶持力度,给政策、给资金。杨益琨介绍,2018年,34名新人加入白剧队伍后,离开舞台一线的老演员、老专家倾囊授艺,对他们提供了极大帮助。
地方小剧种同时利用新的媒体手段,打开思路,加强推广。黔剧《天渠》主演、贵州省黔剧院院长朱宏介绍,贵州省黔剧院与贵州的电视媒体合作推出了60集戏曲情景喜剧《欢乐黔剧》,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表现黔剧的发展历程和剧院、演员的有趣故事,收到良好效果。黔剧《天渠》还是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上首个进行全剧直播的剧目,开播不到半小时,观看人次就突破10万。“这是个难得的平台,我们毫不犹豫地决定直播,向全国观众展现多彩黔剧、多彩贵州。”朱宏说。
源自: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