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绿色赞歌 铸就精神丰碑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22-09-13   

——评话剧《塞罕长歌》

(本版图片均为话剧《塞罕长歌》剧照,由相春霞摄)

  一曲奋斗者的长歌
  那书晨
  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承德市围场县。如今,一踏进塞罕坝,郁郁葱葱的林海,松涛阵阵,鸟鸣兽奔,令人心旷神怡。难以想象,60多年前,这里却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千里荒原沙地,如不尽快治理,将严重威胁京津的生态环境……
  1962年,中央决定成立塞罕坝林场,调集全国的专家治理这片荒原。50多年来,塞罕坝三代务林人筚路蓝缕,“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住马架子、地窨子,喝雪水、雨水,吃盐水煮麦粒……成功营造起百万亩人工林海,他们以青春和汗水甚至生命,创造了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史上的奇迹,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史,演绎出令世界瞩目的中国故事。2017年,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环境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机械林场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指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把他们的感人事迹搬上舞台,把他们的故事讲给世界听,是当代戏剧工作者的责任使命。承德话剧团义无反顾,承担起这个重要而光荣的使命,历经数年,几易其稿,精心创作了话剧《塞罕长歌》,对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的评价及绿色发展的理念做出生动的艺术诠释。《塞罕长歌》创排至今已经演出150场,获得2019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百年百部”创作计划,并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支持,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今年,还参加了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角逐文华大奖。
  精品之精,就在于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精深思想的获得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深入生活,从鲜活深厚的生活中发现艺术之美。塞罕坝机械林场112万亩的绿色是历经50多年、三代务林人艰苦奋斗创造出来的,“塞罕坝精神”也是三代务林人接力坚守、共同铸就的。只有塑造塞罕坝人的群像,才能深刻诠释“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才能真正反映塞罕坝人的精神风貌和先进事迹。为塑造好这一群像,编剧孙德民以近80岁的高龄,带领主创人员先后十几次走进塞罕坝林场,走访了林场所有的望火楼,采访近百人,常常潸然泪下、彻夜难眠。老一代务林人平均寿命仅仅52岁,但他们硬是用生命、青春和热血营造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海,创造了生态奇迹。主创人员一步一步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刻体悟他们以苦为乐、“林为情思风做马”的生活状态,感受他们“把爱交给青山,今生无悔无怨;把爱交给绿水,久久为功不变”的执著坚守和甘于奉献的崇高理想,以饱满的激情,生动刻画出以佟保中、李斌、杨宁先等为代表的第一代务林人身上体现出的责任、服从和信念;以佟刚、杨娜等为代表的第二代务林人的默默坚守;以佟小林等为代表的第三代务林人以父辈为榜样,再次创业的青春阳光。
  精湛的艺术需要巧妙的构思、严谨的结构,更需要鲜活细节的铺陈。板块式的结构无疑更适合这一题材的结构形式,编织了佟保中一家三代人的故事。
  第一板块开始就是白毛风席卷整个塞罕坝,佟保中等对种了两年树成活率几乎为零的现实感到绝望,冒险下坝,却被埋在雪窝子,差点冻死。任晓君等几个女学生带着憧憬、满怀热情闯进了塞罕坝;老厂长和杨总工举家搬到了塞罕坝,让他们深受触动。而《上甘岭》电影放映堪称神来之笔,既是时代背景的表现,也奠定了全剧的精神基调,“上甘岭精神”与“塞罕坝精神”一脉相承。在这一精神支撑鼓舞下,“马蹄坑会战”最终取得成功。苍天不负,层层白雪下终于吐出嫩绿……
  第二板块从一场大旱开始。眼看就要成材的12万多亩松林,因为严重的干旱一片一片地枯死倒下,林场的天塌了!然而,他们是林场职工,他们相信只要信念不变,精神不倒,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这个信念,不仅来自他们对育苗技术的掌握,更来自他们内心深扎的对林场的爱、对使命的自觉担当。就像佟保中的儿子佟刚那样,守在望火楼,不惧孤独,能忍寂寞,夏天雨水就干粮,冬天一张煎饼一口雪,换来几十年不丢一棵树、没失一次火……
  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塞罕坝林场考察时强调,塞罕坝林场建设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史。你们用实际行动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这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示范意义。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
  体现在舞台上,便是佟小林为代表的第三代务林人的自觉担当。如果说,佟刚是守业者的代表,二次创业的责任使命就落在儿子佟小林的肩上。几十年,父辈们坚持不懈,“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能种树的地方都种上树了,塞罕坝已经成为一片绿海,佟小林们只要守住这片林子就不算失职。但他们偏要在唯一没种上树的10万亩石质阳坡上种出树来。这里虽然土层只有5厘米厚,他们敢想敢干,发挥科技力量,解决了土质问题;听从专家建议更换了更适合的树种……杨娜等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林场”,主动调到林场一线,研究实际问题。他们迎着希望,怀揣梦想,继承父辈的精神,追求塞罕坝的未来,追求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开始了二次创业。
  制作精良在于不断的打磨修改,大到背景环境的烘托、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转台的巧妙设计和运用,小到每一个细节的安排,一个道具的使用,每一个人物的表演、台词都精益求精,形成舞台表现的行云流水。
  感悟他们“把爱交给青山,今生无悔无怨;把爱交给绿水,久久为功不变”“听从党的召唤,建设绿色家园”的家国情怀,谱写一曲奋斗者的长歌,奉上我们深深的敬意!
