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点赞 群众感动 戏迷追捧
责任编辑:王琳      发布日期:2019-05-21   

河北梆子《李保国》剧照

    河北梆子《李保国》:高歌当代英雄
    河北梆子《李保国》以时代英模——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为原型创排,通过再现李保国进山、苹果套袋、资助学生、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等工作和生活的场面,展现了李保国作为科技工作者和大学教授,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精神。该剧作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项目,自2017年1月首演以来,进学校、走乡村,已累计演出 170 余场,感人至深的故事,特色鲜明的声腔,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戏曲的魅力,更将时代英模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观众心里。该剧荣获了中宣部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本版摘编部分专家对该剧的点评与该剧在基层巡演过程中高校师生、乡村群众与戏迷的反馈,以期使读者直观地感受到河北梆子《李保国》的神奇魅力。

    师生点赞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胡跃高教授:感人至深!我曾经访问过岗底村邻近的前南峪村——那里曾经是抗日军政大学所在地,李保国教授带着课题组扎根那里,奋斗多年换来果树满山。农业现代化需要千千万万“李保国教授”式的科技工作者。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教师吴向宇:李保国是当代愚公、时代楷模,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教授!河北梆子《李保国》进校园,不仅展现了淳朴乡音的艺术魅力,更是一次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邵丽君教授:声腔国粹久未闻,家乡文化倍感亲,太行愚公感人深,无私奉献为人民!今日观看李保国,人心撼动眼泪多,太行山上写春秋,安营扎寨种苹果!生态建设为富民,聚水聚土变成金,剪枝疏果又授粉,科研解难为脱贫!七尺男儿热泪流,开山造地育果树,改变观念创奇迹,农民走进新天地!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学生魏林涛:90分钟的演出,数不清有多少次此起彼伏的掌声。我记得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果树就是课桌,山里就是教室。”每个时代都有英雄,英雄不仅在舞台上,也在平凡的生活中。李保国让河北梆子的铿锵声留在了观众心里……
    群众感动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宋绍富:“通过观看河北梆子《李保国》我在精神上受到了一次洗礼。要向李保国同志学习,教师把书教好,把人育好,学生把课上好,把本领学好,共同立报国之志,立为人民服务之志,用我们的真实本领实现我们共同的梦想。
    石家庄观众:以前很少接触河北梆子,今天不仅感受到了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也被李保国的奉献精神打动了。
    下峪村村支书焦增社:每一幕好像都能感受到李保国教授在我们葫芦峪工作生活的场景,不禁回忆起李教授帮助我们的那些日子,真是太感人了,非常感谢省梆子剧院演员们的付出。
    岗底村村民杨雨如:以前岗底村很穷,李老师来这吃不好住不好,但他从不讲条件。看演出的时候好几次我都哭了,觉得好像李老师又回来了。
    戏迷追捧
    河北辛集后位村贺先生:我特别喜欢听戏,尤其是高亢激昂的河北梆子。咱家乡戏演英模,听着就带劲儿!之前在石家庄首演的时候我就观看了演出,听说要来村里演出,早早就来到了现场。 承德戏迷于文龙:河北梆子《李保国》是当今戏剧舞台上一出不可多得的好戏它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农村的发展步伐。舞台呈现有很多亮点剧情十分感人。把一个时代楷模写得这么丰富太难能可贵了,只可惜当前这样的好戏太少了。
    演员共鸣
    邱瑞德:《李保国》创排至今已经3年了。3年来,我们在炎炎夏季、风雪寒冬唱过,在学校、农村唱过,也数次进京汇报演出。每一次演出,都是一次灵魂洗礼,“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李保国事迹感动着我们,感动着观众,我们在台上泪湿双眼,观众在台下热泪盈眶。在对李保国这个人物的揣摩中,我汲取了“太行山上新愚公”的精神力量;在观众的强烈共鸣中,我感受到文艺工作者“为时代画像”的责任担当。通过《李保国》的排演,使我更深刻地理解习总书记讲话的深刻含义。
    许荷英:用河北梆子这种“乡音”来演绎歌颂河北模范人物,本身就很鼓舞人心,以后剧院要多排演像《李保国》这样传播正能量的、接地气的好作品,助力老百姓“文化脱贫”。
    吴桂云:每一场演出都是学习李保国精神的机会,他扎根太行山35年如一日,帮助太行山人民脱贫致富,是我们共产党员学习的楷模。
    知识绘成风景 民心铸就伟业

