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先看!河北报告诗剧《没有不可逾越的冬天——医护日记》带妆联排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20-07-17   

    “公元2019年,一个将载入史册的冬天。春节,失去了往常的温馨和团聚,荡起了没有枪林弹雨的硝烟……”7月15日、16日连续两晚,悠扬的乐曲伴着深情的诗句回荡在燕赵之声小剧场,让人心潮澎湃。由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省卫健委主办,河北演艺集团承办,河北省心连心艺术团、河北省歌舞剧院演出的报告诗剧《没有不可逾越的冬天——医护日记》在这里进行带妆联排。

报告诗剧《没有不可逾越的冬天——医护日记》剧照。河北日报记者曹铮摄

    报告诗剧《没有不可逾越的冬天——医护日记》以纪实长诗展现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不畏生死、战之必胜的抗疫之路,讴歌战“疫”中的医护群体。该剧以“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群体形象为主线,触及不同场景的医生和护士的记忆,将他们工作的状态、足迹、心路历程、情感等展现在舞台之上。全剧以诗的意境营造为切入点,寻找一种独特的呈现样式,在戏剧化、情节化、人物化上下功夫,追求舞台形式呈现的多样性。除朗诵、情景表演、舞蹈等传统舞台表现形式,还结合了LED、冰屏、灯光、音响等现代科技,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展示与开掘,营造出生命的对话,情感的交融、厚重的史诗般场景再现。

报告诗剧《没有不可逾越的冬天——医护日记》剧照。河北省心连心艺术团供图

    “从2019年的冬天,到草长莺飞的春天,一场前所未有的疫情来袭。令人感动的是那些医者仁心的白衣战士,从全国的四面八方逆行武汉,在死亡和重生交替出现的危难关头,燃烧着他们生命的火焰。”长诗作者、该剧编剧是我省著名剧作家孙德民,他在提笔创作前收集和阅读了大量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日记,被深深地感动着,曾几度落泪。“《人民日报》曾刊登过一篇医护日记,从中我看到了‘90后’年轻医护人员内心的精神高地和价值坐标,非常感动。因为是有感而发,这首长诗四五天时间就创作完成了。”创作源自真人真事,孙德民希望通过这部剧把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表现出来,把长诗立体地、艺术地展现在舞台上。

报告诗剧《没有不可逾越的冬天——医护日记》剧照。河北省心连心艺术团供图

    该剧“男一号”由河北演艺集团原党委书记王晓英出演。这位“老戏骨”曾担任承德话剧团团长,出演过话剧《这里一片绿色》《圣旅》《帘卷西风》《十三世达赖喇嘛》《苍天在上》《醒悟》等,曾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阔别舞台17年后再次登台,62岁的王晓英直言“能回归舞台是人生中一件特别幸福的事”。
    “我在剧中的角色是讲述人,但并不是旁观者,需要融入整部剧中。虽然这部剧的表演都是靠语言来传达,但语言的背后实际上都是戏,需要更投入,才能传递出真情实感。排练时我跟演员们一起探讨,每一句台词应该怎么说才能打动观众。”短短一个半月的排练时间,要背过大篇幅的台词,又要找回舞台感觉,还要感情饱满地完成70分钟的表演,有时王晓英睡到半夜忽然来了灵感,会反复揣摩“这段戏的感觉不对,应该换一种表演方式”。渐渐地,他捕捉到医护人员的种种心路历程,调整每一句台词的表达方式,真挚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流淌在舞台之上。

报告诗剧《没有不可逾越的冬天——医护日记》剧照。河北省心连心艺术团供图

    该剧导演马海燕是首次执导报告诗剧,在导演札记中她这样写道:“在疫情中逆众人而行的医务人员是这个时代的英雄,但他们也有普通人的喜乐哀惧,他们也是别人的子女、妻子或丈夫、父亲或母亲,心中也有许许多多的牵挂。面对疫情,他们义无反顾,舍小家为大家,全力以赴,守护生命,彰显出担当奉献的高贵品质和家国情怀。”她深情表示,这些医护人员的事迹必将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她坦言,留存历史、留存崇高、留存壮美、留存精神、留存回忆、留存温度,是此次创作的初衷和目的。

报告诗剧《没有不可逾越的冬天——医护日记》剧照。河北省心连心艺术团供图

    从3月30日开始,到之后的排练,再到带妆联排,河北省心连心艺术团的全体演职人员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此次创排中。“‘心连心’常年活跃在基层,排‘大戏’的机会比较少,大家都很珍惜这个机会。”省心连心艺术团团长罗洪亮介绍,此次创排,团里全员参与,以剧代训。报告诗剧特别要求意境、情感、节奏、韵律的表达,演员们不断学习如何做到内心有戏,脑子里有画面,在塑造舞台形象上有了极大提升。罗洪亮希望,通过不断打磨,要力争把这部剧打造成一个精品。

    (河北日报记者曹铮)
    源自:河北日报客户端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