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文化资源转换为“走出去”优势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9-05-31   
    本报记者  党云峰
    5月28日,2019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国际文化贸易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本次论坛由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主办、首都文化产业协会协办,以“开放 合作 交流”为主题,包括主题演讲、成果发布、现场签约等五部分,从政府、企业、学者专家等视角聚焦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和对外文化贸易成果,全方位展现首都文化产业发展成就,助力开创文化产业对外开放新格局。
    助力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城市发展进步的灵魂,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衡量指标和动力支撑。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赵磊表示,近年来,北京市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与科技、金融及其他相关产业融合,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积极打造“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大力培育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全面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各项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文化贸易取得长足发展。
    据介绍,2018年,北京市文化贸易进出口额达60.2亿美元,同比增长17.5%,从具体分类看,北京市核心文化服务(广告、电影音像)进出口额达37.8亿美元,同比增长24.2%,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额达22.4亿美元,同比增长7.7%。总体上来看,文化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文化出口结构优化、对外文化贸易持续增长,对外文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促进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强了北京文化软实力。
    赵磊表示,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和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构成了北京文化的鲜明特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对外展示国家文明形象,对内增强文化自信,对全国文化建设起着引领示范作用,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使北京成为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首要窗口,意义重大。
    推动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
    论坛上,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董殿毅、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贾旭东、韩国CJ集团视动空间中国区总经理安九喆、学者于丹,分别进行了主题演讲。
    董殿毅介绍了北京市对外文化贸易相关情况,以及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四达时代、完美世界等优秀对外文化贸易企业的成功例子,同时提出当前对外文化贸易中还存在文化产品和服务缺乏核心竞争力等问题,并表示将进一步落实相关扶持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培育市场主体,深化金融支持力度,推动北京市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
    论坛现场签约项目11个,签约金额达16.5亿元人民币。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与北京市怀柔区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发展促进中心,国术科技公司与以色列EYECLICK公司,华韵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与三维六度(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世纪优优(天津)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多媒体电视有限公司分别签署了合作协议,在资金、人才、技术、版权、内容制作等领域开展合作,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合作与共赢发展。
    供给不能满足国际受众需求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而独特的精神世界,向世界展示中国人的价值理念和精神风貌是文化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之一。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主任张朝意在发布《中国文化“走出去”年度研究报告(2018卷)》时表示,随着我国整体实力和国际地位的大幅提升,中华文化“走出去”步伐越来越快,从政府到民间、从文艺领域到思想领域,中华文化“走出去”已经全面铺开,并在战略意识树立、理论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活动实践提质增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中外文化交流热不断升温——“欢乐春节”“相约北京”“亚洲艺术节”“中非文化聚焦”“阿拉伯艺术节”等一批重点文化交流活动已覆盖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看到中国文化“走出去”成绩斐然的同时,还要清醒地意识到,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还没有充分转化为“走出去”优势,有效供给还不能满足国际受众需求,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与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还不相匹配。
    在以“文创企业走出去的实践与探索”为题的对话交流环节中,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魏鹏举和北京洪泰文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胡敏、四达时代集团副总裁赵月琴、北京文投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刚等嘉宾进行了深度探讨,分享了各自企业海外发展的宝贵经验,就中国文化“走出去”实践和如何寻求文化贸易深层次、多领域合作进行了交流。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