    仲呈祥
    燕赵大地, 多孕育慷慨悲歌之士。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扎根太行山区扶贫育人,践行自己“把李保国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李保国。也就是让教授、科技工作者懂得农民、贴近农民,让农民成为有知识、懂科技的专家”的理想追求,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当代先进知识分子报效祖国、献身人民的慷慨悲歌。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高度评价:“李保国同志35年如一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长期奋战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事迹感人至深。李保国同志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以戏曲现代戏塑造当代英模人物的艺术形象,作品不少,而真正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感染力的作品却不多。河北梆子现代戏《李保国》显然认真总结吸取了以往戏曲现代戏在塑造当代英模人物形象所积累的经验教训。它之所以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感染力即艺术魅力,催人泪下,归功于创作者对李保国人生理想、人生奋斗、人生业绩的认真学习、深刻领悟和对其审美化、艺术化表现的执着追求。全剧没有空洞的对理想、信仰口号式宣传,也决不把李保国写成不食人间烟火、无人之常情的“高大全”形象。相反创作者一方面努力做到“像雄鹰一样从高空翶翔俯视”,从哲理思维上凝练出最具独特表达李保国理想信念的人生箴言:“把李保国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李保国”。其高明处在于:这句源于生活中李保国的人生箴言,极精炼地浓缩了他作为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和太行山上的新愚公与人民的血肉关系,表现了他既甘当全心全意服务农民的孺子牛、又誓作农民提升科技文明素质的引领者的伟大人格。李保国的人民性的高明,正在于他清醒自觉地牢记自己是农民之子,是农民培育了他;正在于他坚定自信地相信自己有能力传播科技知识,帮助农民提升文明素质。他矢志不渝地要“让教授、科技工作者懂得农民、贴近农民,让农民成为有知识、懂科技的专家”。
    《李保国》的成功,还在于创作严格遵从戏曲审美创作的优势和规律,以浓郁的河北梆子戏曲味精雕细刻燕赵大地的当代英杰。一是注重细节表现。讲好李保国的生动故事,是全剧的骨架枝干;而采自生活的李保国的丰富细节,则是全剧的血肉树叶。创作者注重“要像小鸟一样在每个枝ㄚ上跳跃鸣叫”,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走进李保国的精神世界,遍采“套袋”“论文”“合同”“推墙”“送行”等一系列流淌着生活露珠的鲜活细节,靠细节感人,靠细节制胜。二是注重核心唱段的锤炼。“以歌舞演故事”是王国维对戏曲的经典定义,而核心唱段则是戏曲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李保国》中,如第二场李保国“到秋后效益归岗底,损失由我来补齐”那段唱,勇于担当,至真至情,感人肺腑;第三场李保国“老人们为儿女苦熬一生双鬓染”那段唱,如泣如诉,娓娓道来,痛煞人心;尤其是第七场李保国那段“情愿把农民变成我,把我变成一个老农民”唱,唱出了胸中大义,唱出了心怀人民,唱出了肩上重责,唱出了台上乾坤,令全剧题旨充分体现。
    《李保国》是戏曲工作者学习、领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结出的又一硕果。我作如是观。 (节选自2017年6月11日《光明日报》)
    脊梁的赞歌