  (作者系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

  熠熠生辉须经反复打磨
  姜志涛
  承德话剧团用时5年、精心创作的《塞罕长歌》好评如潮,并荣获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但他们并没有就此止步,为了精益求精,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最近又经过加工修改,推出了全新的“升级版”。我有幸再一次观赏,再一次被感动,再一次受到心灵的震撼。
  升级版的《塞罕长歌》舞台面貌有了巨大变化,舞美更精致,表演更细腻,细节更动人,立意更深邃。《塞罕长歌》可以说是塞罕坝务林人的创业史、奋斗史、成功史。全剧历经55年的时间跨度,展现了三代务林人的不同风貌,让我们感受到清晰的历史刻度和鲜明的时代印记。
  升级版的《塞罕长歌》场面宏大、主题厚重,具有史诗剧的特点。剧作家孙德民(执笔)、肖绍权、张雪燕用细腻的笔触刻画出血肉丰满的艺术群像,称得上是务林人的“群英谱”。
  该剧用3个段落,也可以称作3个板块来展现三代务林人3个不同阶段,每一个段落前又有一个序幕,这样的结构实属罕见。佟保中、佟刚、佟小林一家三代人的奋斗历程,可以视作塞罕坝全体务林人的缩影,这3个形象具有典型性和典型意义。三代人虽然所处的年代、环境和条件不同,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不忘初心、不辱使命,最终把贫困荒芜的塞罕坝变成了绿水青山。
  升级版的演出把三代人的不同使命交代得更明了。全剧共分6场,前三场表现的是第一代人的创业历程。上世纪60年代,以佟保中为代表的一群林业大学的毕业生,响应党的号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了条件极为艰苦的塞罕坝。那是个有理想、有信仰、有激情、有干劲的年代,精神的富有战胜了环境的贫瘠,剧作家把那代人的精神特质刻画得立体、生动、真实、感人。最终他们用汗水、泪水甚至生命(技术员高志就牺牲在运树苗的途中),将不毛之地变成了林海。
  如何守住这份来之不易的家业,责任自然就落在了第二代人的肩上,这是第二板块演绎的主要内容。佟保中的儿子佟刚是第二代人的典型代表,他是个尽职尽责的护林员。这场戏有一个情节让人既感动又揪心。佟刚和妻子二桃领着儿子榛子(后来叫佟小林)住在望火楼,榛子除了爸爸妈妈,很少接触到外人,用二桃的话说:“榛子从小就一个人天天长在树林子里,和树、和鸟、和林子里的小动物待在一起,平时很少说话,更怕见生人。”榛子见到大姨羞涩地叫“妈”,见到爷爷佟保中也迟钝地喊“爸”。5岁的孩子只会叫“爸”、叫“妈”,这个情节让观众感受到务林人做出的巨大牺牲和奉献,他们真正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佟刚夫妇在望火楼守望了30多年,在他们手里没丢过一棵树,没发生过一次火灾。第二代人守住了基业,守住了理想,守住了绿色。
  第三个板块虽然只有一场戏,但以佟小林为代表的新一代(第三代)务林人的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他们阳光、自信、乐观、开朗,当年那个只会叫“爸”、叫“妈”的5岁男孩,林业大学毕业又回到塞罕坝,如今已是分场场长。经过几年的努力,在林科院专家的帮助下,采用现代化的技术,佟小林的二次创业最终获得成功,10万亩石质阳坡也变成了绿色林海。塞罕坝三代务林人把贫瘠的荒山秃岭变成了富饶的茂密森林,这是让全世界都为之敬佩的壮举,201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塞罕坝林场地球卫士奖。
  知名导演王延松继承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美学传统,用诗化的叙述形式将这台时间跨度长、英雄人物多、场面铺排大的戏,演绎得激情四射、浪漫抒情。如老场长李斌临终前回到塞罕坝那场戏,导演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段来营造壮美的氛围、诗化的意境,在深情的音乐、橙色的灯光烘托下,老场长那段发自肺腑的独白如诗如歌、如泣如诉。
