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十二艺节”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9-06-05   

文华大奖获奖作品豫剧《重渡沟》片段亮相闭幕汇报演出     本报记者 陈 曦 摄

文华大奖颁奖现场     本报记者 陈 曦 摄

文华大奖获奖作品舞剧《天路》片段亮相闭幕汇报演出    本报记者 陈 曦 摄

群星奖获奖作品《击壤歌》     本报记者 陈 曦 摄

“十二艺节”受到媒体积极关注   本报记者 卢 旭 摄

演艺及文创产品博览会上,观众对文创产品兴趣浓厚。本报记者 陈 曦 摄

观众通过文化上海云预约群星奖决赛门票,在举办地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现场取票。本报记者 王 彬 摄

    本报记者  罗  群  王  彬  采访整理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于6月2日闭幕,关于艺术节的话题还在继续。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以“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为宗旨,通过演出、展览等不同形式,与百姓共享文化艺术成就。本版特关注参与本届艺术节的部分专家、媒体、观众对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的看法,以飨读者。
    专 家 视 角
    参评本届文华奖的话剧中,涌现出不少优秀作品,部分作品拥有精品的属性,具有经典的潜质。参评作品艺术水平高超,涵盖军事、工业、农业、历史等多种题材,表现形式多样,塑造了许多来源于生活、服务于人民的人物形象,舞台呈现上也融入了高科技元素,受到观众的喜爱。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
    中国艺术节是“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专家、观众可以在这里欣赏制作精美、水平高超的歌剧舞剧作品。获奖的几部作品既有聚焦现实主题、接地气、展现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作品,又有历史、谍战题材的当代表达;既有感天动地的民族团结奋斗史诗,又有运用新颖独特的手法和语汇赞扬民族英雄的深情之作。
    (作曲家、中国歌剧研究会主席王祖皆)
    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引导、支持下,中国戏曲涌现出大量优秀作品,各个地方、各个院团都创作了讴歌时代、讴歌人民的作品,代表了戏曲在当代的发展成就。获奖作品以不同题材、不同角度、不同方式,致敬中国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期待中国戏曲以独特的表达方式,不断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辉煌。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
    本届群星奖决赛的参演作品中,不乏对环境保护、脱贫攻坚、基层政治生态、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城市新移民、文化交流等话题的关注,表现出群众文艺工作者对社会问题的关切和思考,值得鼓励。当下我们身处的时代充满活力,群众文艺关注的不应仅是油盐酱醋茶,更应该是时代的变迁,要站在大背景下解剖社会,让创作跟上时代步伐。   
    (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徐丽桥)
    深刻的思考要以优秀作品呈现,内容与形式创新不可或缺。要以小切口体现大格局,抓住典型事件或人物,在体现群体特点和人物情感的细节处下功夫,对艺术语汇精准提炼,以达到四两拨千斤之效。以小作品触碰大事件时,要避免流于谈表象、说现象,不能触及本质的问题,避免让手法上的“真探索”变成表演上的“假把式”,给艺术形式“减分”。(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李建平)
    群众文艺贵在平中见奇,能将“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事物艺术化呈现出来。这就需要从业者不断吸收最新理念,分析最新事件,洞察社会心理,时时思、处处想,将艺术的真实性寓于造情、造境、造势之中,引领群众入情入境入心。
    (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
    当前,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更加多元,审美水平不断提升,加之文化产品较为丰富,要求群众文艺工作者树立精品意识,提高对自身综合素质的要求。群众文艺工作事关风尚引领,在创作层面需要有专业的态度,同样要向“高峰”攀登。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平)
    在文旅融合的大趋势下,群星奖的示范引领效应体现在带动提升整体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质量等方面。从“作品容器”到“交流平台”再到“资源通道”,群星奖的“不落幕”体现在角色转化中,将成果永留基层。(中国田汉研究会会长周光)