    欧阳逸冰
    他就是鲁迅赞美的那种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就是李保国,一个一辈子都和那些胼手胝足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们一起奋斗的农业科学家;一个为栽种出农民的梦想而敢于攀登科学的高峰,也为栽种出自己的梦想而无悔地暴晒于原野的教授,一个真正把自己的知识变成农民的力量,把自己的精神变成农民的财富的共产党人。
    为在戏剧的舞台上塑造出这样一个崇高的人,著名剧作家孙德民与著名戏曲导演黄在敏、戏曲新锐李杰以及河北梆子剧团的艺术家呕心沥血,不断探求着……
    故事的切入点选择在岗底村危难发生的时刻是颇有深意的。这是大水灾之后,岗底村百姓向何处去的岔路口,外出逃离,还是坐守破败?就在这迷茫无助的时刻,一纸写在烟盒上的承诺“我可以帮忙”几个字点亮岗底村的希望。
    承诺者就是农大教授李保国。
    村民杨来福从一开始就认为李保国的承诺不过是“上坟烧报纸,糊弄鬼”,等到李保国携妻带子扎根岗底村,种上苹果树,他又领头拒绝采用果实套袋子的技术,怀疑李教授是在拿他们村搞试验,他甚至这样“度君子之腹”,说李保国是“无利不起早,等到秋后得成倍偿还”。面对小农心理的哈哈镜,李保国不但不恼怒,还非常知心地说,“他们命中一升,难求一斗”,村民们心里没底,腰杆不硬,“赢得起来输不起”。于是,他自掏腰包,花几万元买苹果套袋;承包100棵苹果树,只包亏损不取盈利。在倒春寒突然来临,大雪覆盖了成千上万棵苹果树的花骨朵,有可能使西部山区这一年的苹果绝收的严峻时刻,李保国竟然从医院病床上跳起来,连夜赶赴邢台。路遇上百辆汽车拥堵,李保国一边等待,一边用手机指挥救灾,感动得路边农民推倒自家院墙,为他的车开出通道。
    这是怎样的深情!在这深情里,又映照出李保国对农民的多少关爱!
    被李保国的真诚深深感动的杨来福,大声喊出了不解——“这是为啥呀?”
    于是就有了下面一曲主人公的核心唱段,字字滚烫,句句本真,肝胆相照,情意浓浓:“我生在衡水武邑贫困县/逢灾年草根树皮和着泪水吞/娘早逝跟随奶奶艰难度日/乡亲们一瓢一捧养大我恩重情深/奶奶常嘱托不要忘本/有饭吃定要帮还在受苦的乡亲/一语成箴言/绿叶当报根……”把人民当做亲人、恩人,这就是他之所思所行。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段唱是以这样两句作结的:“情愿把农民变成我,把我变成老农民。”李保国的这个人生追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里不仅表现了他与农民的相知相融的愿望,更显示了一个共产党人的远见卓识:当亿万农民用现代科学知识武装起来,当亿万农民用广阔的胸怀去创造崭新生活的时候,那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时代!
    主演在这段演唱中,充分发挥了河北梆子高亢,饱满,深情,婉转,层层递进,高潮激昂的艺术特色,情真意切,十分感人。
    作为一部以真人真事为素材的戏剧创作,主创始终关注的是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情感变化、精神源头,把人的塑造放在了首位,使剧中主人公李保国真实可信、血肉丰满,真真切切地让观众看到了他的淳厚、质朴和强大。该剧形象地告诉了我们:中国的脊梁就是这样撑起了民族的自信。
    (节选自2017年4月26日《中国文化报》)
    走进他灵魂居住的地方