  观看升级版的《塞罕长歌》让我再次感悟到,精美的艺术品只有经过反复打磨才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高质量的戏剧也只有不断攀爬才能登上艺术巅峰。承德话剧团的艺术家就是这样一群埋头苦干、踽踽前行的实干家,他们能在戏剧界屡创奇迹也就不足为怪了。
   (作者系《中国戏剧》原主编)

  聚焦绿色发展时代主题 歌颂奉献无悔人生
  赵惠芬
  由承德话剧团创作演出的话剧《塞罕长歌》聚焦绿色发展时代主题,秉承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以佟保中等为代表的塞罕坝林场职工鲜明感人的人物群像,艺术地诠释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堪称一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
  《塞罕长歌》在主题开掘上,凸显时代性把握。当佟保中他们绝望地想要逃离时,《上甘岭》电影的放映,恰如他们迷茫的精神世界照进的一道光芒,蓦然意识到肩上沉甸甸的使命,由衷表示要“像上甘岭的战士守住阵地一样,守住塞罕坝,绝不撤退”。“塞罕坝精神”与“上甘岭精神”一脉相承,以后,无论马蹄坑会战还是抗旱救灾,乃至在石质阳坡上的二次创业,住马架子窝棚不知道冷,吃盐水煮麦粒不觉得饿……都是这种精神支撑着他们,50多年不懈奋斗,终于使荒原变林海。另一方面,作品始终追寻并突出生态修复、绿色发展的时代要求和科学发展的理性精神,使得这一模范群体的崇高精神风范有了扎实的现实根基,厚重而坚实。
  《塞罕长歌》为了表现塞罕坝三代务林人的创业史,构建了独具匠心的戏剧结构,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又性格迥异的人物群像。在群像中突出“这一个”,在共性中刻画个性,有的浓墨重彩,比如佟保中,从“逃离”的迷茫到决定留下的坚定乃至三代人的坚守,都给予浓墨重彩的描摹刻画;有的则是简笔勾勒,寥寥数笔,却也令人难忘。在整体结构上,以佟保中一家人的故事作为主线,点面结合,生动反映三代人的奋斗史。选取典型事件凸显时代特征,形成全剧恢弘浑厚的意蕴。如第一阶段以马蹄坑会战作为典型事件,突出创业的艰难。第二阶段典型事件便是抗旱,精神意象便是守望。第三阶段的核心事件是二次创业。3个板块,层层推进,全方位表现了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者“地球卫士”“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的精神风貌,艺术诠释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生动揭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塞罕长歌》在整体恢弘叙事下,以更多生动感人的细节,赋予作品充盈的诗性和丰满的血肉。当佟保中被救活后睁开眼虚弱地颤声说:“二嫂,我还活着?”二嫂带哭腔答:“活着,你还活着。”无需更多,令人潸然泪下。
  特别喜欢作品对“树”这一意象的提炼,是对题材精神气质的精准把握。树在每个塞罕坝人心里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种树,种活树,是他们的梦想和一生的事业。树是他们的生活日常,也是他们的精神世界,是他们人生的形式。男儿有泪不轻弹,树却能让他们数度泪流。正如佟保中感慨的:种树,就像养育孩子一样,除草,治虫,浇水,修枝,间伐……伴着这些树,走了五十多年,树长高了,长直了……人老了,腰弯了,背驼了……可换来了绿水青山,生态文明,创造了防治荒漠化的世界奇迹!