    媒 体 观 察
    专家认为,目前在我国文艺创作中,单纯的守正或单纯的创新比较容易,难的是守正与创新的深度融合。“十二艺节”的参评、参演剧目将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舞台艺术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新华社)
    这是我国文旅融合体制改革后举办的第一届中国艺术节,首次将演艺和文创纳入博览会,开放的大平台带来开阔的“大文化”视角,文旅融合的策展理念贯穿始终。以全国最高水准的演艺及最高水平文创展示内容为基础,博览会在呈现演艺、文创等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势头的同时,充分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最好继承与发扬。
    (《光明日报》)
    “十二艺节”,看似展现的是舞台艺术,其实呈现的是城市的各方综合创新能力——从审美层次、呈现理念、技术手段到演员表演,乃至是否有文创意识。(《新民晚报》)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坚持唱好艺术这台“惠民戏”,不仅51台剧目低价票超六成,还推出一系列免费的公益惠民演出。尤其是“演艺大世界”这一文旅资源最为集中的核心区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与懂戏爱戏的上海市民,彰显了文旅融合的放大效应。
    把优质的文艺创作推送到百姓面前,才能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台上的幸福感放大了,台下人民的获得感也跟着放大了——这也成为全国文艺工作者注重深入基层、服务百姓的缩影。(《文汇报》)
    提升影响力是群星奖持续惠民的重要手段,需要创作生产与联动传播齐抓共举。“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群众文艺工作者要具备“用户思维”,在作品创排阶段就要着力吸引群众参与,同时,注重将省市级优势文化资源和宣传资源层层引向基层,避免好题材和好做法被湮没。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观 众 心 声
    陪家中老人看了这次“十二艺节”的3场戏曲演出,分别是苏剧《国鼎魂》、秦腔《王贵与李香香》和沪剧《敦煌女儿》。最初以为戏曲只受到老一辈人的喜欢,没想到我也听进去了。我想主要还是题材的原因,没想到程式性很强的戏曲也可以展现如此丰富的故事情节。这几部戏勾起了我对戏曲的好奇,今后,我会去看一些经典的传统戏。(观众苏涵艺)
    我是山东人,在上海念书,毕业后就留在了上海,一晃也5年了。“十二艺节”开票以后,我早早就抢到了来自山东的歌剧《马向阳下乡记》的票。剧中的李云芳、梁会计、二叔就好像是家乡的亲人一样。剧中居然还有吕剧元素,熟悉的地方小调一出来,我就仿佛回到了家乡。看着《马向阳下乡记》,让我格外思念在老家的父母。
    (观众汪黎雯)
    我今年73岁了,平日最爱和小区里的邻居一起跳广场舞,这次听说“十二艺节”票不贵,我和几个舞伴一起看了两场舞剧。平时我们跳舞就是对着手机里的视频学习,很少在剧院里看舞剧。舞蹈居然可以讲故事,还可以塑造人物,剧情也非常好看。我跟舞伴记住了几段舞蹈,看看回去能不能教给我们舞蹈队。虽然我们是业余的,但也要向专业看齐。我们听说《天路》特别好看,但是剧场太远了,我们不会开车,散场后回家不方便。希望以后不要安排太远的剧场。(观众辛小梅)
    我儿子今年6岁,在路上偶然看到中国艺术节的广告,很好奇,回家缠着我说想看。我选择了几部适合他的作品,有儿童剧《三个和尚》《那山有片粉色的云》以及人偶舞台剧《最后一头战象》。在剧场里,平日里淘气捣蛋的他竟然看得很认真,每一部他都很喜欢,到家基本可以完整地给他妈妈复述剧情,这让我很意外。我们从前没有培养过他这方面的兴趣爱好,既然他这么喜欢,以后会给孩子创造更多走进剧场的机会。 (观众伦纲)
    我看了好几场惠民演出,尤其是中山公园的几场,因为离家比较近,我几乎都看了。演出很精彩,艺术形式多样,尤其是清唱,看得出艺术家的实力,我听得很过瘾。但是我大部分时间是站着看的,听说预约票得扫码、上网,我岁数大了不太会弄。以后能不能多设置几个发票点,对老年人可能方便一点。
    (观众老李)
    我是文艺爱好者,从5月初就开始关注群星奖决赛和惠民场的预约抢票通道,最终只抢到一场,常常是500张票一开始发票就秒光。节目还是现场观看更过瘾,希望以后能开放更多与主创直接对话的渠道。(观众王娟)
    我刚退休不久就进入了老年大学,并入选舞蹈队。看了群星奖节目才了解到,普通人一样能登上政府奖项的舞台,我感到很受鼓舞、信心倍增。看完节目收获很大,争取把节日中的好点子用到我们自己的作品中。   (观众李梦馨)
    我女朋友是故宫文创产品的忠实“粉丝”,听说在这次“十二艺节”演艺及文创产品博览会上,故宫文创展台带来了最新出品的故宫口红,特意让我来买,可惜来晚了,已经卖断货了。我逛了整整一个下午,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创产品真是琳琅满目,我还一边逛展一边用手机拍摄视频发送给正在上班的女朋友。可惜博览会时间太短了,感觉有点仓促。
    (观众严申申)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