    余  林
    如果说“纯粹的戏剧能体察人类精神的基本需要”,大型河北梆子现代戏《李保国》,正是一部“纯粹的戏剧”,给当今的社会生活提供了最真切的精神需求。李保国这位新时期的楷模,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贫困山区的建设中,留下了感天动地的精神财富。如何创造出一部“纯粹的戏剧”,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具有极大的挑战和考验。从演出现场,让人感触最深的是,剧场里时显宁静、时显暴烈,宁静时是聆听舞台上李保国的诉说,暴烈的是舞台上李保国的激情和那真真切切的行动引发出让人信服的回应。“纯粹的戏剧”的张力,营造出属于“纯粹的戏剧”的舞台艺术个性。
    作为一个当代的农业专家李保国,扎扎实实走在“脱贫为科研出题,科研为脱贫解难”的道路上。在这里亲力亲为的李保国,他的精神世界为民族文化基因作了让人难忘的诠释。在看戏的过程里,不同的人似乎在接受不同的精神洗礼,当心灵颤动后必将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感悟,在不自觉的比照中,产生不同的心灵叩问。这正是这部河北梆子现代戏《李保国》的舞台魅力,带给人们久久的思绪……
    “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走进他灵魂居住的地方。”这是《李保国》舞台艺术的崇高使命,整于戏剧的铺排和流程,你会意识到用知识成就扶贫,有知识的人,成为有用的种地人,而种地的人,同他们相互依偎、相互扶持,共同愿望是走出贫困。“舍不得农民受苦”很质朴地成为这部戏的情感基础,“焦虑的眼睛”“含着泪水的笑容”似乎都浸透在这部戏的每一个细节中,在李保国诉说心语的那些剖白的唱词里,让人深切地意识到忧患意识具有强大的生命意义,它是一种生存现实中的优质文化,人们常说“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的人,而是含着眼泪奔跑的人”。如果说深沉的忧患意识是李保国灵魂居住的地方,由此而喷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包括信仰、责任、动力……就显得格外有深刻的涵义,让人进入对“命运的沉浮和在沉浮中锲而不舍”的感悟,进入对“那种难能可贵的济世之心和特有的人格力量”的敬畏。
    好戏,是演出来的,河北梆子的高亢激越、悲壮粗犷是舞台上李保国的艺术生命,是《李保国》的“戏韵”,《李保国》是唱出来的好戏。
    (节选自2017年5月15日《文艺报》)
    时代的激情

    刘彦君
    由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演艺有限公司精心打磨创排的大型河北梆子现代戏《李保国》,是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角的戏,这在戏曲现代戏中还是比较少见的。人们对传统知识分子的印象还是戴着厚厚的眼镜、埋首于书本中的形象,而李保国是用先进思想与现代理论武装起来的,敢于行动、具有当代气质的知识分子。他35年如一日,每年深入基层200天,让140万亩荒地变绿田,创新推广36项农业实用技术,令10万余农民脱贫。
    编剧孙德民面对这位做出突出贡献的知识分子,把心中的激情化作了笔下春秋,化作了贯穿全剧的主题歌曲。“那是谁的身影,脚步匆匆;他在太行山里,走了一生。见不得乡亲们还在受穷,撑着带病的身躯,汗洒盛夏血浸寒冬……那是一片片贫瘠的土地,他用知识绘成风景;那是一双双焦虑的眼睛,他用生命换来笑容……”这首主题歌,把李保国奋斗一生的动机与行动和盘托出,也把百姓对他的感激之情和盘托出。听着这首歌,我们似乎感受到作者个人的激情在戏剧客观呈现的“外壳”中澎湃地跃动。借此,我们也找到了这部剧作情节的内在动力和黏合剂。
    主创是怀着激情来提炼主题、深度开掘人物的。编剧孙德民说,他追求的是平凡中透着伟大,细节中蕴藏大爱,冲突中展现人格,要把李保国的大爱之情贯穿其间。为了挖掘李保国的情感世界,孙德民带领编创人员到李保国生前奋斗过的山村走访,主创的创作激情和剧中人物的奋斗激情在剧中交汇与铺陈,形成了元气充沛、血脉偾张的气势,成为连接人物关系、推动剧情发展、塑造李保国形象的重要动力。这种激情伴随着李保国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上的奋斗,伴随着李保国对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的坚守,鼓舞着李保国在岗底村根据气候、光照等条件开展优质苹果种植,教授乡亲套袋技术,并使村民获得水果大丰收。这种激情成为这部作品的节奏和韵律,应和着情节展开的频率和振幅,从而使之拥有了动人心魄的力量。
    (节选自2017年6月9日《人民日报》)
    源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 河北演艺集团 Allright Reserved 2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大街142号 邮政编码:050011 电话:0311-86050100
备案序号:冀ICP备13017863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3205号