  他们用50多年的时间,与这些树一起,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绿色恋歌!
  (作者系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为历史保留一份绿色发展的艺术档案
  金  涛
  塞罕,蒙古语意为“美丽”。塞罕坝,意即“美丽的高岭”。历史上,塞罕坝曾为清朝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一部分,森林遍布,水草丰美。从清末开始,因开围放垦、侵略者掠夺采伐,加之连年山火,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塞罕坝原始森林荡然无存,竟退化为“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高原荒丘。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三代务林人的努力,塞罕坝又成为“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塞罕坝人奇迹般地造出了可以绕地球12圈的世界最大人工林海。这一惊人变化是如何实现的?承德话剧团《塞罕长歌》以真实故事为原型,再现了这段艰苦卓绝的岁月,为历史保留了一份生动的艺术档案。
  以艺术形式再现塞罕坝绿色之变,既是时代命题,也极具创作难度:如何从平淡枯燥的林场生活里挖掘戏剧故事?50多年的时间跨度,三代人的坚守,怎样浓缩到两小时的话剧舞台?讲述塞罕坝的变迁,既要在生活中找故事,又不能止于故事,这是一片精神高地,编剧能否写出高度,演员能否演出高度?近日观看最新版《塞罕长歌》,可以说这部几经打磨、多次获得大奖的话剧精品,达到了人们的预期。
  《塞罕长歌》的成功,坚实的生活基础是根本。从2017年《塞罕长歌》创作之初,近八十高龄的知名编剧孙德民就带领主创团队,用3个月时间14次走进塞罕坝,走访了五六十位务林人,深入生活聆听他们的心声。塞罕坝有太多故事让孙德民为之落泪。上世纪60年代建场初期,塞罕坝连着两年栽树失败,工程面临下马,这时候塞罕坝的场长退了承德的房子,举家迁到塞罕坝落户;林业部的工程师到塞罕坝当总工程师,退了北京的房子,带着爱人、孩子也来到塞罕坝。栽不出树来,他们就不离开塞罕坝。在林场望火楼,孙德民遇到一户守护林场的家庭,他们春天把粮食运上山,一吃就是一年,因为望火楼没人交流,孩子5岁了只会叫“爸”“妈”。孙德民说,如果没有这些洗礼,就没有创作的激情,也不会有那么多感人的细节。
  《塞罕长歌》写了三代务林人,每代人都有每代人面临的问题,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坚守,难能可贵的是,编剧写出了不同年代务林人的时代特色,将独特的人物形象立在了舞台之上。
  舞美与话剧内容的完美融合是《塞罕长歌》的另一大亮点。全剧一开场先声夺人,通过投影的方式,将狂风肆虐的白毛雪投射在舞台帷幕上,暴风雪以简洁的中国式写意表现,呈现出巨大的张力,一种在电影里才能看到的视觉奇观被搬上了话剧舞台。《塞罕长歌》中新媒体的第二次巧妙运用出现在林场员工观看电影《上甘岭》之际。导演大胆地让话剧舞台上立起柱子扯上银幕,真的放起了电影。当《上甘岭》中的经典片段出现、“一条大河波浪宽”的音乐响起,全场情绪瞬间点燃。  将老电影搬上话剧舞台,这一处理方法让观众置身历史情境,此时第一代务林人喊出要像战士守护上甘岭一样守护塞罕坝,观众就不会觉得突兀和生硬,而是水到渠成。放电影一幕,将爱国、担当、使命这些伟大的信念像钉钉子一样深深地楔入了塞罕坝这片土地。
  塞罕坝环境艰苦,但《塞罕长歌》在艰苦的底色上却始终昂扬着一种乐观的理想主义精神。这种乐观,一方面体现在细节处理上,另一个关键因素是舞台音乐。整部作品将电影《上甘岭》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作为主旋律贯穿全剧3个章节,“一条大河”的旋律自始至终激荡人心。正如导演王延松所说,将“一条大河”作为一个种子埋下去,它不是一个简单的音乐的种子,更是一个文学的种子、生命的种子、精神的种子。在一个躲避崇高、追名逐利被某些人奉为金科玉律的时代,这样一种理想主义的澎湃激情无疑难能可贵,也能触发许多观众的共鸣。
   (作者系中国艺术报通联国际部主任)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